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存在状态;可能性
27、购买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 A ),购买的防护用品须经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 )。
A.安全鉴定证;验收 B.安全鉴定证;管理 C.质量鉴定证;管理 D.质量鉴定证;验收
28、下述中哪一项不是从业人员的权利? ( B )
A.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B.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C.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后享受工伤社会保险 D.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停止作业 29、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有:( B )
①新工人入厂的第一天,厂长在大会上承诺为他们办理工伤社会保险,并说明:这是工厂的义务,不需要写在任何文件中; ②劳动合同中专款写明:“对于不是因工人个人责任造成的工伤,本厂将为工人办理工伤社会保险”;
③劳动合同中专款写明:“对于因厂方责任造成的工伤,本厂将承担民事赔偿”; ④工厂规定:工人应以抵押金的形式缴纳工伤社会保险费;
⑤工厂规定:工人可以选择:在发生工伤事故时,由工厂为他们办理工伤社会保险,或者由工厂为他们承担民事赔偿。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30、《安全生产法》第十条中所说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是属于一下哪种标准?( B ) A.一般标准 B.强制性标准 C.通用标准 D.推荐性标准
31、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C )。 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人生产
C.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D.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 D )。 A.标志 B.警示标志 C.报警装置
D.安全警示标志
33、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 B )制度。
A.改进
B.淘汰 C.保留
D.限范围使用 34、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 D ),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A.协议
B.安全协议 C.责任协议
D.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35、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 C ),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 A.工资合同 B.合同 C.劳动合同 D.保险合同 36、( B )有权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进行监督,提出意见。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工会 C.劳工组织 D.工人代表
37、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 C )。 A.场所 B.设施 C.单元 D.仓库
38、从安全生产角度,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 D )。
A.原因 B.环境 C.条件
D.根源或状态
39、“安全”就是( D )。
A.不发生事故 B.不发生伤亡事故
C.不存在发生事故的危险
D.所存在的发生事故的危险程度是可以承受的
40、安全规章制度日常管理的重点是( D ),确保得到贯彻落实。
A.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学习培训
B.对相关人员进行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 C.检查安全规章制度的宣传情况 D.在执行过程中的动态检查
41、( A )是生产经营单位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是生产经营单位行政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A.安全生产责任制 B.安全生产领导负责制 C.岗位职责 D.安全工作准则
42、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以法律作为人们的行动准则,其中心环节是( B )。
A.有法可依,人人守法 B.有法必依,依法办事
C.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D.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3、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 C )的单位或者个人。
A.生产能力 B.相应规模
C.安全生产条件或相应资质 D.安全生产管理能力
44、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 C)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2年
45、建筑工程实行总承包的,由( C )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
A.监理单位 B.分包单位 C.总承包单位 D.建设单位
46、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C )为工伤。
A.认定 B.确定 C.视同 D.认可 47、依据《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配备劳动防护用品,( C )
A.可以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应当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 B.可以以货币但不得以其他物品替代应当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 C.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应当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 D.不得以货币但可以以其他物品替代应当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
48、特种设备是指由国家认定的,因设备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事故,并且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人身伤亡及重大经济损失的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属于特种设备的有电梯、锅炉、压力容器、( C )等。
A.刨床 B.挖掘机
C.起重机械 D.齿轮加工机
49、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是经( B )进入。
A.消化道 B.呼吸道 C.皮肤 D.以上都是
50、安全带主要应用于( A )。
A.高处作业 B.悬挂作业 C.吊物作业 D.临边作业
51、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 A )内,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A. 30日 B.2个月 C.3个月 D.半年
52、安全帽上的“D”标记表示安全帽具有( B )的性能。
A.耐燃烧 B.绝缘
C.侧向刚性大 D.纵向刚性大
53、高度在( D )米以上的较大脚手架,必须有设计方案。
A.5.0 B.10 C.15 D.20
54、 目前,我国职业病患者中,患病人数最多的职业病是( A )。
A.尘肺
B.化学因素所致职业中毒 C.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D.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55、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应急救援具有不确定性和( B )及后果、影响易猝变等特点。 A.复杂性、酶期性 B.突发性、复杂性 C.突发性、憋体性 D.长期性、整体性 56、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是加强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的重要措施,它主要包括从业人员职业史、健康史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职业病诊疗结果等有关职业健康的材料和( A )。
A.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B.传染病史和传染病接触史 C.遗传病和家族病史 D.心脑血管病症 57、某从业人员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掌握了岗位操作规程,但因未遵守操作规程而造成事故,则该行为人应负(A )责任。 A.直接 B.问接 C.次要 D.重要
58、生产经营单位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主要目的是( B ) .
A.保证责任制落实 B.保证资金的有效投人
C.保证技术措施的科学性 D.保证计划的可靠性
59、某火灾事故造成一次死亡5人。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 (GB6721-1986)进行计算,该起事故的总损失工作日数是( B )工作日。 A.15000 B.30000 C.50000 D.45000
60、某建筑工人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后,仍然未戴安全帽就进入现场作业施工。从事故隐患的角度来说,这种情况属于( A )。 A.人的不安全行为 B.物的不安全状态 C.管理上的缺陷 D.环境的缺陷
61、我国安全生产方针中的“预防为主”,是指按照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千方百计地防止事故的发生。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预防为主”的是( D )。 A.追究事故责任,加大事故处罚力度 B.筹备应急资源,提高救援能力 C.提高事故的经济赔偿金额 D.建设项目“三同时”
62、用人单位应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从业人员调离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 D )。 A.原件
B.职业病津贴证明 C.职业病诊断证明 D.复印件
63、利用安全检查表对生产系统进行评价时,检查表应将系统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 D )全部列出。
A.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概率 B.物的不安全状态的频率 C.管理缺陷的次数 D.不安全因素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安全知识考试题库(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