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与战略措施》、《观摩、调研重庆特色农村小学——重庆北碚复兴镇小学特色文化建设成果》、《小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与实践》、《校园文化生态的构建》、《观摩、调研重庆特色农村小学——重庆古圣寺小学?陶味?特色校本课程建设成果》等课程。
3.乡村校长引领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主题。课程是学校的核心,是人才培养的载体。如何构建高质量的学校课程体系是校长的重要工作。为了提升乡村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我们开设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具体举措》、《农村小学特色乡土课程开发策略》、《观摩、调研重庆特色农村小学——重庆古圣寺小学?陶味?特色校本课程建设成果》等课程。
4.乡村校长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主题。校长作为学校发展的邻头羊,除了自身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引领全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了提升乡村校长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我们开设了《农村校长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校长如何引领教师开展校本研修》等课程。
5.乡村校长学校管理技术和艺术主题。校长塑造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是提升管理能力的关键。为了提升乡村校长的能力水平,我们开设了学校管理技术与艺术的相关课程,包括《校长管理的心理学技术与艺术》、《治校关键:校长执行力》、《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操作与前瞻》等课程。
经过全体成员的一致努力,本次培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得到全体学员的满意和认可。这期间学员聆听了专家报告,观摩了重庆市的特色学校的办学管理实践和经验,进行了研讨交流,取得了巨大收获。这在学员反馈表和学员的研修日志中均有反映。
(二)培训(研修)实施过程(培训与管理活动)
本次培训遴选了高水平省内外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和教研员组建成培训专家团队,采取多种形式相结合,保证提供了优质的培训服务。
在整个培训实施过程当中,理论型课程6门;学校实地观摩学习课程5门;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10门;活动型课程6门。在这些课程当中,高校教师讲授
6
或组织的课程共8门,占比30%;中小学校名师讲授或组织的课程共13门,占比48%;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讲授或组织的课程共3门,占比11%;班主任以及学员自主组织的课程共3门,占比11%。另外,省域外专家讲授或组织的课程共16门,占比60%。
课程的实施主要采取以下方式:
1. 专题报告。我们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教研员及中小学一线名师围绕学校管理与发展的核心内容与热点专题,做了不同层面的报告。报告人有来自区外著名专家3人,来自高校的专家学者6人,来自教研部门的教研员2人,来自一线的教师5人。这些不同层面的报告通过追踪前沿,素材翔实、表达生动、以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专业引领,开阔了学员的视野,激起了他们思想的碰撞,构成了本次培训的主体内容。
2. 案例评析。通过介绍并剖析诸多典型学校管理案例,引导学员在广泛充分的参与体验中收获提升。
3. 现场观摩。带领学员深入5所特色学校参观学习特色管理经验。既包括城市优质学校如百年老校朝阳小学、人和街小学,也有乡村特色学校如重庆澄江小学、重庆复兴小学等。
4. 话题研讨。对学员普遍关注的疑难问题进行调研,再通过聆听专家报告发生思想碰撞等充分准备后,以分组合作的方式举办了专题研讨,学员参与的热情高涨。
(三)培训(研修)的效果(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
本次培训,学员们在教育理念认识、教育发展趋势掌握、校园文化开发能力、教师发展引领能力、课程领导能力、教育管理艺术等方面显著提高。 培训学习过程中,学员的积累丰富翔实,研修日志满载收获和体验;研修方法在研修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新,熟练掌握和应用主题学习、合作学习、研讨学习等有效学习方式。
7
在培训总结会上,许多学员心怀感激的谈到了自己参加此次国培的收获和感受。学员代表谈到参加此次培训开拓了视野,更新了教育、管理观念;对学校管理有了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对如何在今后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新理念和新方法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更多的教师在交流中,纷纷表示:?这些教育专家在教育理论方面的阐述简要精辟,为我们的教育管理实践起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为我们的教育管理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多位教育名家的讲座给我们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们饱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解决了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每位培训教师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理念?。
