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学期高一语文专题练习一
一、语言知识运用(41分) 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荟萃.(cuì) 缙.(jìn)绅 纾.(shū)祸 翌.(yì)日 B. 遽.(jù)然 羁縻.(mí) 诟.(g?u)病 造诣.(yì) C. 诋.(dǐ)毁 哺育(pǔ) 酋.(qiú)长 彷.(páng)徨 D. 愧怍.(zu?) 自刭.(jǐng) 觇.视(chān) 檄.(xí)文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予自度.不得脱 何不改乎此度. B. 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C.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 间.以诗记所遭 D. 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微.斯人,吾谁与归 3.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B.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C.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D. 如高沙,常恐无辜..
死 4.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 A.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B.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C. 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 D. 北虽貌.
敬,实则愤怒 5. 与“余之及于死者”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维扬帅下逐客之令 B.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C.予之生也幸 D.将藏之于家
6.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B. 将请罪于君,君不许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 C.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D. 莫知计所出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7.下列各句句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请罪于母,母不许 (都是状语后置句) B.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前主动句后被动句)C. 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 质明,避哨竹林中 (都是省略兼后置句)
D. 死生,昼夜事也 坐桂公塘土围中 (前判断句后省略句) 8.下列各组成语中,只有一个错误的一组是(3 分)
A.美轮美奂 趋之若鹜 人情事故 蛛丝马迹 B.一诺千斤 黄粱美梦 一如继往 迫不及待 C.食不果腹 再接再励 一筹莫展 声名雀起 D.两全齐美 出其不意 走头无路 呕心沥血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从杭州的胡斌到保定的李启铭,再到西安的药家鑫,接二连三发生的驾车撞人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和责任感。 B.韩国大邱世界田径锦标赛意外迭出。博尔特因抢跑比赛资格被取消,而罗伯斯则在比赛中因干扰刘翔被剥夺到手的金牌。
C.李政道教授一向关心我国的科技人才的培养,这次讲学期间,还为哥伦比亚大学从科大研究生院选拔了一批研究生。
D.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代表团带来的歌剧《伊戈尔王》将成为中国国家大剧院歌剧院的揭幕剧目,同时还将带来三部经典芭蕾舞剧,连续上演十一天。 10.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也许,乔布斯的传奇人生让我们难以望其项背....,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在本土企业家身上看到乔布斯的影子,见证属于我们自己的“苹果”。
B.每一次到贫困地区调研,郭书记都倍感责任重于泰山,任务繁重紧迫,以至于夜不能寐,食不甘味....
。 C.“这年头,在基层的总想方设法调到县城,都想往高处走.是什么让你留在这里?”记者单刀直入....地问赵文荣。“这里的群众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这里的群众。”赵文荣平静地回答。
D.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国和日本,主要原因是作品缺乏创意和想象力。而国内真正有创意的动漫编剧人才却是百里挑一....
,极度缺乏。 11.如今,中国传统节日正处于逐渐演变为简单的假日或是商家吸金的噱头的尴尬境地。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再强烈,仪式感日益淡化。学校为了让更多同学广泛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准备开展系列介绍交流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5分)
(1)下列内容与哪一个中国传统节日有关?请将答案填在横线上。(2分) ①年年乞于人间巧:________
②艾符蒲酒话升平:________
(2)请你为学校开展的这项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个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3分)
▲ 12.请从下面这则消息中分条概括出泰坦尼克号遇难的“不可思议”之处。(6分) 合众国际社伦敦1912年4月20日电 北大西洋上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件:“不会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在船身破了一道大裂口后载着1000多人沉入大海。午夜时分,该船与一座
1
冰山正面相撞,享有盛誉的防水舱却无济于事。事故发生时,泰坦尼克号正以21海里的时速在有冰海域快速前进——有人也许会说是在大摇大摆、威风凛凛地前进着。数小时后,这艘世界上最大最豪华的客船在乐队若无其事的伴奏声中从海面上消失了。
赠兵部尚书、秦州都督,谥曰懿,陪葬昭陵。 (删节自《旧唐书·列传第十二》) 1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岁因大稔 稔:庄稼成熟。 .B. 讽大亮献之 讽:劝告。 .C. 胡贼寇境 寇:侵犯。 .
