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电缆故障的产生及测试方法分析(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0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电压高低和放电间隔时间。测量时从0调节T,当电压增加到某一值时,球间隙G击穿,使电容对电缆芯线放电。当电压信号幅值大于故障点临界击穿电压,则高压信号沿电缆行进到故障点一定的时间后,故障点电离,击穿放电。闪测仪将记录到相应的波形,则故障点到测量端的距离可由此计算出,△t表示相邻两个同极性脉冲(第一个脉冲除外,因为故障点击穿有延时)的时间差。 2.1.5 直流高压闪络测试法

测试原理:在直流高压的作用下,使高阻故障点发生闪络放电,形成瞬间短路电弧,从而产生来回反射波。故障点到测试端的距离为L=vT/2(v--电波在电缆中的传波速度)。测试线路如图2.1所示。

首先对电缆C相进行测试:①按图2.1接线,并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缓慢升压,当电压升至约8kV时,听到有规律的\嗒、嗒、嗒\的放电声,毫安表指针有规律地摆动。②降压、断电、放电。③打开主机,选择电缆绝缘介质种类:交联电缆(波速v=172m/μs),调节脉冲波在显示屏中的位置,使脉冲波形基线距荧屏下端约1cm,调节脉冲幅度约为3cm。按\工作选择\键使仪器处于\闪络-1\工作状态(\闪络-1\工作状态用于测量10~10000m以内的闪络故障)。按\采样/保持\键,使仪器进入\正在采样\状态。④调压器升压,故障点再次放电,出现图2.2典型的直闪波形,t1为故障点闪络放电后形成的一次反射波,t2为二次反射波,t3为三次反射波,依次循环。则故障点的距离L=v(t2-t1)/2=v(t3-t2)/2=v(t4-t3)/2=?。按\采样/保持\键,使仪器处于\保持状态\,降压、断开调压器电源、放电。⑤通过波形处理,游标定位,游标移动,打印、显示的故障点的距离为距测试端282m处。

图2.1

VT--调压器,0~250V,容量3kVA

PT--高压变压器,50000V/200V,容量>1.5kVA D--整流硅堆,反向耐压>200kV,工作电流>50mA

C--隔直流电容,容量>0.1μF,并根据电缆所加直流高压, 最大可为电容标称耐压值的4倍,来选择电容的连接数目

R1、R2--组成分压器

- 9 -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图2.2

2.1.6 冲击高压闪络测试法

冲击高压闪络测试法适用于测试故障点泄漏电流较大、直流高压不易使故障点放电的闪络故障和大于l OO欧的短路(接地)故障。与直闪法的区别在于,冲闪法的接线中,在高压试验设备和电缆之间串接了一对球间隙,直流高压先对电容器充电,当加在电缆上的直流高压幅值大于故障点临界击穿电压时,球间隙击穿,电容器对电缆故障点放电并产生放电脉冲波。这一放电脉冲波在测试端和故障点之间往返,仪器记录到脉冲波形,并根据时间间隔计算出故障点距离。

2.2 低压电力电缆故障检测装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2.1 在测距原理上存在的问题

压电力电缆的绝缘水平低,会使得低压电力电缆无法承受故障测试时所加的高电压。若在低压电力电缆上用高压电桥法、脉冲直流法、冲击法来进行故障测距,都可能使电缆出现二次击穿,产生新的故障。因此,低压电力电缆常用测距方法是低压脉冲反射法与电桥法。

低压脉冲法简单、直观,但这种方法有以下不足:

(1)当故障电阻高时,脉冲反射系数幅值小于5%,故障点反射脉冲较难识别,因此低压脉冲法不适用于故障电阻高的电缆高阻故障测距;

(2)电力电缆线路较短,使用低压脉冲进行故障测距时,脉冲的发射波与反射波之间的时间差非常小,不易分辨;

