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GEDF4CABGEDF4C
【分析】 这道题似乎缺少大正方形的边长这个条件,实际上本题的结果与大正方形的边长没关系.连接AD(见右上图),可以看
出,三角形ABD与三角形ACD的底都等于小正方形的边长,高都等于大正方形的边长,所以面积相等.因为三角形AGD是三角形ABD与三角形ACD的公共部分,所以去掉这个公共部分,根据差不变性质,剩下的两个部分,即三角形ABG与三角形GCD面积仍然相等.根据等量代换,求三角形ABC的面积等于求三角形BCD的面积,等于4?4?2?8.
[拓展](小学数学夏令营五年级组试题)如图,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DEFG都是正方形,已知三角形AFH的面积为6平方厘米,
求三角形CDH的面积.
AFHGB
[分析] 通常求三角形的面积,都是先求它的底和高.题目中没有一条线段的长度是已知的,所以我们只能通过创造等积的方法来
求.
直接找三角形HDC与三角形AFH的关系还很难,而且也没有利用“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DEFG是正方形”这一条件.我
们不妨将它们都补上梯形DEFH这一块.寻找新得到大三角形CEF和大直角梯形DEFA之间的关系.经过验算,可以知道它们的面积是相等的.从而得到三角形HDC与三角形AFH面积相等,也是6平方厘米.
【例 9】 如右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直线CF交AB于E,交DA延长线于F,若S?ADE?1,求?BEF 的面积.
EDCCEDABCEFDAB [分析] 本题主要是让学生并会运用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或夹在一组平行线之间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和等量代换的思
想.连接AC.
∵AB∥CD,∴S?ADE?S?ACE. 同理AD∥BC,∴S?ACF?S?ABF. BA又S?ACF?S?ACE?S?AEF,S?ABF?S?BEF?S?AEF,∴ S?ACE?S?BEF,即
S?BEF?S?ADE?1.
F
【例10】 (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决赛试题)右图中,ABCD是7?4的长方形,
10?2的长方形,求三角形BCO与三角形EFO的面积之差.
【分析】 直接求出三角形BCO与三角形EFO的面积之差,不太容易做到.如
性质,将所求面积之差转化为另外两个图形的面积之差,而这两个差容易求出,那么问题就解决了. 法1:连结BE(见右图).三角形BCO与三角形EFO都加上三角形化为求三角形BEC与三角形BEF的面积之差. 所求为4?(10?7)?2?2?(10?7)?2?3.
法2:连结CF(见右图).三角形BCO与三角形EFO都加上三角形化为求三角形BCF与三角形ECF的面积之差. 所求为4?(10?7)?2?2?(10?7)?2?3.
法3:延长BC交GF于H(见右图).三角形BCO与三角形EFO都来的问题转化为求三角形BHF与矩形CEFH的面积之差. 所求为(4?2)?(10?7)?2?2?(10?7)?3.
法4:延长AB,FE交于H(见右图).三角形BCO与三角形EFO原来的问题转化为求矩形BHEC与直角三角形BHF的面积之4?(?10?7?)(?.4 ???
【例11】 如右图所示,在长方形内画出一些直线,已知边上有三块面积分
49.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DGADGADGADGCOBEFDEFG是
COBEFBEO果利用差不变图形的面积之,则原来的问题转
CBCOEFCFO,则原来的问题转
加上梯形COFH,则原
OEFADGBHCOHEF都加上梯形BHEO,则差.所求为
别是13,35,
A4935DEB13
【分析】 三角形ABC的面积?三角形CDE的面积?(13?35?49)?长方形面积?阴影部分面积;又因为三角形ABC的面积?三角形
CDEC的面积?12长方形面积,所以可得:
阴影部分面积?13?35?49?97.
1. 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Y是BD的中点,Z是DY的中点,如果AB?24厘米,BC?8厘米,求三角形ZCY的面积.
DZAYCB
1212?12?DB【分析】 ∵Y是BD的中点,Z是DY的中点,∴ZY?又∵ABCD是长方形,∴S?ZCY?
