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经济论文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0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浅析发展新型农村经济的路径选择

[摘要]本文首先对我国发展农业产业化、农业信息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我国农业产业化以及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深度耦合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构想。最后,针对我国发展农业产业化、信息化的现状,指出我国新型农村经济发展中政府主体地位的实现要点。 [关键词]信息化 产业化 新型农村经济 政府主体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大发展,而在此过程中“三农”问题一直困扰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也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现阶段,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积极探索新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着“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分散经营的农户与市场之间缺乏有效的联通机制,农业生产缺乏市场信息的指导,因此必须要搭建起连接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桥梁,达到信息沟通的目的,而农业产业化、农业信息化在此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现阶段进一步推动农业信息化、产业化的SWOT分析

优势(S) 1、 2、 3、 4、 5、 农民收入显著提高 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初见成效 劳动力资源丰富 外国成功经验有参考作用 政府的投入在不断加大 1、 2、 3、 劣势(W) 农产品特殊的物理性质 农业经营本身风险大 农产品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程度低 4、 农村各项基础设施仍旧落后 5、 农业生产与市场信息不对称 6、 农产品销售渠道狭窄 7、 农村物流体系不健全 8、 农村居民文化素质不高 9、 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低 10、 融资难度大 机会(O) 1、 2、 3、 4、 5、 6、 7、 8、 国民经济稳定发展 政府重视政策支持 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农业产品品种多样 工业反哺农业时机成熟 农产品深加工利润空间巨大 其它各行各业竞争日趋激烈 威胁(T) 9、 国外农产品的竞争 10、 加入WTO后许多农业政策的限制

SWOT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战略分析方法,SWOT是英文缩写,S代表组织内部的优势(strengths)、W代表组织内部的劣势(weakness)、O代表组织外部存在的机会(opportunities)、T代表企业外部存在的威胁(threats),这里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实施农业信息化、产业化的SWOT分析,我们可以对我国农业信息化、产业化的现状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之上发挥优势、转化劣势、把握机会,避开威胁,走新型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之路。下面以表格的形式分别对我国现阶段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信息化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 从以上的SWOT分析表中不难看出,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化、信

息化发展机会难得,优势突出,但我们也看到,其所面临的威胁以及其自身存在的劣势,特别是劣势是制约我国农业产业化、信息化快速有效发展的现实原因,当前,我们必须开拓思路、勇于进取,不断探索农业产业化、信息化的有效路径,进而以农业信息化为手段、产业化为契机,信息化带动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关于农业产业化的几点构想

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加工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以广大农户为基础,以科技服务为手段,是对当地农业的支柱的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法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以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是系统内“非市场安排”与系统外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也是市场经济下农业实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经营方式。农业产业化是我国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种尝试,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每个地区由于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的不同,其农业产业化的形式也有所不同,以下有几点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的几点构想可供参考。

1.“B—F”模式,即“企业+农民”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和农民签订合同,农业生产资料包括种子、机械设备由企业直接提供,同时企业还要负责技术指导、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可变因素的预警,如气象变化等,最后企业要按标准对农产品进行收购、加工。这种模式的好处就在于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民的投入少,风险低,但要想获得

好的收益,就必须生产出符合收购标准的产品。

2.“B—W”模式,即“企业+工人”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通过收购、租赁或土地入股的形式获得农民的土地,建立标准化的农业生产基地、加工基地或其他,变农民为工人。当然这里的主体可以包括个体农民,农村集体组织,也包括企业法人,还可以是他们其中的两者或三者以股份合作的形式共同参与投资、收益共享。

3.“F—B”模式,即农民自主创业的模式。这种模式下农民根据自己对市场的洞察力来进行生产定位,决定进行何种形式的生产,可以是生产企业也可以是加工企业。为了降低个人独资的风险承受能力,一般至少要有三人以上参与投资。例如,水产养殖、生态农业等等。 三、关于我国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耦合模式的探讨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并以其先进性和高渗透性嵌入到了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的结合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农业信息化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根本要求,农业产业化是农业信息化的基础和动力,二者相辅相成。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农业信息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具体的去实施农业产业化与信息化,以及它们之间的耦合模式仍然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信息化这样一种耦合模式进行构想和探讨。

1.专业农业网站的建立。由于许多农民的思想还比较保守,对网络信息的接受度不高,同时对于农业电子商务中的买方来说,由政府建立的信息平台有更高的可信度;农业生产数据库的建立必须因地制宜;区

内农民信息的使用意识还有待引导;现阶段各农业生产、加工主体为农业技术信息以及使用网络平台付费的能力还不高。这些都决定了农业网站必须由政府主导建设,并负责经营和维护,但是随着农业产业化、信息化的不断完善,政府可以通过竞标的方式把网站的经营权转让给企业来经营,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政府的职能转换的需要。农业网站应该包括的内容有,“信息发布”、“政策法规”、“科技致富项目”、“技术支持”、“农问论坛”、“专家咨询”、“市场行情”、“网上商务”等等。

2.创新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我们习惯上将农村互联网的接入问题称为“最后一公里问题”,信息沟通不畅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现阶段,政府可以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同时为每一个农业企业提供网络接入支持;为每一个行政村提供网络接入支持并配备一名信息员和打印设备,信息员的职能就是从农业网站上获取即时信息并传达给利益相关的农民,为前来咨询的农民提供网络资源特别是农业技术资源的检索服务,及时了解农业生产情况并通过网络上报给相关部门;开发语音咨询系统和手机上网平台,进一步解决农民上网难的问题;开设网上农技专家课堂,定期向农民发放农业知识光盘、书刊,帮助农民解决技术难题; 定期开展免费农业培训、专家讲座, 提高农民素质; 开通手机短信服务, 及时发布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信息;进一步推进“?三电合一?工程”建设,2008年农业部推出“三电合一”工程,就是利用电脑网络采集信息,为电话、电视语音系统和电视节目制作提供信息源;利用电话语音系统,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语音咨询和专家远程解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经济论文在线全文阅读。

经济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7341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