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区域分析与规划教程论文解读(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0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3.港口竞争的焦点是货源

港口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先行工程,往往被列为超前发展项目,在可行性论证上充分强调港口建设的社会效益,淡化码头本身的经济效益。这种有别于普通商业投资决策的思维特点是由港口的社会性所决定的,从而也决定了港口的竞争目标是货源。

(三)影响港口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根据港口企业内外部环境的特点,港口竞争力受到港口地理位置、腹地综合运输发达程度、腹地和所在城市的经济实力、自然条件、政策环境、通关环境、基础设施、集疏运系统发达程度、运营条件、潜在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港口收费、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等要素的影响。

1. 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因素主要包括深水泊位状况和航道水深,以及港口受到气候、潮汐、冰冻的影响程度。当前,船舶大型化趋势使国际集装箱干线运输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船舶的营运对港口航道和泊位水深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港口的运营有时会受到港口所在地区的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影响到港口的生产效率、服务质量、以及港口的资金流转等。

2.港口经营环境

港口经营环境主要包括港口的腹地经济状况,腹地的航运市场发育状况,以及港口的集疏运状况。港口经济腹地的经济状况包括腹地的国民生产总值,外贸进出口总值两个主要方面。在集疏运方面,港口作为货物集疏运的中心,货主和船公司都会考虑到港口城市的集疏

运状况,集疏运状况良好,则货物的周转时间缩短,其运输成本降低,对货物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集疏运状况的好坏也是体现港口竞争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方面。

3.港口的管理状况

港口的管理状况,主要体现在港口的装卸效率、港口的口岸自由度、港口的服务水平上。港口的装卸效率关系到船舶在港的作业时间,体现着港口对船东的吸引力。港口的自由度也体现港口管理的水平,这与港口制定的相关政策有关,港口的自由度越大就越有利于促进集装箱枢纽港地位的形成和巩固,可以提高港口对货源、航运公司以及相关行业的吸引力,对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放大效应。港口作为服务性的行业,港口的服务水平影响着港口的竞争力。

4.港口的基础设施

港口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港口的集装箱泊位数,泊位的吨位水平,港口装卸机械设备以及库场等设施,最终这些因素又体现在港口综合的集装箱设计通过能力上。同时,港口的基础设施还体现在港口的深水泊位比例上。

5.航运状况

航运状况主要体现在航班次数和航线覆盖面上,航班次数和航线覆盖面,基本上体现了港口的规模。因此航班次数和航班覆盖面代表着港口现在的水平,同时也代表着港口的发展潜力,从而体现港口的竞争力。

第三章 研究同在湄洲湾,莆田秀屿港的发展不如泉

州肖厝港的原因

泉州港拥有较长的海岸线和数量较多的优良港口,海岸线427公里,有湄州湾、泉州湾、深沪湾和围头湾等4个港区,有沙格、福炼油码头、后渚、石湖、围头等16个作业区,96.4公里航道,其中,万吨以上泊位13个,最大泊位达10万吨级。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港口建设取得新发展。

一、港口货物吞吐量持续攀升。“十五”期间,泉州港口从2102万吨增加到4046万吨,平均增速达18.8%。2006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5135万吨,增长26.9%,在全国排名第16位,比2005年上升两位,与第15位的湛江港相差不到300万吨。2007上半年,从全省扣除河砂后港口吞吐量排名来看,泉州港仅次于厦门港排名第二,比福州港高出990万吨。

二、集装箱吞吐量增长迅猛。2001年全市集装箱吞吐量仅为22.6万TEU,2006年则将近83.9万TEU。从增速来看,“十五”期间集装箱吞吐量平均增速31.8%,2001-2006年6年平均增速为32%。可见,泉州港集装箱业务健康发展,增长迅猛。

三、外贸吞吐量比重偏低、发展步履维艰。2006年全市外贸货物吞吐量660.6万吨,占吞吐总量的12.9%;外贸集装箱吞吐量为3.3万TEU,仅占4.0%。从发展动态看,2002-2006年外贸货物吞吐量平均增长2%,外贸集装箱则起伏不定、增势不明显,这与同期港口整体发展态势极不相称。这反映出泉州港外贸航线起步晚,国际航线少,

发展困难重重。

四、港口对全市GDP贡献有限。泉州港口及其关联产业占全市GDP的比重不足4%,与其他港口城市,如厦门占GDP的比重高于10%,香港占GDP的比重高于35%,相比差距较大。可见,泉州港口经济尽管发展较快,但与外向型经济发展态势仍不相适应。比较泉州港口发展的优劣,才能进一步制定对策,加快泉州港口发展,实现亿吨大港的目标,乃至建设海峡西岸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

第四章 提升港口竞争力的途径

一、许多专家学者、港口企业、港口管理部门都十分注重提升港口竞争力,亦提出各种实现港口竞争力提升的途径,归纳起来主要为两部分:硬件设施和软环境。良好的港口硬件设施是提升港口竞争力的基础条件,通过建设大型深水码头、航道,以适应船舶大型化趋势;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完善港口配套设施,配置先进的装卸设备,打造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化港区;建设以港口为龙头、包括疏港公路、铁路、水路、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相衔接的集疏运网络。随着港口物流的发展,还应注重临港物流园区的建设,包括在内陆腹地建设陆地港,拓展港口空间。

二、港口的软环境包括港口的提升港口企业和港口管理部门的信息化水平,增强港口现代化的管理能力,提高口岸通关效率。优惠以及宽松的政策(如保税港区、自由港政策)

有利于增强港口对于航运商和货主的吸引力,从而有力促进港口

发展。提升港口竞争力应“软硬兼施”,即既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又要营造良好的软环境,二者协调提升,才能真正提升港口的实力。对于目前多数港口而言,基础施实力在一定阶段内相对稳定,提升港口核心竞争力更多地需要在软环境方面下大力气。纵观全球经济,在国际产业转移相对高级化的今天,谁拥有了核心竞争力,谁就具备了港口发展的潜力,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谁就拥有了市场,谁就拥有了未来。无论是国家、地方还是港口企业,要想提高竞争力,就必须彰显自己的竞争优势,彰显自己与其他竞争者的差异,这一过程就是创新。目前,我国许多港口生产作业单一,找到港口企业新的盈利空间和价值最大化的增长点、摆脱依靠装卸费是港口企业利润的唯一来源的状况是我国港口业面临的一个更大的创新挑战。港口间的攻城略地、资源优化、合并重组无非就是打造核心竞争力,并以此展开与对手的竞争。

第五章 构建“海西”战略的意义和策略

分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背景下沿海港口面临的发展要求,包括 发挥运输的基础保障作用、在对外开放中发挥窗口作用、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发挥枢纽作用、发挥内引外联的门户作用、适应国际海运市场发展变化、成为促进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以及提升科学发展水平等。通过借鉴鹿特丹、新加坡、高雄和上海、宁波等国内外先进港口发展经验以及对提高福建港口竞争力的启示,提出提升福建港口竞争力的办法与措施,从硬件、软件、政策三个层面探讨提升福建港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区域分析与规划教程论文解读(2)在线全文阅读。

区域分析与规划教程论文解读(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0224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