14S?DCB?14?,S?ZCY?14S?DCB,
S?ABCD?24 (平方厘米).
2. 如图,三角形ABC中,AB是AD的5倍,AC是AE的3倍,如果三角形ADE的面积等于1,那么三角形ABC的面积是
多少?
ADB【分析】 连接BE.∵AE?又∵AD?
15ABAEC13ECDB ∴S?ABE?15S?ABE?1EC31S?ABC. S?ABC
∴S?ADE?15,∴S?ABC?15S?ADE?15.
3. 两个正方形组成右图所示的组合图形.已知组合图形的周长是52厘米,DG?4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ADGFE
【分析】 组合图形的周长并不等于两个正方形的周长之和,因为CG部分重合了.用组合图形的周长减去DG,就得到大、小正方
形边长之和的三倍,所以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之和等于(52?4)?3?16(厘米).又由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之差是4厘米,可求出大正方形边长?(16?4)?2?10(厘米),小正方形边长?(16?4)?2?6(厘米).阴影部分面积
?S?BDG?S?BFG?4?10?2?6?6?2?38(平方厘米).
BC
4. 在右图中,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BC长10厘米,直角三角形ECB的直角边EC长8厘米.已知阴影部分的总面积比三角
形EFG的面积大10平方厘米,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
EAFGD
[分析] 因为阴影部分比三角形EFG的面积大10平方厘米,都加上梯形FGCB后,根据差不变性质,所得的两个新图形的面积差
不变,即平行四边行ABCD比直角三角形ECB的面积大10平方厘米,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10?8?2?10?50平方厘米.
5. 右图中,CA?AB?4厘米,三角形ABE比三角形CDE的面积大2平方厘米,求CD的长.
BC
DCEAB
【分析】 连结CB.三角形DCB的面积为4?4?2?2?6平方厘米,CD?6?2?4?3厘米.
直线型面积计算(2)
在小学的学习中几何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每一个几何图形都非常美妙,几何图形的美妙不仅来源于它的外形,更重要的是在几何模型上出现的那些美妙的规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几个美妙的几何模型:
模型一:任意四边形中的比例关系(“蝴蝶定理”):
DAS2BS1OS3C
①S1:S2?S4:S3或者S1?S3?S2?S4 ②AO:OC??S1?S2?:?S4?S3?
蝴蝶定理为我们提供了解决不规则四边形的面积问题的一个途径.通过构造模型,一方面可以使不规则四边形的面积关系与四边形内的三角形相联系;另一方面,也可以得到与面积对应的对角线的比例关系.
模型二:梯形中比例关系(“梯形蝴蝶定理”):
aADS1S2S4OS4S3BbC
①S1:S3?a2:b2
②S1:S3:S2:S4?a2:b2:ab:ab; ③S的对应份数为?a?b?.
梯形蝴蝶定理给我们提供了解决梯形面积与上、下底之间关系互相转换的渠道,通过构造模型,直接应用结论,往往在题目中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模型三:相似三角形性质:
2AEAFDDB①
ADAB?AEACFG?DEBC?ECAFAG
BGC
;
②S△ADE:S△ABC?AF2:AG2.
所谓的相似三角形,就是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只要其形状不改变,不论大小怎样改变它们都相似),与相似三角形相关
的常用的性质及定理如下:
⑴相似三角形的一切对应线段的长度成比例,并且这个比例等于它们的相似比; ⑵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它们相似比的平方;
⑶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长等于它所对应的底边长的一半.
相似三角形模型,给我们提供了三角形之间的边与面积关系相互转化的工具. 在小学奥数里,出现最多的情况是因为两条平行线而出现的相似三角形
【例 9】 如图,四边形被两条对角线分成4个三角形,其中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已知,求:⑴三角形BGC的面积;⑵AG:GC??
A2B1G3DC 【分析】 ⑴根据蝴蝶定理,S?BGC?1?2?3,那么S?BGC?6;
⑵根据蝴蝶定理,AG:GC??1?2?:?3?6??1:3.
