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旅游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毕业设计(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0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级和资源整合,颍上县委托旅游专业机构重新编制了《颍上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依托和整合现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游、管仲文化游、生态湿地游、淮河风情游,同时制定7个专项旅游规划,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支持、市场主体、社会参与、利益协调的旅游业运作模式,营造了发展大旅游的空间与氛围。

到“十二五”末,颍上将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以224省道和淮河为两轴,构建以管园、管鲍故里、八里河、迪沟、小张庄、尤氏庄园、五里湖、淮河等为重点,打造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以休闲度假旅游为重点,以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和文化旅游为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构筑空间布局合理、层级结构分明、功能协调齐全的“1233”旅游发展空间格局。

(二)整合资源,创新发展,为旅游业注入活力

思路一变天地宽,颍上县委、县政府提出要开拓思路搞旅游,在创建新景点、打造新景点、开拓新市场、开发新产品、建立新机制五个方面整合创新,实现旅游突破式发展。与此同时,颍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旅游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每年拨出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旅游基础设施的改善,还统筹利用社会资源,协调农业发展资金、项目资金等专项资金用于旅游设施的建设、改造和旅游产品的开发,推动社会各项事业与旅游发展的有机结合。

1、发展旅游与推进城镇化相结合。围绕“管仲文化城、新型能源城、生态旅游城、滨水园林城、文明宜居城”五城同创的目标,大手笔拉开城市建设框架,大投入夯实旅游发展基础,构筑布局合理、

16 功能完整的城市中心旅游发展空间,2010年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23平方公里。今天的颍城,水在城中、城在林中、花开四季、绿满全城,相继获得全省园林县城和国家级园林县城称号,城北新区荣获“安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大车站、大超市、大市场、大酒店等一批大型商贸旅游设施落户颍城。2010年,为加快颍城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八里河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县财政又投入14亿元修建八里河东、西大道等“五路四桥”重点工程,打通交通瓶颈制约,着力将八里河打造成40平方公里的集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生态示范区、城市功能区。

2、发展旅游与管仲文化传承相结合。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颍上是春秋大政治家管仲、秦少年上卿甘罗的故乡,流传着管鲍之交、挚交千古的动人故事,也是全国“双百”英模人物王克勤、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的家乡,人文历史积淀丰厚。颍上加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管鲍祠的修缮和保护,建设了管仲广场、管仲公园,在八里河规划占地500亩、投资上亿元的“中国管园”;吸引外部资金推进尤氏庄园升级改造,使“将军府邸、百年名园”重焕光彩;规划拓展管鲍公园,建设甘罗智慧园,丰富“管仲文化游”的线路与内容。

3、发展旅游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小张庄从兴修水利,改善环境,保护生态入手,田成方、路成网、林成行,赢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的生态环保“全球500佳”的盛誉。八里河人民以改天换地的气概,掘地成湖,积土为山在低湖洼地上建起了八里河风景区,成为皖北地区首屈一指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中华环保青少年教育基地,

17 被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迪沟镇是典型的采煤塌陷区,迪沟人民化害为利,因地制宜,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全国第一个矿山塌陷型湿地公园。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紧密结合,进一步发挥了旅游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优势,实现了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发展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颍上结合旅游事业及新农村建设,在全省3个新农村建设示范镇、30个示范村基础上,大力建设旅游型商贸型、资源型、交通型小城镇。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11年,颍上被省农委.省旅游局联合授予“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小张庄首开旅游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先河,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生态环保典范和小康村。南照、杨湖着力打造淮河风情古镇,谢桥、古城着力打造资源旅游城镇,双集村挖掘双集古井茶文化,着力打造茶 文化特色村,做到景色美、游人乐、产业兴、百姓富。八里河镇依托旅游产业,建设渔民新村,农民群众开办农家乐、渔家乐餐饮、家庭饭馆80家,人均年收入都在万元以上,被授予“全国文明镇”。迪沟镇在旧村庄的改造和煤矿塌陷区治理的基础上,建成了方圆近45平方公里小城镇及生态园、竹音寺等旅游景区,不仅改善了环境,还为失地农民提供了近千个就业岗位城镇化水平超过60%,广大群众安居乐业。小张庄以科学规划农田水利,高标准建设生态人居,成为引领一个时代的“生态环保典范”,率先建成了小康示范村。“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效益”的观念深入人心,为生态旅游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18 (三)挖掘特色,打造精品,打造生态旅游品牌