“不可思议”处: 二、诗歌鉴赏(8分)
13.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过南旺守闸①
刘 基
客路三千里,舟行二月余。壮颜随日减,衰鬓受风疏。 蔓草须句②国,浮云少昊③
墟。秋心如汶水,荡漾绕青徐。
[注]①刘基(1311—1375年),元至顺年间进士,助明太祖朱元璋成就帝业,后弃官还乡。南旺:在今山东省汶上县城西南古运河边。守闸:停船等待河上闸门开启。②须句:春秋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东平县境。③少昊:少昊为传说中的古部落首领,曾建都于曲阜。
(1)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有何效果?(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20分) (题见答题纸) 四、文言文阅读(3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
学科网李大亮,雍州泾阳人,少有文武才干。隋末,在东都与李密战,败,同辈百余人皆就死,贼帅张弼见而异之,独释与语,遂定交于幕下。义兵入关,大亮自东都归国,授土门令。属百姓饥荒,盗贼侵寇,大亮卖所乘马分给贫弱,劝以垦田,岁因大稔.。躬捕寇盗,所击辄平。时太宗在藩,巡抚北境,闻而嗟叹。其后,胡贼寇.境,大亮众少不敌,遂单马诣贼营,召其豪帅,谕以祸福,群胡感悟,相率前后降者千余人,县境以清。高祖大悦,以功赐奴婢百人。大亮谓曰:“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一皆放遣。
贞观元年,出为凉州都督,以惠政闻。尝有台使到州,见有名鹰,讽.
大亮献之。大亮密表曰:“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
八年,为剑南道巡省大使。十七年,晋王为皇太子,东宫僚属,皆盛选重臣。以大亮兼领太子右卫率,俄兼工部尚书,身居三职,宿卫两宫,甚为亲信..。大亮每当宿直,必通宵假寐。太宗尝劳之曰:“至公宿直,我便通夜安卧。”其见任如此。大亮虽位望通显,而居处卑陋,衣服俭率。至性忠谨,虽妻子不见其惰容。每怀张弼之恩,而久不能得。弼时为将作丞,自匿不言。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大亮言于太宗曰:“臣有今日之荣,张弼力也。”太宗遂迁弼为中郎将,俄代州都督。时人皆贤大亮不背恩,而多弼不自伐也。寻遇疾,太宗亲为调药,驰驿赐之。卒,时五十九。
亲戚孤遗为大亮所鞠养,服之如父者十五人。太宗为举哀于别次,哭之甚恸,废朝三日。
D. 甚为亲信..
亲信:亲近而信任的人 1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大亮“忠谨”的一组是(3分)
① 以惠政闻 ② 大亮密表曰?? ③ 必通宵假寐 ④ 我便通夜安卧 ⑤ 而居处卑陋 ⑥ 哭之甚恸 A. ①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③⑥
D. ②⑤⑥
1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张弼对李大亮有不杀和赏识之恩。隋未时李大亮战败,与他一起的一百多人都被处死了,只有他被张弼释放并成了张弼的朋友。
B. 李大亮曾凭借冷静和勇敢建功。胡人进犯他所辖县境时,面对敌众我寡难以取胜的情况,他独闯敌营,最终使辖区恢复了太平。
C. 晋王成为皇太子后十分器重李大亮。大规模选拔皇太子臣属的时候,李大亮作为朝廷重臣,被皇太子同时委任了三个重要职务。
D. 李大亮死后仍获得荣耀。他抚养的孤儿像对待父亲一样为他服丧的有十五人;太宗追封他爵位,赐予他美谥,允许他陪葬昭陵。 1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1分)
(1)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4分)
(2)时人皆贤大亮不背恩,而多弼不自伐也。(3分)
(3)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3分)
(4)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3分)
(5)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4分)
(6)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4分)
2
高一语文必修三专题练习一答题纸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5 16 17 答案 11.(1)①年年乞于人间巧:________ ②艾符蒲酒话升平:________ (2分) (2)(3分)
12.(6分)
14.写出下列名言名篇的上句或下句(21分)
①帝高阳之苗裔兮, . …….,惟庚寅吾以降。(《离骚》)
② ,又重之以修能。 ,纫秋兰以为佩。(《离骚》) 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
④鼎铛玉石, ,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
⑤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⑥一肌一容, , ,而望幸焉。 (杜牧《阿房宫赋》) ⑦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 。 (荀子《劝学》) ⑧ , ,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⑨ ,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 。 (苏轼《赤壁赋》)
⑩且夫天地之间, ,苟非吾之所有, 。(苏轼《赤壁赋》) ⑾ ,痛何如哉!