【例 10】 (2006年南京智力数学冬令营)如下图,梯形ABCD的AB∥CD,对角线AC,BD交于O,已知?AOB与?BOC的
面积分别为25 平方厘米与35平方厘米,那么梯形ABCD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A25OD35B 【分析】 根据梯形蝴蝶定理,S?AOB:S?BOC?a2:ab?25:35,可得a:b?5:,再根据梯形蝴蝶定理,
S?AOB:S?DOC?a:b?5:7?25:49,所以S?DOC?49(平方厘米).那么梯形ABCD的面积为25?35?35?49?144(平方
2222C厘米).
[铺垫]梯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已知梯形上底为2,且三角形ABO的面积等于三角形BOC面积的
形AOD与三角形BOC的面积之比.
23,求三角
ADO
BC
[分析] 根据梯形蝴蝶定理,S?AOB:S?BOC?ab:b2?2:3,可以求出a:b?2:3,
再根据梯形蝴蝶定理,S?AOD:S?BOC?a2:b2?22:32?4:9.
通过利用已有几何模型,我们轻松解决了这个问题,而没有像以前一样,为了某个条件的缺乏而千辛万苦进行构造假设,
所以,请同学们一定要牢记几何模型的结论.
【例 11】
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如图所示).如果三角形ABD的面积等于三角形BCD的面积的,DO?3,那么CO的长度是DO的长度的_________倍.
13,且
AO?2AOBDAHOCBDG
ABCD【分析】 在本题中,四边形为任意四边形,对于这种“不良四边形”,无外乎两种处理方法:⑴利用已知条件,向已有模型 C
靠拢,从而快速解决;⑵通过画辅助线来改造不良四边形.看到题目中给出条件S?ABD:S?BCD?1:3,这可以向模型一蝴蝶定理靠拢,于是得出一种解法.又观察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是面积的关系,转化为边的关系,可以得到第二种解法,但是第二种解法需要一个中介来改造这个“不良四边形”,于是可以作AH垂直BD于H,CG垂直BD于G,面积比转化为高之比.再应用结论:三角形高相同,则面积之比等于底边之比,得出结果.请老师注意比较两种解法,使学生体会到蝴蝶定理的优势,从而主观上愿意掌握并使用蝴蝶定理解决问题. 解法一:∵AO:OC?S?ABD:S?BDC?1:3, ∴OC?2?3?6,
∴OC:OD?6:3?2:1.
解法二:作AH?BD于H,CG?BD于G. ∵S?ABD?∴AH?1313S?BCD,
CG13, ,
∴S?AOD?1S?DOC∴AO?CO,
3∴OC?2?3?6,
∴OC:OD?6:3?2:1.
【例 12】
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中,BE?2EC,DF?2FC.求四边形ABGD的面积.
ABABGDFECDGFEC 【分析】 题目要求四边形ABGD的面积,可以发现这个四边形是个“不良四边形”,需要对它进行改造.通常在一个四边形中画辅
助线,会想到画对角线,又注意到E、F都是三等分点,如果连接EF,因为EF∥BD,则可以构造一个梯形,从而应用梯形蝴蝶定理快速求解.
因为BE?2EC,DF?2FC,所以BD:EF?3:1.
根据梯形蝴蝶定理可以知道,等腰梯形BDFE四部分面积比为1:3:3:9; 而等腰梯形BDFE的面积为:?1?1?2112?13?13?49,
所以S?BDG?SBDFE?91?3?3?912?14,
14?34得SABGD?S?ADB?S?BDG?
【例 13】
?1?1?.
如图,正方形ABCD面积为1,M是AD边上的中点.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BCGADM
12【分析】 因为M是AD边上的中点,所以AM?2,可得S梯形AMCB?234,
由于AM:BC?1:2,根据梯形蝴蝶定理可以知道
S?AMG:S?ABG:S?MCG:S?BCG?1(:1?2)(:1?2):2?1:2:2:4,
2?24344913所以阴影部分面积占梯形面积的
【例 14】
如图,在长方形
1?2?2?49ABCD中,AB?6,AD?2?,所以S阴影???.
,AE?EF?FB,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小学奥数图形的面积(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