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单件小批的生产设备的布置多采用对象原则 D.单件小批的设备利用率很高 答案:[A] 246、[单选]大量大批生产类型的产品设计( )。 A.“三化”程度低,零件互换性差 B.“三化”程度高,零件互换性好 C.“三化”程度高,零件互换性差 D.“三化”程度低,零件互换性好 答案:[B]
247、[单选]某车间单一生产某产品,车间内共有车床10台,全年有效工作时间208天,单班制,每班工作8小时,设备计划修理时间占有效工作时间的10%,单位产品的台时定额0.5,则该设备组的生产能力为(
)个单位。 A.29952 B.30082 C.28765 D.28800 答案:[A] 248、[单选]按工艺专业化设置生产单位,其缺点是( )。 A.适应市场变化能力差 B.不利于提高工人的生产技术水平 C.管理工作比较复杂 D.不利于专业化工艺管理 答案:[C]
249、[单选]按对象专业化设置生产单位,其优点是( )。 A.管理工作简单· B.适应市场变化能力强 C.有利于实行专业化工艺管理 D.有利于提高工人生产技术水平 答案:[B] 250、[单选]M B.P这种先进的管理方式在发展中经历了三个阶段,依次为( )。 A.闭环MRP、初期MRP、M E.皿 B.初期MRP、闭环M B.P、加 答案:[B]
251、[单选]初期的M B.P是研究如何对( )进行有效管理: A.具有从属需求特征的物资 B.具有独立需求特征的物资 C.企业的所有物资 D.企业所有物资的采购和生产 答案:[A] 252、[单选]准时生产(JIT)的基本思想是( )。 A.只在需要的时刻生产 B.只生产需要的数量 C.只在需要的时刻,生产需要的数量
D.使库存的数量降低 答案:[C] 253、[单选]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能够( )。 A.只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B.缩短产品设计周期、产品制造周期 C.只缩短产品制造周期
D.缩短产品开发周期、产品设计周期、产品制造周期 答案:[D]
254、[单选]在下列分系统中,( )属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支持分系统。 A.管理信息分系统 B.计算机辅助质量管理分系统 C.数据管理分系统 D.制造自动化分系统 答案:[C]
255、[单选]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中包括四个分系统。其中的( )是用来实现信息流对物流的控制和完成物流的转换的。 A.管理信息分系统
B.技术信息分系统 C.制造自动化分系统 D.计算机辅助质量管理分系统 答案:[C] 256、[单选]制定年度计划,除了明确年度计划指标,还包括( )。 A.制定生产作业计划 B.制定生产作业计划控制措施 C.在时间上对产品出产进度作出安排 D.制定期量标准 答案:[C] 257、[单选]对市场需求呈季节性变化的企业,出产进度安排可采用变动安排方式,其缺点是( )。 A.生产能力利用不均衡 B.增加库存保管费用 C.容易失去一部分市场机会 D.容易使库存成品滞销 答案:[A] 258、[单选]对市场需求呈季节性变化的企业,产品出产进度可采用变动安排方式,其优点是( )。 A.有利于充分利用人力和设备 B.有利于产品质量的稳定 C.有利于管理工作的稳定 D.有利于适应市场需求 答案:[D] 259、[单选]生产间隔期是( )生产类型的期量标准。 A.大量大批 B.成批 C.单件小批 D.大量大批和成批 答案:[B]
- 16 -
260、[单选]在制品定额是( )生产类型的期量标P6。 A.大量大批 B.成批 C.单件小批 D.大量大批和成揽 答案:[D] 261、[单选]一批产品(或零件)的生产间隔期是指( )。。 A.投入的时间与出产的时间间隔 B.投入的时间与紧接着的下一批产品(或零件)的出产的时间间隔
C.投入时间与任意一批产品(或零件)的投入的时间间隔: D.出产与紧接着的下批产品(或零件)的出产的时间间隔 答案:[D] 262、[单选]某企业全年生产z产品400件,每件产品年库存保管费用为2加元,每次设备调整费用为25元,则该产品的经济生产批量为( )。 A.8件 B.10件 C.12件 D.14件 答案:[B] 263、[单选]某车间的投入提前期是指本车间投入时间与( )时间比所要提前的时间。 A.下一车间投入 B.任一车间投人 C.最后车间出产 D.最后车间投入
