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测试题及答案(6)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1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第2周 C.第3周 D.第4周 E. 第5周

16.伤寒病人进行粪便培养致病菌的最好时期是 A.潜伏期末 B.发病1~4天 C. 发病5~10天 D. 发病2~3天 E. 发病4周之后

17.肥达反应有诊断价值的抗体效价, 通常是 A.O凝集价≥1:40, H凝集价≥1:40 B.O凝集价≥1:80, H凝集价≥1:160 C.O凝集价≥1:40, H凝集价≥1:160 D.O凝集价≥1:160, H凝集价≥1:80 E.O凝集价≥1:80, H凝集价≥1:80 18.关于大肠杆菌, 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 B.有鞭毛能运动

C.所有大肠杆菌均是条件致病菌 D.在卫生细菌学中有重要意义 E.是泌尿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 19.伤寒杆菌Vi抗体的检查可用于 A.早期诊断 B.判断预后 C.检查免疫力 D.调查带菌者

E.以上都不是

20.关于伤寒杆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有O ,H ,Vi抗原 B.主要引起细胞免疫 C.可用免役血清鉴定菌型 D.有鞭毛

E.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

21.下列肠道致病菌的特征错误的是 A.革兰阴性杆菌

B.在SS琼脂上为无色半透明菌落 C.除少数外均不分解乳糖

D.抗原构造复杂 ,均有H ,O抗原 E.可用免疫血清鉴别型别

22.伤寒的并发症肠穿孔和肠出血常发生在 A.病程第一周 B.病程第二周 C.病程第二周至第三周 D.病程第三周 E.病程第四周 23.肥达反应的原理是

A.凝集反应 ,用已知抗体测未知抗原 B.凝集反应 ,用已知抗原测未知抗体 C.间接凝集反应 D.协同凝集反应 E.沉淀反应

24.29岁女性 ,发热1周 ,食欲不振、乏力、腹胀、腹泻、脾肿大 .外周血白细胞偏低 ,起病后曾服退热药及磺胺药 ,发热仍不退 ,临床怀疑为伤寒病 .为进一步确诊 ,首选应做的检查是

A.肥达反应 B.血培养 C.尿培养 D.粪便培养 E.骨髓培养 四、问答题

1.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腹泻的致病机制与菌株关系是什么? 2.常见的沙门菌有哪些?致病因素如何?可致哪些疾病? 1. 简述大肠杆菌的致病特点。

2.什么是肥达反应?有何意义?分析结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一、名词解释答案

1.Vi抗原:又称毒力抗原,在新分离的伤寒杆菌和丙型副伤寒杆菌具有此抗原。 2.肥达反应:系由已知的伤寒沙门菌O、H抗原和甲、乙、丙副伤寒菌的H抗原与不同稀释度的病人血清做定量凝集试验。根据抗体滴度高低和早期与恢复期抗体增长情况以辅助诊断伤寒和副伤寒。

3.S-R变异:是指细菌菌落有光滑型到粗糙型的变异,它是由细菌在人工培养基中多次传代,其脂多糖失去O特异性侧链或O侧链与核心多糖粘附,仍保有非特异性核心多糖结构造成。此变异出现时,表示细菌毒力、抗原性等也同时发生变异。

4.不耐热肠毒素(LT):是由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产生的致病物质。对热不稳定,65℃、30分钟可灭活。由A,B两个亚基组成。 二、填空题答案 1.阴性,粪便

2.肠道正常,条件致病菌 3.乳糖,初步鉴定 4.菌体(O),鞭毛(H) 5.60,30 6.升高,下降 7.毒力,丢失 8.宋内,缓慢发酵

9.乳糖发酵

10. 吲哚生成试验、甲基红试验、VP试验、枸橼酸利用试验。 11.H抗原、O抗原、包膜(K)抗原 12.肠外,ETEC、EPEC、EITC、EHEC 13.不耐热肠毒素、耐热肠毒素 14.细胞免疫、牢固免疫力 15.血、粪便、骨髓或尿