(3)低压脉冲反射法的使用必须具有脉冲发射装置与接受装置,整个测距装置的成本高。

2.2.2 在故障精确定点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目前,常用的电缆精确定点的方法是声测法和音频感应法。声测法主要用于高阻故障的故障点精确定位。在实际应用中,声测法常因受到电缆

故障点环境因素的干扰,如振动噪声大,电缆埋设过深等,造成定点困难。

电阻小于10Ω的低阻电缆故障,传统的定点方法是音频感应法。音频感应法频率较低(1KHz),音频信号的发生器功率较大;音频感应法是通

- 10 -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过人的耳朵对声音信号强弱的分辨来判断故障点的位置,操作人员的经验要求较高。

2.2.3 故障测距主要方法——电桥法基本原理及存在的不足

电桥法被当作电力电缆故障测距的主要方法,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缆芯导体构成电桥的回路长度成正比的原理(见图2.3)。电桥平衡时: R'X=(2L-X)R 则:X=2LR/(R+R') (m)

图2.3 电桥法测试电缆故障的原理接线图

电桥法操作简单、精度高,而且装置成本低,但作为电缆的测距方法,它还存在以下不足:

(1)在故障电阻很高的情况下,由于电桥里的电流很小,一般灵敏度的仪表很难探测到这么小的电流。这时,为了得到在测距时所需的电流(10~15mA),传统的方法是使用高压电桥法,或烧穿故障点,使接地电阻变小后,再使用低压电桥法。低压电力电缆的电压绝缘水平不高,如果为提高电桥的灵敏度而升高电压,有可能造成在定位时电缆的二次击穿,形成新的故障;而在故障点上施加高压,让适当的电流流过并烧穿故障点形成炭化物,使故障电阻值下降的方法,由于其费时费力,效果又不太理想而逐渐被淘汰。

因此,从上面的分析可知,电桥法不适用于电缆高阻故障的测距。 (2)当低压电力电缆发生三相短路、三相短路接地和断线故障时,从图2.3可以看出,由于无法构成测量回路,电桥不能进行电缆的故障测距。

- 11 -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第3章 电力电缆故障测距方法-电桥法 3.1 测试低压电力电缆的新方法-直流比值法 3.1.1 基本原理

为了克服电桥法的缺点,我们在电桥平衡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故障测距方法——直流比值法。其原理如图3.1所示。

如图所示,当电缆发生短路故障时,若使Rm>>Rf,则IG≈0。这时UA0=UD0,而UA0=U2+U3。设电缆的直流电阻参数为r0,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可得:

UA0=UD0= Uf+Xr0I+U3 U1=Xr0I+ Uf+Xr0I

图3.1直流比值法测距原理图

在测试端测得电压值U1、U2、U3,并调节电阻R,使得

U1=U2+U3=UA0

则 U1-UA0 = Xr0I -U3=0 由于 U3=RI

所以 Xr0I-RI=0

X= (2-1)

式(2-1)即为直流比值法计算故障距离的一般公式。这种方法的新颖之处在于——用U3(IR)来补偿测试点到故障点之间的电压。直流比值法与电桥法相比的优越性在于:

a解决了低压电力电缆故障检测中高阻故障的测距问题;b解决了三相短路、三相短路接地及断线故障的测距问题;c不需要检流,检测微弱电流难以用数字的方法实现,而使用电压量进行比较;d仪器易于实现数据化,只需要一只可调电阻。

3.1.2 单相接地短路

(1)单相接地短路接线原理如图3.2

- 12 -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图3.2 单相接地测距原理接线图

3.1.3 相间短路

两相之间短路的测距接线如图3.3所示。三相短路、接线的原理如图3.3。

图3.3 三相接地测距原理接线图

3.1.4 两相短路接地

两相短路接地测距原理接线如图3.4所示。

图3.4两相短路接地测距原理接线图

- 13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电缆故障的产生及测试方法分析(4)在线全文阅读。

电缆故障的产生及测试方法分析(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0137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