答案:[C] 264、[单选]在前后车间生产批量相等的情况下,出产提前期的计算公式为( )。 A.本车间出产提前期十本车间生产周期 B.本车间投人提前期十本车间生产周期 C.后车间投入提前期十保险期 D.后车间出产提前期—保险期 答案:[C] 265、[单选]解决生产品种及其生产数量的搭配优化问题可采用( )。 A.网络计划技术 B.单纯形法 C.滚动计划法 D.线性规划法 答案:[D] 266、[单选]在网络计划中,假设某一作业的最早开始时间为5天,最迟结束时间为10天,作业时间为2天,则该作业的时差为.( )。 A.2天 D.3天 C.5天 D.8天 答案:[B] 267、[单选]网络计划技术的精华是( )。 A.网络图的绘制 B.网络时间参数的计算 C.关键线路的确定 D.时间一费用优化 答案:[C] 268、[单选]ISO9000系列标准是( )。 A.产品标准 B.质量标准 C.技术标准 D.管理标准 答案:[D] 269、[单选]ISO9000系列标准中,强调对设计质量控制的质量保证模式为( ) A.ISO9000 B.ISO9002 C.ISO9003 D.ISO9004 答案:[A]
270、[单选]在ISO9000系列标淮中,强调检验把关的质量保证模式为( )。 A.ISO9000 B.ISO9002 C.ISO9003
D.ISO9004 答案:[C] 271、[单选]由于产品是活动或过程的结果,因此,产品质量要过程质量来保证,过程质量要(来保证。 A.设备质量、原材料质量 B.管理能力、技术能力 C.工作质量、要素质量 D.领导素质、员工素质 答案:[C] 272、[单选]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分布状况的描绘与分析,来判断生产过程质量(即生产过程保证质量的能力)的质量控制方法是( )。 A.控制图法· B.散布图法 C.树图法 D.直方图法 答案:[D]
273、[单选]在绘制直方图时,计算初步组距的公式为( )。 A.极差乘以分组数 B.极差除以分组数 C.平均数乘以分组数 D.平均数除以分组数 答案:[B] 274、[单选]某企业利用直方图进行质量控制。质检人员抽检了100个标本,绘制了频数分布表。表中显示,频数最多的组的中心值o=28,组距&=3,经计算乙/l D.=8,z/oyl’=3仍,则分布的标准倔差5等于( )。 A.5.08 B.5.10 C.5.19 D.5.2437 答案:[C]
- 17 -
275、[单选]若工序能力指数值为1.4,即 C.P=1.4,则可以判定,( )。 A.工序能力过于充足 B.工序能力充足 C.工序能力尚可
D.工序能力不足 答案:[B] 276、[单选]某企业生产某零件,要求外径尺寸为4120to.1。毫米。现抽查100件样品,经计算X=120毫米,S=0.05毫米,则其工序能力指数为( )。 A.0.33 B.0.67 C.1 D.1.5 答案:[B]
277、[单选]在X—及控制图中X图所打的点子是指( )。 A.各组的平均值 B.各组的极差值 C.各组的单值 D.各组的中位值 答案:[A] 278、[多选]现代生产与业务管理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 A.管理范围大为狭窄 B.管理难度加大 C.方式不断革新 D.先进管理技术被广泛采用 答案:[BCD]
279、[多选]现代生产管理方式主要包括:( )。 A.制造资源计划(MPRII) B.准时生产(JIT) C.全员质量管理(TQC) D.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答案:[ABD] 280、[多选]订货生产方式的特点表现在( )。 A.根据具体订货要求组织生产 B.基本无库存 C.根据市场需求量的预测组织生产 D.有库存 答案:[AB]
281、[多选]存货生产方式的特点表现在( )。 A.根据具体订货要求组织生产 B.基本无库存 C.根据市场需求量的预测组织生产 D.有库存 答案:[CD] 282、[多选]大量大批生产类型与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相比,( )。 A.大量大批生产类型的生产控制容易 B.大量大批生产类型的生产控制较难
C.大量大批生产类型的产品成本低 D.大量大批生产类型的产品成本高 答案:[AC] 283、[多选]企业生产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A.固定资产数量 B.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 C.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 D.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 答案:[ABD]
