⑧ , ,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舞榭歌台 / 风流总被
⑨ ,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 。 (苏轼《赤壁赋》) 哀吾生之须臾/抱明月而长终
⑩且夫天地之间, ,苟非吾之所有, 。(苏轼《赤壁赋》) 物各有主/虽一毫而莫取
⑾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四、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
学科网李大亮,雍州泾阳人,少有文武才干。隋末,在东都与李密战,败,同辈百余人皆就死,贼帅张弼见而异之,独释与语,遂定交于幕下。义兵入关,大亮自东都归国,授土门令。属百姓饥荒,盗贼侵寇,大亮卖所乘马分给贫弱,劝以垦田,岁因大稔.
。躬捕寇盗,所击辄平。时太宗在藩,巡抚北境,闻而嗟叹。其后,胡贼寇.境,大亮众少不敌,遂单马诣贼营,召其豪帅,谕以祸福,群胡感悟,相率前后降者千余人,县境以清。高祖大悦,以功赐奴婢百人。大亮谓曰:“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一皆放遣。
贞观元年,出为凉州都督,以惠政闻。尝有台使到州,见有名鹰,讽.大亮献之。大亮密表曰:“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 八年,为剑南道巡省大使。十七年,晋王为皇太子,东宫僚属,皆盛选重臣。以大亮兼领太子右卫率,俄兼工部尚书,身居三职,宿卫两宫,甚为亲信..。大亮每当宿直,必通宵假寐。太宗尝劳之曰:“至公宿直,我便通夜安卧。”其见任如此。大亮虽位望通显,而居处卑陋,衣服俭率。至性忠谨,虽妻子不见其惰容。每怀张弼之恩,而久不能得。弼时为将作丞,自匿不言。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大亮言于太宗曰:“臣有今日之荣,张弼力也。”太宗遂迁弼为中郎将,俄代州都督。时人皆贤大亮不背恩,而多弼不自伐也。寻遇疾,太宗亲为调药,驰驿赐之。卒,时五十九。
亲戚孤遗为大亮所鞠养,服之如父者十五人。太宗为举哀于别次,哭之甚恸,废朝三日。赠兵部尚书、秦州都督,谥曰懿,陪葬昭陵。 (删节自《旧唐书·列传第十二》) 1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岁因大稔.
稔:庄稼成熟。 B. 讽.大亮献之 讽:劝告。 C. 胡贼寇.
境 寇:侵犯。 D. 甚为亲信..
亲信:亲近而信任的人 1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大亮“忠谨”的一组是(3分) ① 以惠政闻 ② 大亮密表曰?? ③ 必通宵假寐 ④ 我便通夜安卧 ⑤ 而居处卑陋 ⑥ 哭之甚恸
A. ①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③⑥ D. ②⑤⑥ 1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张弼对李大亮有不杀和赏识之恩。隋末时李大亮战败,与他一起的一百多人都被处死了,只有他被张弼释放并成了张弼的朋友。 B. 李大亮曾凭借冷静和勇敢建功。胡人进犯他所辖县境时,面对敌众我寡难以取胜的情况,他独闯敌营,最终使辖区恢复了太平。 C. 晋王成为皇太子后十分器重李大亮。大规模选拔皇太子臣属的时候,李大亮作为朝廷重臣,被皇太子同时委任了三个重要职务。 D. 李大亮死后仍获得荣耀。他抚养的孤儿像对待父亲一样为他服丧的有十五人;太宗追封他爵位,赐予他美谥,允许他陪葬昭陵。 1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1分)
(1)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4分)
(2)时人皆贤大亮不背恩,而多弼不自伐也。(3分)
(3)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3分)
