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专项施工方案
3.5、接收井管道相接
由于后背承载力不够,须在两检查井之间增加接收井分段顶管,在两顶管相接处用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
① 操作程序:
基础和管口凿毛洗净 → 浇筑管座混凝土 → 将加工好的钢丝网插入管座的对口砂浆中→ 勾捻管内下部管缝 → 上部内缝支托架 → 抹第一层水泥砂浆 → 按钢丝网片 → 抹第二层水泥砂浆 → 勾捻管内上部管缝 → 养护
② 操作要点:
抹带前先刷一道水泥浆,然后安装好弧形边模。
第一层砂浆厚约15mm,抹完后稍凉有浆皮儿出现时,将管座内的钢丝兜起,紧贴底层砂浆,上部搭接处用绑丝扎牢,钢丝网头应塞入网内使网表面平整。
第一层水泥砂浆初凝后再抹第二层水泥砂浆,初凝后赶光压实。 抹带完成后,应立即用平软材料覆盖,3~4h后洒水养护。
3.6、管接口质量控制
本工程所用管节为“F”管,“F”管受力性能好,接头稳定性高,接口处止 水密封性能好。选用优良管材并处理好管子接口顶管施工是十分重要的。要按有关规范对管材作现场检查验收,如发现不合格品坚决予以退回。
管材运送、起吊均应有专用夹具,搁置时应用方木垫高,防止“F”型管接口的套环受压变形。
接管前再次检查管子接头的承插口尺寸,橡胶圈和衬垫板的外观和质地。确认合格后可在接口处均匀涂抹薄层硅油等对橡胶无侵蚀性的润滑材料以减少摩
第 16 页 共 46 页
顶管专项施工方案
阻力。承插接管时要保证与上节管的钢套环同轴度,并且加力要均匀,应保证橡胶圈不移位,不反转,不露出管外。顶管结束后要按设计要求在管内间隙处填充弹性密封膏,并与管口抹成—个光滑的渐变面。密封圈的胶结应在使用前两天完成并检查其牢固性。
3.7、闭水试验
1)、试验段管道灌满水后浸泡时间不得少于24h。
2)、闭水试验管段按井距分隔,带井试验,长度不大于1000m。 3)、闭水试验水头为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
4)、闭水试验时,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漏水现象,且实测渗水量小于或等于允许渗水量为试验合格。
5)、渗水量的测定时间不得小于30min。
3.8、工作井回填
工作井土方回填前彻底清除坑底淤泥、积水,选择含水量适当的好土分层回填,对于回填土质含水量较大的情况,适当加灰。采用小型夯实机械逐一夯实,每层填厚不宜大于20cm,对于拐角铁夯难以夯到的地方采取手夯实。并按规定分层检测密实度。
四 顶管常见问题的防治
4.1 管道轴线偏差过大
管道顶进轴线与设计轴线偏差过大,使管道发生弯曲,甚至造成管节损坏,
第 17 页 共 46 页
顶管专项施工方案
接口渗漏。
(1)原因分析。
a.地层正面阻力不均匀,使工具管受力不均匀,形成导向偏差。 b.顶管后背发生位移或不平整,使顶力合力线偏移。
c.千斤顶不同步,或千斤顶问顶力相差较大,或安装精度不够,造成顶力合力线偏差。
(2)预防措施。
a.顶管施工前应对管道通过地带的地质情况认真调查,设置测力装置,指导纠偏。纠偏应按照勤测量、勤纠偏、小量纠的操作方法进行。
b.采用同种规格的液压千斤顶,使其顶力、行程、速度一致,保持顶力合力线与管道中心线相重合。
c.加强顶管后背施工质量的控制,确保后背不发生位移,并应使后背平整,以保证顶进设备的安装精度。
d.顶进过程中应随时绘制顶进曲线,指导顶进纠偏工作。
4.2 地面沉降与隆起
顶管施工过程中或施工后,在管道轴线两侧一定范围内发生地面沉降或隆起,使管道周围建筑物和道路交通及管道等公用设施受到影响,甚至危及到正常使用和安全。
(1)原因分析。
a.开挖端面的取土量过多或过少,使工具管推进压力与开挖土体压力不平衡,造成地面沉降或隆起。
第 18 页 共 46 页
顶管专项施工方案
b.管道轴线偏差,或纠偏不当造成的地层土体损失。
c.管道外围环形空隙(工具管外径与管节外径之差)引起的地层上体损失,或顶管完成后未置换泥浆造成的损失。
d.管道接口不严密,造成水土流失。 (2)防治措施。
a.施工前应对工程地质条件和环境情况进行周密细致的调查,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正确选用工具管,并对距离管道较近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采取相应的加固保护措施。
b.依据油泵压力表读数,掌握顶进压力,保持顶进力与前端土体压力的平衡。
c.严格控制顶管轴线偏差,执行勤测量、勤纠偏、小量纠的操作方法。 d.严格控制管道接口的密封质量,防止渗漏。
4.3 顶力突然增大
(1)原因分析。
a.土层塌方或工具管前端遇障碍物,使阻力增大。 b.管道轴线偏差形成弯曲,使摩阻力增大。 c. 顶进设备油的泵、油缸或油路发生故障。
d.顶进施工中因故停顶时间过久,润滑泥浆失水使减阻效果降低。 (2)防治措施。
a.顶进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勤测量、勤纠偏、小量纠的操作要求,使管道轴线被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以内。
第 19 页 共 46 页
顶管专项施工方案
b. 顶进施工前应对顶进设备进行认真的检修保养。 c. 停顶时间不能过久,发生故障应及时加以排除。
4.4 钢筋混凝土管道接口渗漏
(1)原因分析。
a.管节和密封材料质量不符合技术标准或在运输、装卸、安装过程中管节被损坏。
b.管道轴线偏差过大、造成接口错位、间隙不均匀、填充材料不密实。 c.接口或止水装置选型不当。 (2)治理方法。
可采用环氧水泥砂浆或化学注浆的方法进行处理(尽量采用图纸要求的注浆方式)。
4.5 钢筋混凝土管节裂缝
管节纵向和环向有明显裂缝,造成管道渗水、漏水。 (1)原因分析。
a.管节质量不合格。
b.顶进过程中顶力超过管节的承压强度,或轴线偏差过大,致使管节应力集中而损坏。
c.运输、装卸、码放安装方法不当,造成管节损坏。 (2)治理方法。
认真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和性质,根据不同受力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理
第 20 页 共 46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顶管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 doc(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