284、[多选]多品种生产条件下,生产能力的核算比较复杂,可采用( )。 A.代表产品法 B.品种搭配法 C.假定产品法 D.分类产品法 答案:[AC] 285、[多选]在初期的MPR的基础上,引入了( )等功能,形成闭环的顺P系统。 A.生产能力的计划与保证 B.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 C.信息反馈 D.原材料的采购计划 答案:[ABC]
286、[多选]美国生产与库存管理学会认为,加MPRII是解决现代化生产管理的有效方法,但要取得成功,要满足下列前提条件:( )。
A.必须获得各层次管理人员的全力支持 B.对全体职工进行教育 C.关键在于纪律、教育、理解和沟通 D.必须是闭环的系统 答案:[ABC] 287、[多选]准时生产方式的零、部件流转是( )。 A.推动式的 B.前工序生产多少就向后工序运送多少 C.拉动式的 D.后工序需要多少,就向前工序取多少 答案:[CD] 288、[多选]准时生产方式的核心是适时适量生产,为此,其采取的方法有( )。 A.生产同步化 B.工序同期化 C.生产均衡化 D.看板管理
答案:[ACD] 289、[多选]下列系统中属于制造型企业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分系统的有( )。 A.制造自动化分系统 B.管理信息分系统 C.技术信息分系统
- 18 -
D.网络分系统 答案:[ABC] 290、[多选]在工业企业的年度生产计划中,需明确的指标有( )。 A.品种指标 B.质量指标 C.产量指标 D.产值指标 E.投资总额指标 答案:[ABCD]
291、[多选]对市场需求呈季节性变化的企业,出产进度安排可采用均衡安排方式。其缺点是( )。 A.增加了库存保管费用 B.不利于质量稳定 C.容易失去一部分市场机会 D.容易使库存成品滞销 答案:[ACD] 292、[多选]下列的( )是大量大批生产类型的期量标准。 A.在制品定额 B.流水工作指示图表 C.生产提前期 D.生产周期 答案:[AB] 293、[多选]在大量流水情况下,流水线内部的在制品有( ) A.工艺在制品 B.运输在制品 C.周转在制品 D.保险在制品 答案:[ABCD]
294、[多选]在大量流水情况下,流水线之间的在制品有( ) A.工艺在制品 B.运输在制品 C.周转在制品 D.保险在制品 答案:[BCD] 295、[多选]在机器加工企业计算生产提前期时,应按( )计算。 A.反工艺顺序 B.工艺先后顺序 C.从铸造到机加工到装配的顺序
D.从装配到机加工到铸造的顺序 答案:[AD] 296、[多选]成批生产类型企业在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时,一般采用( )。 A.生产周期法 B.累计编号法 C.提前期法 D.在制品定额法 答案:[BC] 297、[多选]单件小批生产类型企业在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时,可采用( )。 A.在制品定额法 B.提前期法 C.生产周期法 D.网络计划技术 答案:[CD] 298、[多选]滚动计划的优点是( )。 A.有利于各阶段计划的衔接和更符合实际 B.使计划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 C.使产、供、销密切结合
D.保证了生产的均衡性 答案:[ABC] 299、[多选]网络图的绘制规则有( )。 A.不能出现循环线路 B.两结点间只允许有一条箭线 C.网络图中只有一个始点和一个终点 D.从一个结点出发的箭线只能有一条 答案:[ABC]
300、[多选]在网络计划技术中,计算和利用时差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 )。 A.它是决定关键线路的依据 B.为时间及时间一费用优化提供了依据 C.为资源优化提供了依据 D.为改变网络结构提供了依据 答案:[ABC]
经济师考试中级工商管理专业700题4
301、[多选]在网络计划中,某关键工作的最迟结束时间为10天,是指( )。 A.该项工作必须在第10天完成,否则影内工期
B.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9天 C.以该结点为箭头结点的所有工作的最迟结束时间为10天 D.该作业的箭头结点的最迟时间为10天 答案:[ACD]