13. (1)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有何效果?(4分)
1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1分)
(1)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4分)
(2)时人皆贤大亮不背恩,而多弼不自伐也。(3分)
(3)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3分)
(4)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3分)
(5)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4分)
(6)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4分)
3
高一语文必修三专题练习一详解
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荟萃.(cuì) 缙.(jìn)绅 纾.(shū)祸 翌.
(yì)日 B. 遽.(jù)然 羁縻.(mí) 诟.(g?u)病 造诣.(yì) C. 诋.(dǐ)毁 哺育(pǔ) 酋.(qiú)长 彷.(páng)徨 D. 愧怍.(zu?) 自刭.(jǐng) 觇.视(chān) 檄.(xí)文 1.答案:C ★解析:C项有误。哺育bǔ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予自度.不得脱 何不改乎此度.
B. 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C.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 间.以诗记所遭 D. 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微.
斯人,吾谁与归 2.答案:D ★解析:D项相同。微:无、没有;(A:度:估计;法度。B:殆:接近于;危险。C:间:机会;间或、偶尔。)
3.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B. 意北亦尚可以..
口舌动也 C.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D. 如高沙,常恐无辜..
死 3.答案:D ★解析:D项相同。无辜:无罪。[A:行为:(古)两个词,此句意为“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解除祸患;(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B:可以:(古)两个词,“可以凭借”;(今)助动词,表示可能或许可] [C:遗体:(古)留给(自己)的身体;(今)死者的尸体或动植物的残留物质]
4.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变姓名,诡踪迹,草.
行露宿 A.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B.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C. 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 D. 北虽貌.敬,实则愤怒 4.答案:D ★解析:D项与例句均为名词活用为状语。
5. 与“余之及于死者”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维扬帅下逐客之令 B.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C.予之生也幸 D.将藏之于家 5.答案:C ★解析:C项与例句均为取独。
6.下列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B. 将请罪于君,君不许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 C.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翌日,以.
资政殿学士行 D. 莫知计所出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6.A.焉:句末语气词。以:率领;凭借??身份。于:向;在。所:附于名词后,构成所字
结构;与“为”合用表被动。
7.下列各句句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请罪于母,母不许 (都是状语后置句) B.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前主动句后被动句) C. 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 质明,避哨竹林中 (都是省略兼后置句) D. 死生,昼夜事也 坐桂公塘土围中 (前判断句后省略句) 7.答案:B ★解析:都是被动句。
8.下列各组成语中,只有一个错误的一组是(3 分)
A.美轮美奂 趋之若鹜 人情事故 蛛丝马迹 B.一诺千斤 黄粱美梦 一如继往 迫不及待 C.食不果腹 再接再励 一筹莫展 声名雀起
D.两全齐美 出其不意 走头无路 呕心沥血
8.答案:A.(A.人情事(世)故 B.一诺千斤(金) 一如继(既)往 C.再接再励(厉) 声名
雀(鹊)起 D.两全齐 (其) 美 走头 (投)无路)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从杭州的胡斌到保定的李启铭,再到西安的药家鑫,接二连三发生的驾车撞人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和责任感。 B.韩国大邱世界田径锦标赛意外迭出。博尔特因抢跑比赛资格被取消,而罗伯斯则在比赛中因干扰刘翔被剥夺到手的金牌。
C.李政道教授一向关心我国的科技人才的培养,这次讲学期间,还为哥伦比亚大学从科大研究生院选拔了一批研究生。
D.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代表团带来的歌剧《伊戈尔王》将成为中国国家大剧院歌剧院的揭幕剧目,同时还将带来三部经典芭蕾舞剧,连续上演十一天。
