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数学答辩题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小学数学学科区级决赛答辩题

1、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2、如何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选择典型事例展开说明。

注重应用意识的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要点之一,我们普遍认识到大多数人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领会或理解数学,更主要是为了使用数学.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数学广泛的应用性日益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性、应用性、趣味性和谐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小就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对于应用题,我们不少的学生都有惧怕、厌烦的情绪,以至于应用题教学都套公式、套类型,学生只会解答一些基本类型的应用题,只会解答一些教师已经教过的应用题,对一些叙述较灵活、综合型的数学问题学生就束手无策。其根本原因是我们在应用题教学时只注重解题技能、技巧的训练,忽视应用意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应用题失去了应有的“应用味”。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通过创设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情景,使静态的应用题变为动态的亲身感受,让学生明白应用题实际上就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例如,教学两积之和应用题时,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具有生活化的教学情景。首先出示一幅学生早上穿着统一的校服在做早操的情景图,师:你们看,刚才的画面多整齐,因为大家穿着统一的校服,这学期我们班又转来了6位同学,要为他们去订校服需要准备多少钱?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了解哪些信息?学生回答后教师提供这样的信息:一种校服的上衣每件60 元,裤子每条35元,买这样的校服6套需要多少元?你能帮助算一下吗?(学生计算后口答,教师

板书。)

生1:(60+35)×6 生2: 60×6+35×6 =95×6 =360+210 =570(元) =570(元) 师:谁说说每个算式的解题思路。

借助“学校为学生购买校服”的实际问题,将课内学习与课外的实际生活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在解决订校服这一实际问题时,愉快地投入数学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看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学起来亲切、自然,并且能够在反馈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数量关系。这样教学,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发现生活中数学的存在,这是进一步把数学课堂教学引向社会生活实际的有效途径。也只有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有数学头脑,才能真正成为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3、请针对具体课例谈谈课堂中你是如何关注“学生的学”的? 4、试结合实例谈谈你是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的?

5、如何唤起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谈谈你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有效做法。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数学学科要取得良好的效果,要求教师有渊博的知识,结合数学科的特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以情趣导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心理学认为:教师应该设法使学生在数学学习前处于对知识的“饥饿状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和热情。绝大多数学生对新鲜事物都有敏感性、好奇心,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和好胜心

理。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讲授方法,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从而引发其产生进取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新授课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情境图,重视导入语的设计,从来不生硬地直接告诉学生要讲什么知识,这样做会使孩子有一定地好奇心,对知识的接受有一定过程。例如在讲授《2、3、4的乘法口诀》时将要讲的内容穿成了一个个小的故事情节,通过再现小明一天晚上的生活的场景:帮父母盛饭摆筷、洗碗、自觉写作业这样的故事情景连成一线。在情景教学中完成知识的构建,所提问题贴近孩子生活,调动起孩子们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密切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少不了动手,探求新知识,更离不开动手操作。只要是教材中要求操作的活动,我会在前一天布置给学生带好学具,在课上做好示范作用,不怕费时间,不怕课堂乱,都让孩子动起手来,因为我认为数学要让孩子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和应用,比如:在课堂上制作活动角;学习长度时亲自用皮尺测量身边物体的长短;学习排列组合时,让孩子写数字卡片,亲自拼摆,体会排列组合的规律和方法……

三、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思维品质、实施因材施教、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教学时,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新、好奇、好强、好胜等特点,设计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练习,对练习的层次、方式、题型等作科学的安排,适时适当安排一些游戏、竞赛、开放性练习等,让学生在练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升华学习兴趣。

四、运用激励性评价,激发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情感,在课堂教学中,我巧用

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情感。

1、激励语评价。课上,评价小学生的语言要有激励性,正确合理的语言评价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获得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对上课爱发言的学生可以这样评价:“老师很欣赏你的自信,你的发言很精彩。”“你回答得真棒,和老师想的一样。” ??

2、态势语评价。对于小学生来讲,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可能起到传递情感信息的作用,给学生以无穷的力量、智慧的源泉,让学生乐此不疲。如,小学生上课搞小动作时,老师可以轻轻走过去,摸一摸他的小脑袋瓜儿;学生违反纪律时,给他一个眼神;学生发言正确时,老师伸出大拇指??

3、小小物质奖励和精神鼓舞

对于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以及作业中优秀或者有进步的同学会发一张小苹果卡片,我告诉他们集齐10张小苹果卡片会颁发一张小奖状。孩子们学习的热情更高了,尤其在发奖状时,我还会给他们照一张相留作纪念,并传到博客里,让家长为孩子自豪。通过这样的评价来肯定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使他们多一点儿享受成功的体验。这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有助于激励学生进一步主动探索新知,从而增强学习自信心,提高课堂学习兴趣。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数学学科感兴趣,才能学好数学。因此,我在数学教学中总是千方百计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6、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赋予学生更多的话语权?

7、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在计算课教学中,应如何设计课堂教学

环节以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计算是基础是工具,因而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新课程标准赋予了计算教学新的内涵,使计算教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计算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意识,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要让学生在经历体验计算的意义、计算的方法、计算的规律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数学的眼光,数学的头脑,数学的语言,感受数学思想和方法,感受数学的内在美。为达到上述目标,计算的设计需要巧妙的形式,合理的方法,需要在情境的创设、计算方法规律的探究、实用合理的练习上多思考。

一、 创设情境 激发求知欲望 产生计算需要

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的确,创设有效的数学现实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知识经验的问题情境显得非常重要。

1、 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中选择事例,创设针对性问题情境

从学生兴趣集中的地方选择素材引入,事半功倍。 2、 从实际生活中选择事例,创设挑战性问题情境

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选择生活中的事例效果非常好。 3、 从贴近学生知识经验中选择事例,创设开放性情境

二、 动手操作 理解计算原理 探究计算方法

让学生动手操作是新课标提出的学习方法之一。计算教学中加强直观动手操作,使学生获得最直接、最深刻的体验,为学生探究新知提供支持,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实践能力。 1、 运用直观具体的操作。 2、 运用数学模型。 3、 运用“转化”思想。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数学答辩题在线全文阅读。

数学答辩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0747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