(4)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3分)
(5)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4分)
(6)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4分)
15.D 亲信:亲近信任
16.B 【解析】①表现李大亮的行政能力;⑤表现李大亮生活俭朴不求奢华;⑥太宗的“哭之甚恸”不能简单认定是因为李大亮的“忠谨”。
17.C 【解析】李大亮担任剑南道巡省大使是“东宫僚属,皆盛选重臣”之前的事。 18.(13分)
(1)陛下已很久不打猎了,但使者却索要猎鹰。如果这是陛下的想法,就很是违背您过去的旨意。(每句1分)
(2)当时的人都赏识李大亮没有背弃张弼的恩德,称赞张弼不夸耀自己。 (“贤”“多”“伐”各1分)
(3)我将把它珍藏在家中,使后来的人读到它,同情我的志向。(每句1分) (4)我虽然正大光明(正气凛然),没什么惭愧的(问心无愧),但在君主和双亲面前,却没有什么来掩饰自己的罪过。
(“浩然”“愧怍”“微”“自文于君亲”,错1处扣1分,扣完3分为止)
(5)又怎么能使豪杰们屈身下拜,在墓道上扼腕叹息,抒发他们(作为)有志之士的悲叹呢?(“屈”“扼腕”“发”及通顺各1分)
(6)光阴似箭,我好象就要抓不住这飞逝的时光,心忧岁月不等待我。(“汩”“若将”“不及”“不吾与”各1分)
6
【参考译文】
[李大亮,是雍州泾阳人,年少时就有文武才干。隋朝末年,在东都洛阳与李密交战,战败,跟他一起的一百多人都被处死,敌人的统帅张弼见到他而认为他与众不同,就单独释放了他跟他谈话,于是两人在帐篷里结为朋友。正义之师入关后,李大亮从东都洛阳归附国朝,担任土门(河北井陉的古称)县令。属县百姓有饥荒,盗贼来侵犯,李大亮卖掉自己所骑的马把钱分给贫弱的人,用开垦土地劝勉人们,当年就获大丰收。他亲自搜捕盗贼,所攻打之处总能平定。当时太宗位居藩镇,巡视安抚北部地区,听说他的事迹而赞叹。那以后,胡人侵犯边境,李大亮部众少不能抵挡,就单人匹马到敌人军营,叫来敌人的主帅,把祸福向他讲明,胡人感动悔悟,互相带着前前后后投降的有一千多人,属县境内因此太平。高祖非常高兴,按照功劳赏赐他奴婢一百人。李大亮对这些人说:“你们这些人大多是士族人家的子女,因国家灭亡而到了这个地步,我又怎么忍心把你们当做低贱的奴隶呢!”全都放走了。
贞观元年,他离开都城担任凉州都督,凭借仁爱宽厚的治理闻名。曾经有宫里来的使者到了凉州,见到凉州有著名的猎鹰,就暗示李大亮献上它。李大亮秘密呈上奏章说:“陛下很久就不再打猎了,但使者却索要猎鹰。如果这是陛下的想法,就很是违背您过去的旨意;如果是他自己擅自做主,这说明派遣的不该是这样的人。”
贞观八年,担任剑南道巡省大使。贞观十七年,晋王成为皇太子,东宫太子的属官,都大规模从重臣里选拔。让李大亮兼任太子右卫率,不久又兼任工部尚书,身居三职,值宿保卫两宫,特别被亲近和信任。李大亮每当夜里值班,一定整宿不脱衣服小睡。太宗曾经慰劳他说:“到了你夜里值班,我就整晚上都能安睡。”他就像这样被信任。李大亮虽地位名望显赫,但住处地势低洼狭小简陋,衣服俭朴随意。至于本性忠诚谨慎,即使是妻子儿女也没有见过他有懈怠的样子。他常常想起张弼的恩惠,却一直不能报答。张弼当时担任将作丞,自己隐藏不说。李大亮曾经在路上遇见而认出了他,(就)抱着张弼哭,多多推让家产来送给张弼,张弼拒绝不接受。李大亮对太宗说:“我有今天的荣耀,是张弼的帮助啊。”太宗于是就提拔张弼担任中郎将,不久担任代州都督。当时的人都赏识李大亮没有背弃张弼的恩德,称赞张弼不夸耀自己。不久李大亮得病,太宗亲自为他调药,用驿马快传赏赐给他。他去世时五十九岁。
被李大亮所抚养的内外亲属的孤儿,像对待父亲一样为他服丧的有十五人。太宗为他在另外的临时住处表达哀思,为他哭得特别悲痛,停止处理朝政三天。追封他为兵部尚书、秦州都督,谥号叫懿,陪葬在昭陵。
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4年春学期高一语文必修三专题练习一(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