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比较研究篇
成都市地下空间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5-2020)说明书
一 国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从1863年英国伦敦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开始,国外地下空间的发展已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国外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从大型建筑物向地下的自然延伸发展到复杂的地下综合体(地下街)再到地下城(与地下快速轨道 交通系统相结合的地下街系统),地下建筑在旧城的改造再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地下市政设施也从地下供、排水管网发展到地下大型供水系统,地下大型能源供应系统,地下大型排水及污水处理系统,地下生活垃圾的清除、处理和回收系统,以及地下综合管线廊道(共同沟)。与旧城改造及历史文化建筑扩建相随,在北美,西欧及日本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大型地下公共建筑:有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会议中心、展览中心以及体育馆、音乐厅、大型实验室等地下文化体育教育设施。同时,地下建筑的内部空间环境质量、防灾措施以及运营管理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国外地下空间利用规划从专项规划入手,逐步形成系统的规划。其中以地铁规划和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最为突出。一些地下空间利用较早和较为充分的国家,如北欧的芬兰、瑞典、挪威和日本、加拿大等,正从城市中某个区域的综合规划走向整个城市和某些系统的综合规划。各个国家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有的特色。
(一)地下交通设施建设 1、 日本
日本国土狭小,城市用地紧张。1927年,日本第一条铁路在东京开始营运。随后,大阪、名古屋等日本各大城市纷纷进行地铁建设,不仅不断地延长路线,而且建设地铁的城市也逐渐增加,日本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地铁发达国家。东京现已建有12条地铁线路,营运线路
21
成都市地下空间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5-2020)说明书
总长度近300km,在全球城市地铁中居第三位。1930年,日本东京上野火车站地下步行通道两侧开设商业柜台形成了\地下街之端\。至今,地下街已从单纯的商业性质演变为包括多种城市功能的、有交通、商业及其它设施共同组成的相互依存的地下综合体。1973年之后,由于火灾,日本一度对地下街建设规定了若干限制措施,使得新开发的城市地下街数量有所减少,但单个地下街规模却越来越大,设计质量越来越高,抗灾能力越来越强,同时
名古屋车站地区地下街
在立法、规划、设计、经营管理等方面已形成一套较健全的地下街开发利用体系。日本地下街的形态分为街道型、广场型和复合型,其规模也依面积大小及商店数目不同分为小型(3000m2,商店少于50个)、中型(3000─10000m2,商店50─100个)、大型(10000M2,商店100个以上)。据统计,日本已至少在26个城市中建造地下街146处,日进出地下街的人数达到1200万人,占国民总数的九分之一。日本比较重视地下空间的环境设计,无论是商业街,还是步行道在空气质量、照明乃至建筑小品的设计上均达到了地面空间的环境质量。
2、 美国
美国纽约市地铁在世界上运营线路最长(443km),车站数量最多(504个),每天接待510万人次,每年接近20亿人次。纽约中心商业区有五分之四的上班族都采用公共交通。这是因为纽约地铁突出了经济方便和高效率等特点。纽约市大部分地铁站比较朴素,站内一般只铺水泥地面,很少有建筑以外的装饰,且乘坐地铁十分便利。市中心的曼哈顿地区,常住人口10万人,但白天进入该地区人口近300万人,多数是乘地铁到达的。
洛克非勒地下街平面
四通八达不受气候影响的地下步行道系统,很好地解决了人、车分流的问题,缩短了地铁与公共汽车的换乘距离,同时把地铁车站与大型公共活动中心从地下道
22
成都市地下空间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5-2020)说明书
连接起来。典型的洛克菲勒中心地下步行道系统,在10个街区范围内,将主要的大型公共建筑在地下连接起来。南方城市达拉斯,建设了一个有步行道29条的不受夏季高温影响的地下步行道系统,将市内主要公共建筑和活动中心在地下连接起来,休斯敦市地下步行道系统也有相当规模,全长4.5km,连接了350座大型建筑物。
3、 加拿大
加拿大的多伦多和蒙特利尔市,也有很发达的地下步行道系统,以其庞大的规模,方便的交通,综合的服务设施和优美的环境享有盛名,保证了那里在漫长的严冬气候下各种商业、文化及其它事务交流活动的进行。多伦多地下步行道系统在70年代已有4个街区宽,9个街区长,在地下连接了20座停车库、很多旅馆、电影院、购物中心和1000家左右各类商店,此外,还连接着市政厅、联邦火车
站、证券交易所、5个地铁车站和30座高层建筑的地下室。这个系统中布置了几处花园和喷泉,共有100多个地面出入口。
北美几个城市的地下步行道系统说明,在大城市的中心区建设地下步行道系统,可以改善交通、节省用地、改善环境,保证了恶劣气候下城市的繁荣,同时也为城市防灾提供了条件,它们的经验是要有完善的规划、设计要先进、管理要严格,其中重要的问题是安全和防灾,系统越大,问题越突出,必须予以足够重视。通道应有足够数量的出入口和足够的宽度,避免转折过多,应设明显的导向标志。
4、 俄罗斯
俄罗斯也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先进国家,其特点是地铁系统相当发达,莫斯科地铁系统是世界上客运量最高的城市,每年达26亿人次,以其建筑上和运营上的高质量而闻名于世,特别是其车站建筑风格,每站都有其特色,各转乘站的建筑布置相当巧妙,在多达四条线路相汇处,乘客可以利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换乘的目的。
23
成都市地下空间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5-2020)说明书
(二)地下市政设施及管线建设
国外大城市在建设中已普遍运用地下管线共同沟、地下污水处理厂、地下电厂、地下河川以及其他一些城市防灾设施,其总趋势是将有碍城市景观与城市环境的各种城市基础设施全部地下化。地下空间利用规划以地铁规划和市政基础设施规划为优先。
铺设地下管线共同沟是综合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手段和开端,国外往往是从市政设施的地下供、排水管网发展到地下大型供水系统,地下大型能源供应系统,地下大型排水及污水处理系统,地下生活垃圾的清除、处理和回收系统,与地下轨道交通和地下街、城结合,形成了完整的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系统。
日本在世界上是地下管线共同沟兴建数量居于前列的国家之一。1992年末,日本全国地下共同沟总长达到310km。其中,关东地区73km、京畿地区52km、中部地区47km、其他地区38km。按规划,到21世纪初,日本将在80个重要城市的干线公路下建成地下共同沟约1100km。共同沟不仅成为日本城市基础设施先进性的代表,而且为日本这个地震多发国家的抗震减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日本在阪神地震后,调查发现,在共同沟中铺管抗震性能良好,凡是埋设在共同沟内的管子损坏均较少。
瑞典的大型地下排水系统,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处理上,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瑞典排水系统的污水处理厂全在地下,仅斯德哥尔摩市就有大型排水隧道200km,拥有大型污水处理厂6座,处理率100%。在其他一些中、小城市,也都有地下污水处理厂,不但保护了城市水源,还使波罗的海免遭污
瑞典地下市政设施及管线
日本共同沟示意
染。瑞典是首先试验用管道清运垃圾的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研制空气吹送系统。1983年在一个有1700户居民的小区内建造了一套空气吹送的管道
2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04成都市地下空间纲要说明书(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