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学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要求以及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与速度。 五、教学关键: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口算卡片。 七、教学过程:
(一)、通过游戏,复习计算。 1、书第50页第2题。(吹泡泡游戏)
54+9 = 26+9 = 33 +8 = 7+42= 38+7= 6+37= 56+4= 8+22= 3+79= 40+15= 可采用小组接力竞赛的形式,看谁算得最快。 2、书第50页第3题。(森林医生)
让学生当医生找出错误的原因,对症下药。把对的写在旁边。 3、书第51页第8题。(小猴摘桃)
19+5= 43+8= 32+40= 64+9= 8+55= 49+6= 8+36= 65+7= 4+28= 20+35= 68+5= 17+30= 26+9= 43+8= 6+39= 18+8= 77+5= 56+5= 9+27= 42+6=
采用竞赛的形式开展比赛,谁算的又对又快,便摘到桃,汇报时,请两名学生上台板演比赛,其他学生加油。 4、书第51页第7题。(比较大小)
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并汇报。 学生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方法。 (1)、算出得数直接进行比较。 (2)、直接对左右算式进行比较。 (二)、实际应用。 1、书第50页第1题。 上层 3 5 7 9 11 下层 27 27 27 27 27 一共 让学生先计算得数,再进行比较,看一看有什么规律。 2、书第51页第5题。
先投影出示采蘑菇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条件。
生:2个已知条件(兔哥哥比妹妹多采了8个,兔妹妹采了37个。) 出示问题:“兔哥哥采了多少个?” 学生先列式,并汇报为什么这样列式。
3、书第51页第6题。
出示 羽毛球拍 乒乓球拍 羽毛球 乒乓球
38元 29元 5元 2元
先让学生提问题。 学生可能有:(1)、买羽毛球拍和乒乓球拍要花多少钱? (2)、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要花多少钱? (3)、买羽毛球拍比乒乓球拍多花多少钱? (4)、买乒乓球拍和乒乓球拍要花多少钱? (5)、4个都买要花多少钱?……
再根据问题列式解答,若解决不了的放入问题银行。 (三)、找帽子
结合书50页第4题,全班一起玩找帽子游戏。 每人手上1张口算卡片,去找相应的帽子。 (四)、总结。
通过学习,你解决了“问题银行”中的哪些问题。 如果还有问题,可以再存入“问题银行”,下节课再来解决。
板书设计:
练习四
- 26 -
12 + 9 〇11 +9
(1)、算出得数直接进行比较。 (2)、直接对左右算式进行比较。
第四课时:发新书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2—53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发展估算意识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情感目标: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
样化。
五、教学关键: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计算问题。 六、教学准备:挂图,计数器。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1、出示:“发新书”的主题图。
请学生观察图,提出数学问题,请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在小组中讨论完后,再在自己的本子中,写出所提的问题,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并列式。
学生可能提出:(1)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2)男生比女生少多少本? (3)女生比男生多多少本? (4)每人一本,40本书够吗?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给予鼓励。
针对“每人一本,40本书够吗?”让学生讨论这一个问题的含义,想出解决的方法。
汇报时,应鼓励学生估算结果,可以让估算结果较合理的学生讲讲是怎么估算的 。
(二)、自主学习,探索算理。 1、尝试解决问题。
学生列出的 19 + 18 = 让学生尝试计算,有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并让学生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2、探索算理。
请学生汇报,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帮助。学生可能有 方法一: 10+10=20 8+9=17 20+17=37
方法二:借助计数器,进行拨珠计算,先拨出19,再在个位上拨出8,个位上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上写7,十位上的1加上1再加进上来的1就是3,合起来就是37。
方法三:19 + 10 =29 ,29 +8 = 37 。 方法四:20 + 18 = 38 ,38-1 =37。 方法五:20+20=40, 40-3=37 方法六 :1 9
+ 1 8 3 7 竖式计算:(可能会有部分学生已经有所认识,可以让他们说说,自己所认识的竖式算法)
在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根据竖式,在小组中说说。请学生汇报:
- 27 -
(1)、数位要对齐,个位对准个位,十位对准十位。 (2)、从个位开始计算,先算9加8等于17 ,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写7。再算十位上1加1再加1等于3。
(三)、实际应用。
1、完成教科书第52页的“试一试”
学生在书中列竖式独立完成。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及时指导。 汇报时,请4位学生上台板演。
2、完成教科书第53页的“练一练”第1题。 26+7= 3+39= 18+27= 26+27= 23+29= 18+47=
先在心里默算1分钟,然后想想每个苹果中间问题之间的联系,在独立做题。 3、教科书第53页的“练一练”第1题。
学生在书中列竖式独立完成。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掌握计算和书写的方法。 (四)、解决问题。(我们去春游) 教科书第53页的“练一练”第3题。
一(1) 二(2) 一(2) 二(1) 二(3) 一(3) 27人 34人 30人 30人 33人 25人 问题:“每辆车最多能做60人,哪两个班坐一辆车最合适?”
先让学生看懂题目的意思。教学时,可把各班人数做成卡片,让学生进行搭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可能会有多种方法,如把数从小到大排列,然后进行搭配等。
(五)、总结。
今天有什么收获?用什么方法学到的? 板书设计:
发新书 19+18=37 10+10=20 8+9=17 20+17=37
1 9
19 + 10 =29 ,29 +8 = 37
+ 1 8
20 + 18 = 38 ,38-1 =37
3 7
第五课时:练习五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4、55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复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并通过数学游戏,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培养学生估算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以及应用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将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
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估算能力。
五、教学关键: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卡片 七、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 1、书55页第4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竖式计算,然后进行交流,汇报时及时矫正学生出现的错误。 2、数学游戏。(找朋友)书54页第3题。 选9个各同学每人手拿一张以下的算式卡片。 45+7= 40+27= 39+25= 17+24= 58+6=
- 28 -
28+13= 62-10= 29+38= 48+16= 得数相等的同学做最好的朋友。 (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书54页第1题。
算一算,各年级参加歌咏比赛的总人数。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男生 46 32 48 35 46 37 女生 34 30 46 27 52 38 总人数 先让学生估算哪个班的人数较多,再进行准确计算。 2、书54页第2题。
出示图,看懂图意后,编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小熊从家里去上学,已经
走了55米,离学校还有35米,小熊家离学校有多少米?
学生小组之间进行商量与讨论,如何列式,为什么? 完成后,进行汇报。55+35=90(米)。 3、数学游戏 (1)、教科书第55页第5题:接力赛。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接力赛,使学生再紧张有趣的情境中巩固新知识,培养合作意识。
(2)、教科书第55页第6题
淘气套中了两个,共得了42分,他套中的可能是哪两个? 让学生先估算,再选择不同的答案。
35和7 13和29 15和27 24和18 (三)、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练习五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男生 46 32 48 35 46 37 女生 34 30 46 27 52 38 总人数 第六课时:估一估,找一找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找规律,让学生积极的动脑思考,并能将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估算及应用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找规律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
五、教学关键: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 七、教学过程:
(一)、估算及具体应用练习
1、书第56页第7题。
(1)、先让学生看图明白问题的含义,(左边有17个杯子,右边有18个杯子,把这些茶杯全部放进能装36个杯子的纸箱里,能装得下吗?)
(2)、再让学生先估算,然后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汇报:17+18=35,35<36,所以能装的下。
- 29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