302、[多选]在网络图中,关键线路所连接的各作业是( )。 A.关键作业 B.非关键作业 C.作业时差为零的作业 D.有关键作业,也有非关键作业 答案:[AC] 303、[多选]在进行网络计划优化时,网络时间优化的思路是( )。 A.变平行作业安排为顺序作业安排 B.变顾序作业安排为平行作业安排
C.缩短非关键线路的作业时间 D.缩短关键线路的作业时间 答案:[BD]
304、[多选]在网络计划中,网络中的时差分为( )。 A.活动时差 B.结点时差 C.线
- 19 -
路时差 D.网络时差 答案:[ABC] 305、[多选]如果企业的生产过程对产品质量的保证程度是良好的,则质量特征值的分布状况与公差界限之间应该是( )。 A.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
B.实际分布范围等于公差界限范围 C.实际分布范围赂大于公差界限范围 D.实际分布范围赂小于公差界限范围 答案:[AD] 306、[多选]工序能力指数是反映( )的指标。 A.分布范围与公差范围绝对偏离程度 B.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绝对偏离程度 C.生产过程对产品质量的保证程度 D.工序能力是否充足及程度 答案:[CD] 307、[多选]在控制图中如果出现( )的情况,则说明生产过程有系统性因素的作用。 A.在中心线一侧连续出现5个点子
B.连续11个点子中至少有10个点子在同一侧 C.连续3点中,至少有2点在上方或下方的2倍标准差横线以外出现 D.点子虽然在中心线两侧排列,但连续7点上升或下降 答案:[BCD] 308、[多选]当控制图同时满足下列( )条件,说明生产过程处于控制状态。 A.绝大多数点子接近控制上下限 B.点子在中心线的两侧排列
C.点子没有越出控制界限 D.点子在控制界限内没有排列缺陷 答案:[CD] 309、[单选]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 )。 A.建立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 B.获取潜在的超常规的商业利益 C.开拓新的市场 D.推出新的产品 答案:[B] 310、[单选]技术创新的推动者是( )。 A.企业家 B.政府 C.股东 D.技术创新者 答案:[A] 311、[单选]技术创新的最基本的特征是( )。 A.效益性 B.风险性 C.扩散性 D.创造性 答案:[D] 312、[单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是( )。 A.企业规模 B.高素质的人才 C.资金优势 D.技术创新能力 答案:[D] 313、[单选]培育和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出发点是( )。 A.知识技能的学习与积累 B.技术体系的完善 C.克服价值观念落后 D.信息体系的培育
答案:[C] 314、[单选]技术创新的经济意义往往取决于( )。 A.它的应用范围 B.产品创新 C.工艺创新 D.以上都是 答案:[A] 315、[单选]像包装箱发展起来的集装箱之类的技术创新属于( ) A.工艺创新 B.产品创新 C.渐进性技术创新 D.根本性技术创新 答案:[B] 316、[单选]在需求拉动的技术创新模型中,作为R& D.构思的来源,并在创新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 )。 A.技术创新信息 B.市场竞争 C.企业家的理念 D.市场需求 答案:[D] 317、[单选]提高创新过程的效率和成功率的前提是( ) A.创新构思的形成 B.开发过程控制 C.创新阶段整合 D.制定正确的技术创新计划 答案:[D] 318、[单选]创新过程始于( )的产生。 A.市场需求 B.创新构思 C.信息源 D.信息分析 答案:[B] 319、[单选]对于新产品开发来说,在产品的商业化阶段,重点是( ) A.构思的评价和扩展 B.产品试制 C.实验室技术向制造部门的转移和产品的市场测试 D.实现商业规模生产和市场营销 答案:[D]
320、[单选]技术推动的技术创新过程规模认为,技术创新的主要来源是( )。 A.工
- 20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经济师考试中级工商管理700题(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