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名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必要时应将图上的符号、标记、代码或实验条件等用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图名的下方。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应标注量纲及标准规定的符号,只有在不必要标明(如无量纲等)的情况下方可省略。
图号按章编排,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格排写,图中若有分图时用a)、b)等置于分图之下。如第四章第一个图的图号及图名:图4.1 和通关系证明示意图 3.2.2 表
表应有表名、表号或必要的说明,表也应有“自明性” 表的编排尽可能按内容(或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排、数据依序竖排的格式安排,表的各栏应标明量纲、单位或标准规定的符号,只有在无必要的情况下方可省略。表内不宜用“同上”、“同左”、“ソ”或类似的词及符号,表内空白表示“无此项”或“未测”,“——”或“……”代表“未发现”。
表号按章编排,表号和表名之间应空一格,如第三章第一个表的表号及表名:表3.1 共轭烯烃生成热计算结果
如某个表需要转页接排,在随后的各页上要重复表的编号,编号后跟表题(可省略)或跟“(续)”,如表3.1 (续)。续表均要重复表的编排。 3.3 结论
结论是学位论文最终的、总体的概括性论述,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如果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或仪器改进的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结论置于正文最后一章之后,由另页开始。
- 24 -
3.4 致谢
可在正文后对下列方面致谢:
――对资助或支持学位论文工作的国家科学基金、奖学金基金、合作单位、组织或个人;
――对指导、协助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组织或个人; ――对在做学位论文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意见的人;
――对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
――对其他应感激的组织和个人。
致谢置于结论之后,由另页开始。见附件2.11。 3.5 参考文献
凡有直接引用他人成果(文字、数据、事实以及转述他人的观点)之处的均应加标注说明列于参考文献中,按文中出现的顺序列出直接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置于致谢之后,由另页开始。见附件2.12。
博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不少于80篇,硕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不少于40篇,其中外文文献数一般不少于总数的1/3,近五年的文献数一般应不少于总数的1/3,并应有近两年的参考文献。
3.5.1 著作类编排中内容及顺序
序号.作者姓名.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如:
[3] 严士健. 测试与概率[M]. 第1版.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11] Morton L T. Use of medical literature[M]. 2nd ed. London: Butter-worths, 1977
- 25 -
3.5.2 论文类编排内容及顺序
序号.作者姓名.论文题名[J].杂志名.出版年份(期):论文所在页码
例如:[13] 曹希仁. 离散事件动态系统[J]. 自动化学报. 1985(4):438-446
如有两位以上作者,作者姓名之间用“,”分隔。
其余类型的参考文献的编排顺序参照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在论文的引用中注明参考文献的顺序号,例如:“文献[4]”或在引用位置的右上角标注[4]。
4 学位论文的附录
附录作为学位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并不是必须的。 附录可包括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释、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等。
附录的序号编排按附录A,附录B…编排,附录(例如附录B)内的顺序可按B.1,B.2.1,B.2.1.2规律编排。图表按:图B1,图B2,表B1,表B2的规律编排。
附录可以单独装订,单独编页码,封面上须注明论文正本的名称,作者等内容。如果附录与论文正本装在一起,其页码与正文连续编码。
见附件2.13。
5 学位论文的计量单位
学位论文的计量单位应准确规范,以国际单位制单位为基础。
6 学位论文的页码编排
从摘要到注释表按顺序编排页码(用外侧,罗马数字) 从引言(或绪论)直到附录重新按顺序编排页码(用外侧,阿
- 26 -
拉伯数字)。
7 匿名送审的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中(包括封面、封二和致谢)所有有关导师和作者的信息都必须被隐去。
- 27 -
附件2.1:学位论文封面格式
分类号 密级 UDC注1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膜分离光催化组合工艺的研究
(题名和副题名)
×××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 教 授
学 位 类 别 工学博士 学 科 名 称 应用化学 研 究 方 向 论文提交时间
注1:注明《国际十进分类法UDC》的类号。
- 28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格式(2014版)讲解(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