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晋察冀边区民兵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光荣称号。1950年,被选为全国民兵战斗英雄,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被誉为定县抗日英雄“三山”之一。
马宝山(1926~1991) 全国劳动模范。定州南会同村人。1944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村武委会主任。20岁担任南会同村党支部书记。1951年,韩家洼南会同村马宝山互助组成立,第二年发展成为南会同马宝山初级农业合作社。1954年,韩家洼马宝山农业生产合作社正式宣布成立,为全省第一。全社包括9个自然村,1028户农民, 11996亩土地,带领农民大搞农业生产,兴建副业,提高农民收入,筹建发电厂。1958年8月,以马宝山农业生产合作社为主体成立了韩家洼人民公社。由原来51个高级社合并而成,包括71个自然村,13269户,68100人,145000亩土地,马宝山任社长。三次出席全国劳动模范会议,三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聘请为特约研究员。1958年,韩家洼公社被国务院授予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亲临视察。1959年,参加了中国农业代表团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世界农业博览会。“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77年复任韩家洼公社党委书记兼社长,1982年任环城区区长。
宋文川(1929~2000) 定州秧歌艺人。定州南平谷村人。10岁时拜秧歌老艺人秦志荣为师学艺, 1952年参加定州秧歌剧团。他吸取前人精华,完善青衣、旦角表演风格。20世纪60年代,积极参加排演《夺印》、《三告状》、《朝阳沟》等剧,受到广泛欢迎。“文化大革命”期间,剧团解散。1978年秧歌剧团恢复后,重新入团,使剧团又焕发了青春。后来,他以一个老艺人的高尚品德和忘我的追求精神,在自己家中办秧歌培训班,使定州秧歌后继有人。1958年当选定县人民代表。2000年1月,在定州市戏协二届理事会换届时被推荐为名誉理事长。
历史风云
管仲筑城 管仲(?~公元前645年),是春秋初期齐国政治家。齐桓公任用管仲为卿,主持政务,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国家日益强盛。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
齐桓公称霸之后,发生了山戎国侵略燕国,赤狄人侵略邢国和卫国的事情。当时周朝王室衰微,无力平戎、狄之乱,齐桓公便派管仲领兵讨伐戎、狄,以救燕、邢、卫三国。周襄王四年(前648),管仲到定州,筑城用于军事需要。这个城,就是最早的定州城。
魏文侯攻取中山 周威烈王十八年(前408), 魏文侯遣乐羊为将统兵假道于赵伐中山。当时乐羊之子在中山,中山君将其悬于城墙,企图迫使乐羊退军。乐羊不为所动,坚持不退。随后,中山君将乐羊之子烹之为羹,并送一杯给乐羊。乐羊饮之,继续攻城,三年而拔中山。中山君仰天叹息:“吾以一杯羊羹而亡国”。先前,周王曾问太史余:“今日诸侯,谁先灭亡?”太史余回答说:“中山王淫乐无度,必先灭亡。”今果应其言。周威烈王二十年(前407),灭中山。魏文侯封太子击于中山。派李克为相,辅佐太子击守中山。
