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归纳 第一册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6)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0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3、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动句) 4、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介宾短语后置)

5、而耻学于师(介宾短语后置) 七、难句翻译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老师,就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所以无论高贵还是低贱,不分年纪大还是年龄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不知道文章的停顿,有的人就去求师学习,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人却不求师学习,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明啊。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所以弟子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贤能,知道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象这样罢了。

《阿房宫赋》

一、一词多义 1、一:

①六王毕,四海一(数作动,统一)

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一)

③黄鹤一去不复返(副词,一旦)

④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副词,全,都)

⑤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形,专一)

⑥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形,一体) 2、爱: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④晋陶渊明独爱菊(喜欢) 3、取: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

③今入关,财物无所取(拿) ④留取丹心照汗青(助词,着) 4、族:

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名作动,灭族)

②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类,属)

③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

共74页 第26页

矣(名词,家族) 5、焉: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②或师焉,或否焉(代词,它) ③且焉置土石(哪里)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怎么)

⑤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代词,在那里) 6、而:

①骊山北构而西折(表并列) ②不敢言而敢怒(表转折,却) ③谁得而族灭也(表递进,并) 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表并列)

⑤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表递进,并且) 7、夫:

①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于拒秦(语气词,不译)

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句首语气词,表示议论,不译) ③予观夫巴陵胜状(代词,那) 二、词类活用

1、六王毕,四海一(一:数作动,统一)

2、辞楼下殿,辇来于秦(辇:名作动,坐辇车)

3、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朝、夜:名作状,

在早上,在夜晚)

4、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收藏、经营:动作名,搜集保存的金银珠宝)

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鼎、玉、金、珠:名作动,把??当作??)

6、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族:名作动,灭族)

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哀:形作动:感动悲哀;鉴:意动,以??为鉴)

8、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虹:名作动,出现彩虹)

三、古今异义的词

1、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宫室....建筑结构精巧;今义:各用心机,互相排斥) 2、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天气;今义:一个地区的气象) 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收藏:古义:搜集保存;今义:收集保藏。经营:古义:治理营造;今义:筹划、计划、组织。精英:古义:精华;今义:出类拔萃的人。) 四、句式

1、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介宾短语后置)

2、戍卒叫,函谷举(被动句) 3、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定语后置) 4、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介宾短语后置) 五、难句翻译 1、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

共74页 第27页

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译:秦国人没有空暇哀怜自己,后世人来哀怜它;后世人只是哀怜它却不以它为鉴,也让后世人又来哀怜后世人。 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译: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啊,并不是秦国;使秦灭族的是秦自己啊,并不是天下的百姓。

《六国论》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率: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

2、以: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 3、盖: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因为) 4、固:固不在战矣(当然) 5、举:举以予人(拿)

6、然则: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既然如此,那么??)

7、判: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确定,断定)

8、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本来) 9、得:此言得之(对) 10、迁:终继五国迁灭(改变) 11、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 12、既: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已经) 13、以、为、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用,作为,招致) 14、再:后秦击赵者再(两次) 15、洎、以:洎牧以谗诛(及,等到;

因为)

16、诚: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

17、向使: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如) 18、数、理: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天数,命运)

19、为、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被)

20、苟、从: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如果,跟随) 二、通假字

1、暴霜露(通“曝”) .

2、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 3、当与秦相较(通“倘”,如果) . 三、一词多义 1、非: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不是)

②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不对)

③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没)

④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不能) 2、或:

①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有人)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③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人)

共74页 第28页

④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或许) 3、得:

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得到)

②此得之(正确) ③诚不得已(办法) 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必须,应该) 4、相:

①当与秦相较(指对方) ②狼不敢前,眈眈相向(指对方)

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相国) 5、势:

①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气势)

②其势弱于秦(形势) ③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态势)

四、词类活用

1、事:以地事秦(名作动,侍奉) 2、义:义不赂秦(名作动,行正义) 3、事、礼: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作动,侍奉;礼遇)

4、日、月:日削月割(名作状,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5、却:李牧连却之(动词使动,使??退却)

五、古今异义的词

1、其实:①古义:他实际上。 ②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2、祖父:①古义:祖辈父辈。 ②今义:爷爷。 3、至于:①古义:以致,以至于。 ②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4、智力:①古义:智谋,力量。 ②今义:指人理解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5、可以:①古义:可以凭借。 ②今义:表示可能、能够或许可。

6、故事:①古义:旧事,前例。 ②今义:用来讲述的真实或虚构的事。 六、句式

1、举(之)以予人(省略句)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判断句)

3、赵尝五战于秦(介宾结构后置) 4、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句) 七、难句翻译

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译:六国彼此都灭亡,全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

2、不赂者以赂者丧。

译: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3、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共74页 第29页

译:送给他越多,侵犯他们就越厉害。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译:以致六国终于灭亡,从道理上说本来应该这样。

5、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译:等到燕太子丹用荆卿作为计策,才招致祸患。

6、洎牧以谗诛。

译: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 7、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译: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 8、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译:但被秦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 9、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译: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别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呀!

《游褒禅山记》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址、卒: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山脚;死后)

2、以、故: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因为;缘故)

3、以、乃、阳: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因为;是;山的南面)

4、盖、谬: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大概;错误)

5、者:而记游者甚众(??的人) 6、窈然:有穴窈然(深远幽暗的样子) 7、怠:有怠而欲出者(懈怠) 8、且:不出,火且尽(将要)

9、盖、十一:盖余所至,比好游者不能十一(大概;十分之一)

10、既、或、咎、其、极: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既:已经;或:有人;咎:责怪;其:自己;极:尽情享受)

11、得: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12、以: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能至也(因为)

13、以: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而) 14、然: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但是)

15、其:其孰能讥之乎(难道) 16、以、悲: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因此,由此;感叹)

17、胜道:何可胜道也哉(说得完,说得清楚) 二、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父:通“甫”,字) 三、一词多义 1、乃: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是)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却) ③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 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 2、道:

共74页 第30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归纳 第一册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6)在线全文阅读。

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知识归纳 第一册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9067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