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学》教案与讲稿
园艺学院 赵妮
绪论 1学时
教 案
一、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对主要研究对象――花卉有一个基本了解,知道花卉业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及国内外的发展动态。
二、主要讲解内容
第一节 花卉学的定义及其范畴
第二节 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 我国花卉业的概况 第四节 国外花卉生产概况
三、讲授重点
我国花卉种质资源的应用及国内外花卉业的发展。
四、教学难点
学生对现代花卉业的简单了解,使得学生对我国丰富的种质资源理解甚少,实际教学中要树立学生对我国花卉资源的认知。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老师实际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互结合。
六、参考书
1. 花卉学,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花卉教研组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2. 花卉学,包满珠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陈金水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讲 稿
我国花卉栽培历史及文化源远流长,在人类历史发展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世人称为―世界园林之母‖,足以说明我国的观赏植物资源在世界园林及庭院建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传统花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现代花卉业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培育新品种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第一节 花卉学的定义及其范畴
一、花卉学(狭义):研究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的科学。如菊花、香石竹、郁金香等花卉。
二、花卉学(广义):除了研究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之外,还包括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花灌木、开花乔木、盆景以及花卉应用等的一门综合学科。如草坪、梅花、月季等花卉。
第二节 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花卉是城乡园林绿化的重要材料
二、花卉是人类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三、花卉生产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 1. 香料 2. 药用 3. 食用 4. 工业原料
第三节 我国花卉业的概况
一、我国花卉栽培历史:
1. 春秋战国时期:《诗经》、《楚辞》。
2. 秦汉时期:阿房宫、上林苑,汉代出现设施栽 培。
3. 宋朝:花卉栽培得到极大发展,分类著作大大增加,如陈景沂的《全芳备祖》等著作。
4. 明清时期:花卉著作更加丰富,代表的如陈淏子的《花镜》、马大魁的《群芳列传》等著作。
二、我国丰富的花卉资源及其对世界的贡献:
植 物 属 名
翠菊属(Callistephus) 铃兰属(Convallaria) 桔梗属(Platycodon) 沿阶草属(Ophiopogon) 杜鹃花属(Rhododendron) 菊属(Dendranthema) 报春花属(Primula) 石蒜属(Lycoris) 兰属(Cymbidium) 翠雀属(Delphinium) 莲属(Nelumbo)
世界产种数 1 1 1 35 800 50 500 6 40 190 2
中国产种数 1 1 1 33 600 35 390 4 25 111 1
比例(%) 100 100 100 94.0 75.0 70.0 70.0 66.6 62.5 58.4 50.0
三、我国花卉事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1. 我国花卉事业在组织上的发展 2. 我国花卉产业的生产及其销售情况 3. 我国花卉产业的发展趋势
4. 我国的花卉生产布局逐步区域化 5. 我国花卉产品结构向多元化、多样化发展 6. 我国花卉科研水平的提高
7. 我国花卉产业的流通网络的逐步形成 8. 我国花卉生产、经营逐步趋向多元化
第四节 国外花卉生产概况
一、花卉生产种类:
花卉生产种类由鲜切花扩展到其它领域,品种不断增加。
现代花卉生产种类主要包含:鲜切花、切叶、盆栽植物、种子、球根、种苗。 二、世界花卉生产特点: 1. 花卉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 2. 花卉生产的现代化 3. 花卉产品的优质化
4. 花卉生产、经营、销售的一体化 5. 花卉产品的周年供应 三、世界花卉生产发展的趋势: 1. 切花市场需求的逐年增加
2. 花卉种植面积扩大,种植基地转移 3. 观叶植物栽培及生产发展迅速 4. 野生花卉的引种、驯化与应用 5. 研究培育开发新品种
总论
第一章 花卉种质资源及其分布(1学时)
教 案
一、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对我国花卉种质资源有一个基本了解,掌握花卉的一般分类方法。
二、主要讲解内容
第一节 花卉的地理起源
第二节 世界气候类型及其代表花卉 第三节 花卉的分类
三、讲授重点
我国花卉种质资源及其分类。
四、教学难点
学生对花卉分类概念模糊,实际教学中要树立正确的分类方法。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老师实际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互结合。
六、参考书
1. 花卉学,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花卉教研组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2. 花卉学,包满珠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陈金水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讲 稿
第一节 花卉的地理起源
地球上已经发现的植物约有35~50万种,其中有近1/6具有观赏价值。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逐渐将野生花卉资源进行园艺化,形成当今的观赏花卉。但由于地理的隔阂,如海拔高度、年平均气温、降雨量等因素的差异,从而形成野生花卉的不同地理分布。根据植物起源地的不同,我们将植物分为:
1. 初生起源中心:是历史形成的初生植物群集地,是野生种和变种的自然分布中心。其间植物遗传类型多样,植物分布集中,具有地区特有的性状。
2. 次生起源中心:植物被引入新的地理条件下发生突变或杂交后产生的类型或品种的地区。
第二节 世界气候类型及其代表花卉
一、中国气候型(大陆东岸气候型):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花卉学教案及讲稿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