“十一五”是颍上旅游发展的黄金时期,通过大力实施旅游品牌战略,推出了一批特色精品旅游项目,使颍上旅游成为安徽旅游“三大板块”中“新皖北”板块的区域中心,着力建设富有皖北特色的管仲故里、生态颖上、皖北水乡、休闲天堂。

1、大力发展生态湿地游。积极实施八里河风景区二期发展规划,促进八里河风景区升级为5A级风景区,打造“皖风徽韵、梦里水乡”的旖旎风光。促进旅游与文化、体育的结合,开展钓鱼大赛、龙舟大赛、“智能闯关”比赛等互动式旅游活动,增添旅游活力;结合生态园及竹音寺景区升级改造,加快迪沟湿地公园项目建设,树立采煤塌陷区湿地综合治理的典范;综合开发焦岗湖湿地,再现莲叶田田、芦荡深深、渔舟唱晚、菊黄蟹肥的水乡美景。结合低湖洼地治理项目的实施,治理沿淮河、颍河低洼地和滩涂,投资5亿元,高起点打造4A级标准的五里湖生态湿地景观带和滨河公园景观带,建设滨水园林城市。

2、大力发展管仲文化游。每年举办一届管仲文化旅游节,召开全国管子学术研讨会,继承和弘扬管子文化,使管子文化成为颍上旅游的文化品牌,“管鲍之交”成为建设“诚信颍上”的道德楷模;在南照镇设立戴厚英纪念馆,丰富颍上旅游的文化内涵;以颍上县八里河农民徐义胜等农民工为原型、以颍上为主要外景地拍摄的电影《农民工》获得第一届农民电影“金麦穗”奖,通过大力宣传和弘扬农民工精神,争取建设淮河影视拍摄基地;与少林寺开展文化交流,以少

19 林颍龙武校、止戈武校为基地,弘扬少林武术文化。

3、大力发展淮河风情游。整合淮河沿岸风光,恢复淮上古镇杨湖“杨柳依依、湖光粼粼”的自然风貌。成立花鼓灯剧团,投资建设了花鼓灯演艺中心,推广颍上花鼓灯、推剧、杂技、曲艺等民众文化,开展集观光、休闲、体验活动等多功能的淮河风情游。

4、大力发展休闲体验游。围绕小张庄、八里河、双集等观光区与农家乐乡村功能区的建设,着力打造以农业观光、乡村美食、康体养生为主的农家体验游。规范发展八里河休闲旅游业,推进星级农家乐评比活动,开展美食大赛,广大游客或临湖垂钓、把酒临风,或泛舟湖上、乐而忘返;继续举办双集茶文化节、耿棚桃花节、三王杂技节等特色节庆活动,丰富旅游内涵;加快建设总投资6亿元的红星省级农业示范区,在突出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同时,建设蔬菜采摘、花卉、农家美食等星级“农家乐”示范点,形成具有颍上地方特色的旅游名片。[3]

三、颍上县旅游业发展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一)生态环境,旅游业科学发展的引擎

生态旅游的发展,实现了开发旅游与保护环境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有利于自然文化资源和生态永续利用。颍上县通过扶持旅游业,不仅塑造了良好的地方形象,带动县域经济的全面振兴,还实现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群众逐步认识到,优良的环境就是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保住绿水草地就会有“金山银山”。八里河人通过改土治水,植树固本,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旅游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毕业设计(4)在线全文阅读。

旅游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毕业设计(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0227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