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模式构建与创新研究-最新教育资料(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0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当然在衔接和贯通的实践过程中,仅仅由学校单独来解决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这时政府的顶层设计就显得相当重要。首先,政府应制定相应的制度,明确职业资格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其次,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督和管理,对不具备上岗就业条件就上岗的现象要进行有效制止和处理;最后,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及产业结构的特点,政府要组织职业院校、企业及科研机构来设计职业教育的布局及专业设置,形成中职、高职、本科融会贯通的通道。

江苏是一个教育大省,地方政府也很重视对科学的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并且从2012年开始就试点展开现代职教体系的贯通与衔接项目――中高职 “3+3”分段培养项目;高职与普通本科“3+2”分段培养项目;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项目;五年制高职与普通本科“5+2”分段培养项目等,现在正在试点高等职业院校与普通本科“4+0”联合培养项目。总之,要实现中高本人才培养的融会贯通,政府首当其冲,政府的政策是中高本实现贯通的前提和保障,否则完善而科学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也都是空谈。[3] 3学校因素

和普通院校相比,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的硬件和软件条件都比较薄弱,职业院校基本上都是由普通高中和中专改制而来的,这些改制的职业院校本身就有很多历史遗留问题。首先是职业院校的硬件条件欠缺。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学生的动手能力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但是要建设提供给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场所所需要的资金又比较多,这样就造成了职业院校的设施与设备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严重阻碍了中高本的有效贯通与衔接。其次是职业院校老师的“双师”能力不足。大多数职业院校的授课教师都属于偏理论型的教师,教师基本上都是毕业后直接进入职业院校从事教学工作的,缺乏企业一线的工作经历,实践动手能力较弱。现在很多高职院校所谓的“双师型”教师也仅仅是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并没有实实在在地在一线工作过,缺少行业企业工作的一线经验,在教学中不能灵活地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融合,缺乏现场教学的经验和能力,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也不高。再次就是教学资源缺乏。虽然我国高职院校占据了高等院校的一半天下,但令人们质疑的是目前教学资源的缺乏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优质化的教学资源是中高本贯通的核心要素和必要条件。这就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必须以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出发点,认识职业教育本身的基本规律,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系统地按阶段逐步推进教学资源的建设活动, 建立一大批优质的精品教学资源,满足中高本贯通模式下教学工作的需要。最后是人才的培养与市场脱节。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根本没有考虑市场的需求,只顾自己办学,企业和行业的参与度不高,校企融合的深度与广度都欠缺,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和社会的需求之间的差距较大。 四、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对策

1设定连贯的中高职培养目标

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就是不同层次职业院校培养目标的制定。从事职业教育的相关机构在制定中高本贯通项目的培养目标时,首先要考虑到社会行业对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其次还要考虑到中高本之间衔接和贯通的可行性及持续性。职业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作为学校这个办学主体,一方面要考虑到职业教育的社会行业需求,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升学愿望及个人未来发展设计。因此,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践中,要依据统一的标准来制定中高本的培?B目标,这个统一标准要兼顾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和个人学历上升的双重需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制定相对统一的中职、高职、本科专业目录,保证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循序渐进和有效衔接,让中高本贯通有据可依,学生在进入职业教育时就能够对自己的未来一目了然。

2加强中高本贯通的内涵建设

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运行过程中,中高本衔接模式其实就是一种学历的提升,和以前实施的专升本、专转本等形式在内涵方面基本上没有本质区别。尽管前期我国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在中高本衔接的实践中做出了很多工作,但是我国中高本衔接还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衔接,也就是简单的学历提升。我国在构建职业教育体系实践过程中,一方面在培养目标上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衔接,中职在制定培养目标时没有兼顾到高职的培养目

标、高职在制定培养目标时没有兼顾到本科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也没有实现真正的提升,高职院校重复着中职所学的内容、本科重复着高职所学的内容,并没有实现内涵式衔接与过渡。[4]

在中高本沟通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为实现贯通的内涵建设,首先应根据中高本的专业大类,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要兼顾中高本人才培养的层次性、渐进性;其次在课程体系的设计方面,中高本要根据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确定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体现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与浪费。最后,校企平台的搭建也要体现层次性,中高本学校应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选择合作企业及校企合作的模式,在选择合作企业时要统筹兼顾,体现中高本毕业生的职业需求。 3构建贯通的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

中高本职业院校所设置课程之间的相互承接是中高本衔接项目能否有效实施的核心和基础。课程衔接的内涵其实就是课程之间的相互分工、相互承接的一种有机结合的状态,课程设置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应确立一体化职业教育理念。在设计职业教育标准体系过程中,应把职教体系中的中高本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把职业标准贯穿于中高本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现在不同层次的职业院校在设计课程体系时都是各自为政,没有相互协调与统一,造成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不同层次,学生所学的内容基本

相同。其次,科学制定课程标准。通过课程标准来确定课程所应涵盖的内容,明确中职、高职、本科各自培养学生所适应的岗位群,根据岗位群的需求来设计课程内容,这样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就能得以区分。最后,体现课程评价的层次性。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要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在考核中要同时占比,同时要改革以往“一考定终生”的模式,采用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并给予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不同的占比,来综合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及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体现考核的科学性和实用性。[5] 4构建中高本衔接的通道

一直以来,我国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都是直接进入社会就业,只有很少数是选择继续学习,所以职业教育通常也被人们看做是“终极教育”。不是说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不想继续深造,而是职业教育缺乏一个上升的通道。在我国,职业教育通常被看成是与普通教育并进的另一条平行线,二者无法汇合,若能搭建中高本衔接贯通的“立交桥”,将会改变“终极教育”现象,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和接受度,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也会得到加强。但是构建中高本衔接贯通的“立交桥”,首先需要学生、家长的认可,其次还需要政府政策的顶层设计、学校积极调整专业、行业企业的支持与合作等。根据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职业教育体系通道通畅的关键是要建立完善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学分互认制度,即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时,在学校修满基

本学分,就可以毕业,这时他们既可以选择进入社会就业,也可以选择高一层次的院校继续深造,原有学分继续有效。我国也有学者提出“构建大立交”的设想,即特设专门的快车道: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一体化教育,学生进入中职以后,根据其自身愿望,可以完成高职直至本科及研究生教育,这项工作全面展开有一定的难度,政府可以在某些专业、某些院校进行试点与实验,取得效果后再进行推广与实施。

构建完善的职教体系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项工作的开展需要由政府、社会、学校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来完成,只有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我国的职业教育才能真正地服?沼诘胤骄?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的需要,我国的职业教育才能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模式构建与创新研究-最新教育资料(2)在线全文阅读。

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模式构建与创新研究-最新教育资料(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8878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