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模式构建与创新研究-最新教育资料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0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模式构建与创新研究

一、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简称决定)精神, 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等六部委组织编制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简称规划)。该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构建具有世界水平及中国特色兼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通中高本(中职、高职、本科)融会贯通的通道,促进中职、高职、本科及研究生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最终形成完善的具有科学性、可行性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项工作的实施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事业能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1]

我国目前所提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指为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以终身教育理念为基本宗旨,体现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及继续教育的协调发展,满足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不同需求,打通由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完成中高本之间的有机衔接,形成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及继续教育并存及融会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系统。

科学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主要依靠各级地方政府、各类职业院校及高等院校的共同努力,具有多元立交、有机衔接、适应需求的特点。多元立交,就是指实现中职→高职→本科→研

究生之间的相互贯通,构建职业教育人才的立体化培养;有机衔接,就是指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的形式及内涵要真正衔接,在培养目标、培养标准、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校企融合及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有机结合,切实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增强人才的核心竞争力;适应需求,就是指要适应产业的转型及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合理布局职业教育,实现职业教育的社会定位。 二、职业教育现状分析 1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华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其中儒家的传统思想对国人的影响尤为深入。即使在当前,大多数中国人的传统思想还是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而这里的读书基本上都是指普通教育,并不包含职业教育。重文凭、轻技术现象无处不在,老百姓从心里并不接受职业教育,认为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都是工作在生产一线的蓝领工人,社会地位不高,有了这种思想必然会影响他们的选择。职业院校只是家长和学生最后的无奈选择,职业教育并没有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只是认为读个职业学校总比在家里闲着强,甚至有的职业院校学生在职业院校学习一段时间后又退学补习,重新参加下一年度的高考,以上情况导致职业院校的入学率较低,同时在职业院校就读的学生大多也是在中考或高考时考试分数相对较低的学生。形成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偏低、招生排序靠后、学习氛围不浓等现象,导致社会对职业院校

的整体印象不好。

2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缺失

应用型本科的设置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应用型本科应该是我国未来职业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培养模式上,这些高校将弱化学科体系建设,强化专业建设,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是个“断头桥”,职业教育体系中只含有中职和高职两个层次,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学制比较短,无法进行学历学位的提升。目前我国也才开始准备开展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层次的实践,政策规划方面还没有涉及到专业硕士、专业博士等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当前我国中高职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机会较少,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就直接进入社会就业,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学生才有机会选择继续深造,未来的个人发展也会常常受到学历等方面的限制。当然设置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社会各方的努力和投入,而且职教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科学谋划、合理布局、有效转型才是这项工作的关键所在。 3中高本的衔接不到位

目前职业教育中,中高本的衔接并不到位,在当前的职业教育实施过程中,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在办学定位、专业布局、培养标准、课程体系、教材编制及使用等方面存在重复、脱节、不协调等现象。由于中职、高职、本科各自都是独立办学、各自为政,双方之间没有建立一个共享及协调机制,在培养层次、培养

目标等方面相互打架,课程内容几乎相同,同时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并没有体现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在不同层次职业院校学习的内容几乎相同,造成职业教育资源的重复浪费,同时也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及财力,根本没有体现职业教育育人的层次性、上升性。[2]

4职业教育的教育质量偏低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对我国的职业教育产生了极大的需求,我国的职业教育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为地方经济培养人才、提供服务的同时,职业教育本身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一所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是其赖以生存的关键所在,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来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存在经验不足、师资短缺等问题。我国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办学模式及培养目标基本一致,专业设置的雷同性比较普遍,都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也?]有结合本地经济和产业的特点;同时,大多数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欠缺,在办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办学模式和普通教育几乎没有差别,认为职业教育只是低于高等教育的一个层次;还有一些高职院校最初起步于中职教育,师资队伍力量薄弱,缺乏校企合作的平台,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加上办学条件较差、设备不足、教学模式陈旧等因素,都会导致职业院校人才的培养质量不高,核心竞争力不足,不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的需要。 三、现代职教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因素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行业企业、学校到社会民众,对职业教育都缺乏正确的认识。客观事实是社会及教育主管部门对待职业学校也不是十分公正,职业院校的招生顺序在普通院校之后,职业院校由于优质生源的缺乏而导致学习氛围比较差;同时职业学院师资的理论水平及研究能力和普通高校的教师相比差距较大,社会大众也都认为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水平远低于普通高校;企事业单位在招聘员工时普遍追求高学历,在员工录用之前的资格审查过程中一般也倾向于选择普通高校的毕业生,通常会将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拒之门外,导致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都偏低,职业院校的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职业院校也就成为考生和家长的最后选择。 2政府因素

中高本的衔接与沟通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引导,政府要充分发挥其“总规划师”的职能,但是目前在我国中高本衔接和沟通的实践中,政府并没有就政策扶持方面提出具体措施。例如,中高本在衔接过程中,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等方面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不同层次的职业院校在教材的开发和编制方面缺乏分类设计,不同层次的职业院校所选用的教材在内容及难度上基本雷同,根本没有体现学习的层次性和上升性,既浪费了时间和资源,也使得中高本的衔接和贯通毫无意义。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模式构建与创新研究-最新教育资料在线全文阅读。

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模式构建与创新研究-最新教育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8878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