廉台之战 前燕元玺元年(352)四月,魏主冉闵攻克襄国(今邢台市),游食常山、中山诸郡,大兵驻在安喜(今定州市东南)。 前燕慕容恪攻打魏军,冉闵趋常山,慕容恪追至魏昌(今定州市)之廉台,双方在廉台激战。冉闵素骁勇,坐骑千里马称“朱龙”,左手操两刃矛,右手执钩戟。慕容恪分兵三路,用铁锁将马连为方阵,选择鲜卑人中能骑善射者5000人,以待魏军。冉闵力斩300余人,直冲中军。燕军四面夹击,将冉闵团团围住。冉闵奋力冲出重围,向东行20余里,“朱龙”中箭而死,燕兵骤至,将冉闵活捉,后斩于龙城。冉魏灭亡。慕容恪屯兵常山,后镇守中山。
北魏农民起义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孝文帝迁都洛阳,政治中心南移,对北方控制放松,吏治腐败,官吏贪婪残暴,横征暴敛,徭役不断,大批农民破产,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承平元年(452),冀州刺史沮渠万年串通被俘宋民5000余家,在中山起义,不久被镇压,拓跋焘将沮渠万年赐死。皇兴四年( 470),冀州、定州、相州诸州民众相聚起义。太和二十一年(497)二月,王金钩(定州人) 自称应王,聚众10万反北魏,被州郡官兵镇压。
孝昌二年(526年),鲜于修礼率北镇饥民在定州左人城(今唐县西)起义,改元鲁兴,引兵攻中山城。中山太守赵叔隆、别驾崔融出兵迎战,被义兵击败。都督
杨津闻定州危急,慌忙从灵邱引兵来救援,据守州城。义军从城东面攻入罗城。刺史元固关闭小城。东门城中骚乱,杨津开门出战。义军被杀数百,撤退。杨津自为定州刺史。武泰元年(528)正月,农民起义首领杜洛周、葛荣率兵10万余众攻打定州城。此时,杨津居于鲜于修礼和杜洛周之间。杨津修理战具,加固城墙。又于城内距城墙十步,向外开掘地道,安放铁炉熔铁,待义军攻城时持熔铁浇之,屡战得手。葛荣派人劝杨津投降,杨津不降并斩来使。葛荣将定州城团团围住。长史李裔引义军入城,活捉杨津,占据定州城。
普泰元年(531),刘灵助起义,至定州东北之固城。魏令大都督、定州刺史侯渊及大将军叱列延庆征讨。侯渊惧怕刘灵助兵多,延庆说:“刘灵助以妖术惑众,兵士持符,以为不能致死。我军不如诈称出兵向西,待其放宽戒心,而后击之,必可成功”。侯渊听从其言,出城西,声言将西归。夜晚则率精锐骑兵1000人,直冲刘灵助军营。刘军大败,刘灵助被斩,首级被传送到洛阳。
突厥犯定州 自唐武德五年(622)至天宝四年(745)的百余年间,突厥恃兵强马壮、勇猛善战而多次攻打定州。调露元年(679)十月,突厥犯定州。定州刺史、霍王李元轨善用谋,命军卒偃旗息鼓,大开城门。突厥疑有重兵守城,怕中埋伏,不战自退。次年二月,突厥又侵定州,被李元轨击退。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八月,突厥默啜可汗出兵攻下飞狐(今涞源)后,占领定州,杀死刺史孙彦高及吏民数千人,烧房无数。武则天大怒下诏:“斩杀默啜者封王”。命太子李显为河北道行军元帅,狄仁杰为副元帅,募兵5万,讨伐突厥。默啜闻之,掠赵州、定州男女数万人,自五回道 (今易县西)退兵。狄仁杰军兵追之不及。其后,由于其内部压力及唐王朝的政治、军事威慑,突厥遣使请和。
宋名臣治定州 北宋时,定州为边防重镇,地势冲要。朝廷择名将重臣严防把守,先后有司马光、韩琦、薛向、苏轼、吕公著等。
韩琦(1008~1075),庆历八年(1048年)任定州知州。在定州5年间,办了很多好事、实事,旧志记载共30项。主要是:放粮、设粥厂救济水灾饥民,远道愿回原籍者给“路粮”;以官兵调换派往沿山口铺御“盗”的贫苦农民,以发展农业,减轻农民负担;灾后实行减免税政策,放宽关卡,支持商业贸易;废
除对逃兵惩罚的诛连亲属制度;深入调查,尊重实际,秉公执法,刑狱无冤;奏请皇帝减免农家“稍草”负担;礼贤下士,尊重人才,当时定州的名人志士层出不穷;兴修水利,防范水患,发展农业;修建粮仓,储备粮食,备战荒年;冒雨巡营,爱兵如子,激励御寇斗志;减少军费开支,使百姓休养生息;建“阅古堂”,将前代凡可法者60条绘于堂之左右壁,并有诗赋石刻,保存史料,资政育人。任职五年,政绩显赫,深受百姓拥戴。定州在众春园内建韩魏公祠以资纪念,现已成为旅游景点。
