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教案
A、课题:金属的工艺性能 B、课型:新课 C、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工艺性能的概念,包括的四方面的内容。
2、掌握铸造性能、锻造性能、焊接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的要领及主要指标。 D、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金属的工艺性能概念及包括的四方面内容是教学重点。 2、掌握铸造性能的流动性、收缩性、 折是教学的难点。 E、教学过程
第一节 金属的工艺性能
概念:工艺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对不同加工工艺方法的应能力。 一、铸造性能:
金属(材料)及合金在铸造工艺中获得优良铸件的能力称为铸造性能。
1、流动性:熔融金属的流动能力称为流动性。主要受金属化学成份和浇注温度等的影响。
2、收缩性:铸件在凝固和冷却过程中,其体积和尺寸减小的现象称为引缩性。
3、偏析倾向:金属凝固后,内部化学成分和组织的不均匀现象称为偏析。 二、锻造性能:
16
用锻压成形方法获得优良锻件的难易程度称为锻造性能。 铸铁不能锻压。 三、焊接性能:
大量接性能是旨金属材料对焊接加工的适应性。 四、切削加性能:
切削加工(性能)金属材料的难易程度称为切削加工性能。 F:小结
G:布置作业: P17 17
17
第十四教案
A:课题:金属的晶体结构 B:课型:新课 C: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晶体的檎及性能。 2、掌握晶体结构的概念。 3、熟练掌握金属晶体的类型。 D、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金属常见的晶格类型是教学重点。 2、晶体的性能、结构是教学难点。 E、教学教程:
第二章 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第一节 金属的晶体结构
一、晶体与非晶体
非晶体:在物质内部,凡原子呈无序堆积状况的,称为非晶体。 如:普通玻璃、松香、树脂等。
晶体:凡原子呈有序、有规则排列的物质,金属的固态、金刚石、明矾晶体等。
性能:晶体有固定的熔、沸点,呈各向异性,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而且表现为各向同性。
二、晶体结构的概念: 1、晶格和晶胞:
表示原子在晶体中排列规律的空间格架叫做晶格。
18
能完整地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称为晶胞。
2、晶面和晶向:
在晶体中由一系列原子组成的平面,秋为晶面。
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中心的直线,可代表晶格空间排列
的一定方向,称为晶向。 三、金属晶格的类型:
1、体心立方晶格:它的晶胞是一个立方体,原子位于立方体的
八个顶角上和立方体的中心。如:铬(Cr)、钒(V)、钨(W)、钼(Mo)及α-Fe
2、面心立方晶格:它的晶胞也是一个立方体,原子位于立方体
的八个顶角上和立方体六个面的中心。 如:铝(Al)、铜(Cu)、铅(Pb)、镍(Ni)及γ-Fe
3、密排六方晶格:它的晶胞是一个正六棱柱体,原子排列在柱
体的每个顶角上和上、下底面的中心,另外三个原子排列在柱体内。属于这种晶格类型的金属有镁(Mg)、铍(Be)、镉(Cd)、及锌(Zn)等。
F:小结 G:布置作业: P24 1~4
19
第十五教案
A:课题:纯金属的结晶 B:课型:新课
C: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1、掌握金属结晶的概念,纯金属冷却曲线、及过冷度。 2、掌握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3、熟悉掌握晶粒大小对金属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常用细化晶粒的方法。
4、同素异构转变的概论,掌握铁的同素异构转变式。 D、教学重点与难点:
1、细化晶粒的方法及晶粒大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是教学的难点。
2、纯金属冷却曲线及过冷度是教学重点。 E、教学过程。
第二节
金属由原子不规则排列的液体转变为原子规则排列的固体的过程称为结晶。
一、纯金属的冷却曲线及过冷度。
用热分析法进行研究:
20
纯金属的结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案(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