16.痢疾杆菌,痢疾志贺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鲍氏痢疾杆菌、宋氏痢疾杆菌,菌毛、内毒素,外毒素。 17.SS琼脂、中国蓝培养基 三、单选题答案

1.C 2.A 3.A 4.C 5.C 6.A 7.B 8.D 9.D 10.B 11.E 12.D 13.D 14.A 15.B 16.D 17.B 18.C 19.D 20.E 21.D 22.C 23.B 24.E 四、问答题答案

1. 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腹泻的致病机制与菌株关系是什么?

2.常见的沙门菌有哪些?致病因素如何?可致哪些疾病?

(1)埃希菌族(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沙门菌族(伤寒杆菌)、克垒伯菌族(肺炎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族(普通变形杆菌)、耶尔森菌族(鼠疫杆菌) 3.简述大肠杆菌的致病特点 .

(1)普通大肠杆菌:引起化脓性炎症,是肠道正常菌群的组分。在寄居部位改变、局部或全身抵抗力降低时可发生化脓性感染。如伤口化脓、胆囊炎、败血症等。 (2)急性腹泻

①肠产毒大肠杆菌(ETEC):是儿童和旅游者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可产生耐热肠毒素和不耐热肠毒素、定居因子。

②肠致病大肠杆菌(EPEC):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具有高度传染性,严重可导致死亡。主要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上段繁殖而致病。致病物质是细胞毒素。

③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多侵犯较大儿童和成年人,引起类似菌痢的腹泻。主要侵入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生长繁殖,产生内毒素,引起炎症和溃疡。

④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可产生与志贺痢疾杆菌类似的毒素,引起出血性结肠炎。

4.什么是肥达反应?有何意义?分析结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肥达反应是指用已知伤寒杆菌菌体抗原、H抗原及甲、乙副伤寒杆菌H抗原测定可疑病人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含量的定量凝集试验。 (2)意义:辅助诊断伤寒和副伤寒。

(3)分析结果时应注意:①正常人抗体水平。一般伤寒杆菌O抗体效价在1:80以上,H抗体效价在1:160以上,甲、乙副伤寒杆菌H抗体效价在1:80以上才有诊断价值;②动态观察:一般随病程延长第2次检测抗体效价比第1次高4倍或4倍以上才有诊断意义。③区别H、O抗体增高的意义:两者同时升高有辅助诊断意义;两者同时低于正常无意义;O抗体效价高而H抗体效价低,可能是感染的早期或其他沙门菌感染引起的交叉反应。若H抗体效价高而O抗体效价在正常范围内,则可能是以往接种过疫苗或非特异性回忆反应所致。

生物检验测试题及答案——弧菌属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霍乱肠毒素 2.弧菌属 二、填空题

1.霍乱弧菌有两个生物群即 、 ,霍乱弧菌标本直接涂片可见 样运动。

2.完整的霍乱肠毒素由 与 结合而成 ,其中 是其毒性亚单位 .

3.根据霍乱的发病机制,治疗霍乱的关键是 ,并同时应用 进行治疗。 4.副溶血性弧菌在含 NaCL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可引起人类 。 5. 霍乱弧菌可分为O-1群霍乱弧菌 和 。 6. 霍乱弧菌耐 不耐酸,其选择培养基是 。

7霍乱肠毒素的A1肽链作用于腺苷环化酶,使 不断转化为 ,引起肠液大量分泌,导致严重呕吐腹泻。

8.霍乱弧菌主要通过污染的 或 经口传播,致病因素主要是 、 和 。 二、A型选择题

1.关于霍乱弧菌的生物学性状,错误的是 A.碱性蛋白胨水可作为选择增菌培养基; B.霍乱弧菌耐碱不耐酸;

B.在霍乱病人粪便悬滴标本中可见“穿梭运动”现象。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测试题及答案(6)在线全文阅读。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测试题及答案(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1723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