苏轼(1037~1101),宋元祐八年(1093)九月二十七日出知定州,十月二十三日到任,次年闰四月十五被贬英州(今广东英德)。在定州半年多时间,政绩卓著。一是严明法纪,惩恶布新。当时的定州,军纪松弛,贪污盗窃成风,苏轼均一一查办。二是加强边备,增修弓箭社。当时定州地处边陲,北临辽,为加强边关警备,扭转军中畏战情绪,他组建少壮弓箭社,“带弓而锄,佩剑而樵”,一面生产,一面备边。三是扶危济贫,开拓生产。为摆脱灾年困境,宽恤安民,苏轼明令禁止苛捐杂税,免税五谷,奏请朝廷实行“粮米减价”和“开仓贷米”,让农民“候丰年以新还官”。在生产过程中,为解除劳作之苦创编稻秧歌,发展成为今天的定州秧歌。创酿的中山松醪酒,后来曾同茅台酒一道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国际酒赛金奖,至今还在生产,酒香浓郁,畅销国内外。在文庙,他亲手栽植了两棵小槐树,东边的那棵树冠庞大,如飞舞的凤凰,西边的那棵姿态挺拔,像矫健的神龙,被人们称为“龙凤双槐”。现在两棵槐树依然枝叶茂盛,生机盎然,成为定州的一道风景。苏东坡在定州所创作的诗文有《开元三首》、《雪浪石》、《雪浪石盆铭》、《鹤叹》、《东府雨中别子由》、《中山松醪赋》等佳作。2004年,在他知定州910周年之际,为了纪念他,定州地方志办公室出版了《苏东坡与定州》一书。
中山抗金 北宋靖康元年(1126)正月,金兵侵宋,围汴京。宋钦宗割地赔款,将太原、河间、中山三镇让与金。但三镇不降,金将宗望遣兵攻城,钦宗顺势诏令固守。中山军民“为国坚守”,浴血奋战,寸土不让。双方兵力悬殊,宋寡金众。十月,侍御史胡舜陟请求增援中山,朝廷贪和不许增援。次年,两河州
县除中山外,庆、源、保、邢、洛、冀府州皆陷于金人之手。九月,河北州郡尽入金,惟中山屹立不降。南宋建炎二年(1128),中山被围已逾三年,城中粮绝,人皆羸困,手不能执兵器。知府陈遘欲竭城力战,其部将沙振潜入府,将陈遘及其子等家人17口残杀。陈遘部卒愤激,将沙振杀死,碎尸万段。中山城终陷入金人之手。金人入城看到陈遘尸体,叹息说:“忠臣也!”,将尸首收殓厚葬。中山属金。
八国联军在定州暴行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运动传入定州。定州以高蓬镇祖虎尔、杨会生为首的义和团,以“扶清天洋”为旗号,组织起高蓬、北疃、兰家佐等15个村庄的500余团民,在沙河沿岸设香坛、摆拳场、习武强身,很快波及全县。是年五月初,教民麋集天主教北车寄教堂,挖沟筑垒,负隅固守,并开枪伤人。义和团气愤至极,遂联合县衙兵勇数百人攻打北车寄教堂,双方都有伤亡后教堂不支,义和团也因疲惫而撤退。传教士率数百人星夜南下,欲赴正定天主教堂避难。黎明时到高蓬镇北沙河河滩时,被团民发现后截击,双方展开血战,各有伤亡。教民回撤后,日日伺机报复。是年十月,八国联军侵至定州,盘踞西关。不法教徒倚其仗势,日益强横。翌年春节,引联军攻打高蓬镇。镇人英勇抵抗,用土枪、土炮、斧头、棍棒予以还击。正月初二日,穷凶极恶的侵略者使用重炮轮番轰炸,血洗高蓬镇,屋舍为灰烬,平民百姓惨死无数。剩余数百团民逃至曲阳黄山古寺凭险固守。联军穷追不舍,用巨炮迭轰,寺中的神像及隋代石经都被焚毁无遗。
因利协社 成立于1908年至1914年之间。是定州翟城村绅士米迪刚受西方产业组合的启示,在采纳村民建议的基础上,取孔夫子“因民之利而立”的含义,所建立起来的我国历史上由民间创办的第一个村民互助合作社。该社制定章程20条,分别规定了宗旨、社员、股金、组织、业务和分配办法等。“提倡全村人民互助之精神,谋全村人民共同利益之发展”。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为团结生产,发展经济,开展平民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探索出一条实业救民的经验。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定州简介(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