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 探究 合作 展示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 学 试 题
组题人:刘国明 审题人:孙德武 2016.1.11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He-4 Li-7 C-12 N-14 O-16 Mg-24 Al-27 P-31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Br-80 Ag-108 Pb-207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个选项符合题意。) ..1..1. 某校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合理的是( ) ...
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层水垢 B.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 C.用食用碱(Na2CO3)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2.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
A. 环己烷 B. 甲苯 C.丙烷 D. 氯乙烯
3. 分子式为C2H4O2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在下列—种表征仪器中显示的信号(或数据)完全相同,则该仪器是( )
A.质谱仪 B.红外光谱仪 C.元素分析仪 D.核磁共振仪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植物油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石油裂化、煤的干馏、铝热反应都属于化学变化 C.蛋白质、纤维素、油脂、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乙烯常用作水果催熟剂,乙酸常用作调味剂,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 5.分子式为C5H10的烯烃共有(要考虑顺反异构体)( ) ........
A.5种 B.6种 C.7种 D.8种 6.下面哪个图是以乙酸、浓硫酸和乙醇为原料合成乙酸乙酯的最佳装置( )
7.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醇和乙醚互为同分异构体
B.干馏煤可以得到甲烷、苯和氨等重要化工原料
C.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和皂化反应互为逆反应
D.在酸性条件下,蔗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C12H22O11?H2O?2C6H12O6(葡萄糖) 8.将蔗糖水解,并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其水解产物的实验中,要进行的主要操作是( )
①加热 ②滴入稀硫酸 ③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④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碱性
A.①→②→③→④→① B.②→①→④→③→① C.②→④→①→③→① D.③→④→①→②→① 9.下列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组峰的是( )
A.2,2,3,3一四甲基丁烷 B.2,3,4一三甲基戊烷 C.2,5一二甲基己烷 D.3,4一二甲基己烷
10. “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在用CH3C≡CH合成CH2=C(CH3)COOCH3的过程中,欲使原子利用率达到最高,还需要其它的反应物有( )
A.CO和CH3OH B.CO2和H2O C.H2和CO2 D.CH3OH和H2
11.下图表示的是难溶氢氧化物在不同pH下的溶解度(S/mol·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
A.pH=3时溶液中铁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Fe
B.若Ni(NO3)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o杂质,可通过调节溶液pH的方法来除去 C.若分离溶液中的Fe和Cu,可调节溶液的pH在4左右 D.若在含有Cu和Ni的溶液中加入烧碱,Ni(OH)2优先沉淀
2+
2+3+
2+
2+
3+
12.有机物X、Y分子式不同,它们只含C、H、O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若将X、Y不论何种比例混合,只要其物质的量之和不变,完全燃烧时耗氧气量和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也不变。X、Y可能是( )
A.C2H4、C2H6O B.C2H2、C6H6 C.CH2O、C3H6O2 D.CH4、C2H4O2 13.实验测得常温下0.1mol/L某一元酸(HA)溶液的pH值等于1,0.1mol/L某一元碱(BOH)溶液里c(H)/c(OH)=10
+
-
-12
。将此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呈的各离子的浓度由大
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
A.c(B)>c(A)>c(OH)>c(H) B.c(A)>c(B)>c(H)>c(OH) C.c(B)=c(A)>c(H)=c(OH) D.c(B)>c(A)>c(H)>c(OH) 14.常温下,在20 mL 0.1mol/L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 盐酸40 mL,溶液的pH
逐渐降低,此时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微粒物质的量浓度的百分含量(纵轴)也发生变化(CO2因逸出未画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1 mol/L Na2CO3溶液中
+
-
+
-
+
-
+
-
+
-
-
+
-
+
+
-
c(Na+)+c(H+)=2c(CO32-)+c(HCO3-)+c(OH-)
B.在A点:c(Na)> c(CO3)> c(HCO3)>c(OH)>c(H) C.常温下CO2饱和溶液的pH约为5.6
D.当加入20 mL盐酸时,混合溶液的pH约为8
15. 某有机物A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
2-
-
-
+
A.由红外光谱可知,该有机物中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化学键 B.若A的化学式为C2H6O,则其结构简式为CH3—O—CH3 C.仅由其核磁共振氢谱图无法得知其分子中的氢原子总数 D.由核磁共振氢谱图可知,该有机物分子中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
16.1,2,3-三苯基环丙烷的三个苯基可以分布在环丙烷环平面的上下,因此有如下两个异构体
据此,可判断1,2,3,4,5-五氯环戊烷(假定五个碳原子也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 )
A.4 B.5
C.6
D.7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52分) 17.(10分) 下图为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装置。
已知下列数据:
物质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 浓H2SO4 熔点/℃ -114 16.6 -83.6 沸点/℃ 78 117.9 77.5 338 密度/g·cm 0.789 1.05 0.900 1.84 -3(1) 写出试管a中主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导管要插在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以上,原因是: 。 (3)试管b中饱和Na2CO3的作用: 。 (4)开始用小火加热试管a中的混合液,其原因是__ 。 (5)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也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 (填序号)。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6)若120 g乙酸和184 g乙醇反应生成106 g 乙酸乙酯,则该反应的产率为________。 18.(8分)E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发展的标志,F为高分子化合物,能进行如图所示的反应。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高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