9.答案:A。(B.语序不当,后两分句应为“博尔特因抢跑被取消比赛资格,而罗伯斯则因在比赛中干扰刘翔被剥夺到手的金牌”;C.后面的意思是李教授在为哥伦比亚大学搜罗人才,说反了;应将“为”与“从”对调;D.项主谓不搭配,“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代表团带来的歌剧《伊戈尔王》”不能作“带来三部经典芭蕾舞剧”的主语。) 10.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也许,乔布斯的传奇人生让我们难以望其项背....,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在本土企业家身上看到乔布斯的影子,见证属于我们自己的“苹果”。
B.每一次到贫困地区调研,郭书记都倍感责任重于泰山,任务繁重紧迫,以至于夜不能寐,食不甘味....。 C.“这年头,在基层的总想方设法调到县城,都想往高处走.是什么让你留在这里?”记者单刀直入....地问赵文荣。“这里的群众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这里的群众。”赵文荣平静地4
回答。
D.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国和日本,主要原因是作品缺乏创意和想象力。而国内真正有创意的动漫编剧人才却是百里挑一....,极度缺乏。 10. D (望其项背: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赶得上。常用否定形式,与“难以”搭配。食不甘味:形容心里有事或身体不好,吃东西也不香。单刀直入:比喻说话直截了当,不绕弯子。百里挑一:形容十分出众。不能形容人才缺乏。)
11.如今,中国传统节日正处于逐渐演变为简单的假日或是商家吸金的噱头的尴尬境地。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再强烈,仪式感日益淡化。学校为了让更多同学广泛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准备开展系列介绍交流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5分)
(1)下列内容与哪一个中国传统节日有关?请将答案填在横线上。(2分) ①年年乞于人间巧:____ ▲ ____
②艾符蒲酒话升平:____ ▲ ____
(2)请你为学校开展的这项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个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3分)
▲ 11.答案:(1)①乞巧(或:七夕)节(农历七月七日,少女们穿着新衣,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此日为“乞巧节”或“七夕节”)
②端午节(语出唐人殷尧藩的《端午》:“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艾符:端午日悬艾蒿于门户,并黏贴符箓以祛邪。蒲酒:菖蒲酒,端午日有饮菖蒲酒的传统习俗)
(2)尊重传统节日风俗,传播中华文化精髓 / 走近传统节日,传承中华文明
弘中华传统文化,扬民族优秀精神 / 悟传统节日之美,奏中国文化之歌。
评分建议:突出宣传对象“传统节日”,1分;突出“尊重风俗”、“弘扬精神”、“传播文化”、“传承文明”、“肩负责任”等活动目的或意义,1分;修辞,1分。共3分 12.请从下面这则消息中分条概括出泰坦尼克号遇难的“不可思议”之处。(6分) 合众国际社伦敦1912年4月20日电 北大西洋上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件:“不会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在船身破了一道大裂口后载着1000多人沉入大海。午夜时分,该船与一座冰山正面相撞,享有盛誉的防水舱却无济于事。事故发生时,泰坦尼克号正以21海里的时速在有冰海域快速前进——有人也许会说是在大摇大摆、威风凛凛地前进着。数小时后,这艘世界上最大最豪华的客船在乐队若无其事的伴奏声中从海面上消失了。 “不可思议”处: 12.① “不会沉没”的泰坦尼克号沉没了 ②享有盛誉的防水舱却无济于事 ③船沉时乐队还在若无其事的伴奏。(6分,每点2分) 二、诗歌鉴赏(8分) 13.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过南旺守闸①
刘 基
客路三千里,舟行二月余。壮颜随日减,衰鬓受风疏。
蔓草须句②国,浮云少昊③
墟。秋心如汶水,荡漾绕青徐。
[注]①刘基(1311—1375年),元至顺年间进士,助明太祖朱元璋成就帝业,后弃官还乡。南旺:在今山东省汶上县城西南古运河边。守闸:停船等待河上闸门开启。②须句:春秋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东平县境。③少昊:少昊为传说中的古部落首领,曾建都于曲阜。
(1)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有何效果?(4分)
13.(1)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繁华易逝的伤感和政治上失意、急切思归的愁苦心情。(4分,每点2分)
(2)用典(借古伤今),使抒情委婉含蓄,发人深思;运用比喻,将抽象的“秋心”写得具体可感,丰富了诗歌的意境。(4分,手法与效果各1分。分号前只答“借景抒情”给1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20分) 14.写出下列名言名篇的上句或下句
① 帝高阳之苗裔兮, , 惟庚寅吾以降。(《离骚》)
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 ② ,又重之以修能。 ,纫秋兰以为佩。(《离骚》)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扈江离与辟芷兮 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 侣鱼虾而友麋鹿 举匏尊以相属 ④鼎铛玉石, ,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 金块珠砾 弃掷逦迤
⑤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 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⑥一肌一容, , ,而望幸焉。 (杜牧《阿房宫赋》) 尽态极妍,缦立远视 ⑦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 。 (荀子《劝学》) 朽木不折 金石可镂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4年春学期高一语文必修三专题练习一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