可以说,15天的学习生活,学员们满载而归,有沉甸甸的知识与启迪,也收获了友谊,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看到的。
(四)经费执行情况(预算批复情况、经费管理情况、实际支出情况、未支经费的说明、经费调整使用说明等)
(五)经验分析与反思(成功的经验、项目的特色、问题的反思、关于今后培训的设想、意见、建议等) 1. 成功的经验
(1)高度重视。接到培训任务后,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召集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认真学习项目文件,并要求大家一定要从提升边疆民族省份中小学教育质量的高度出发,认识搞好本次云南乡村校长能力提升项目的重要意义。
(2)组织得力。培训工作做到了指导思想明确,目标清楚,要求具体,管理科学;从制定教学方案(6易其稿)、管理制度,到教师的授课、学员的管理、后勤服务保障等各个环节责任清楚,精心组织,落实到位,保证了整个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了培训质量。
8
(3)制度严格。本次培训我们制定了《学员须知》等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了学员必须遵守的纪律和注意事项。同时各个培训班配备班主任(专人),成立班委会,严格学员的考勤,要求学员认真履行请假制度,按时参加培训和考核。对不按要求参加培训的学员,通报其所在单位,并停发结业证书,以保证培训任务的圆满完成。每个学员都能认真记笔记,绝大多数学员都能认真参加培训。 2. 项目的特色
本次培训,我们主要形成了以下特色和创新,综述如下:
(1)主题式培训引领。培训以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为核心,聚焦乡村校长管理的核心要素所涉及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聚焦方案、课程、模式、手段、绩效的创新点,注重从理念、方法、案例、技术、策略多角度解答,开展针对性的主题引领培训。结合培训主题,培训始终以?拓展视野、创新管理、精通学习?的培训目标,聚焦学员的主体与方向,牵引学员的进步与提高,凝练学员的努力与追求,旨在让学员学知识、打基础,阔视野、开思路,强技能、悟方法,抓能力、突变化,促进学员管理水平和专业发展,开拓学员教育管理的视野和思路,使学员提升教育管理创新和研究能力。
(2)注重培训理念的主观突破。参训校长们在长期的教学管理实践过程中,固有的知识结构和工作方式不但根深蒂固,而且倾向于对此进行自我确认与辩护,所以中小学校长的专业发展过程就是持续破与立的过程。鉴于此,我们尽量让学员?敞开?,通过叙事、沙龙、论坛、展示等方式,引导校长们将其习惯化、格式化的程式与观念、想法与做法进行敞开,经由同行和专家的评说、分析与批判,为学员制造?遭遇感?,使其遭遇震撼并感受痛苦,以求令其大悟并有大得,进而对固有认知进行颠覆性破坏、修正与重构。
(3)注重培训内容的乡土特色。在对乡村校长进行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尊重城乡学校发展与管理的差异性,既针对农村教育实际研究管理问题,又要跳出农村教育看农村教育,体现?农村?特色,保证培训效果。在方案设计上我们针对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际,把农村素质教育普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农村
9
平安校园及文化建设,农村教师队伍稳定及提升等问题纳入培训体系,在专家讲座、实地学习考察、案例分析论坛等系列活动开展中,既贴近农村,又加强城乡学校和校长间的交流互动。
(4)注重培训师资的顶天立地。专业化的培训需要专业的培训者,什么样的培训者最受欢迎?毫无疑问,是与受训主体具有共同实践经历和话语基础,既能够?顶天?——具有较好的专业理论修养,又能够?立地?——具有丰富的乡村学校管理实践经验,既能够从农村中来,又到农村中去,并能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双师?型培训者。培训设计中,我们形成由教育理论专家、中小学校校长和优秀教研员共同组成的?顶天立地?的培训师资团队。
(5)培训资源的就地取材。?三人行,必有我师。?差异是重要的学习资源,要提高农村中小学校长的培训实效,我们树立?学员即资源?的培训理念,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与自主性。我们充分了解学员所在乡村学校的基本情况,了解学员对培训的主要期待。利用学员在工作中经历的?遭遇?和?惊喜?,理念中的?陈旧?与?创新?,开展自我培训、经验式培训、参与式培训和同伴互助式培训等,他们相互理解,容易沟通,更容易产生共鸣,能够发现差距,看到希望,从而产生激励,彼此助燃。比如,我们专门开设了?云南乡村校长的管理经验、困境与思路——世界咖啡集体汇谈?的课程,充分调动了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6)互动式交流研讨。?国培计划?的实施,其重要功能之一在于为云南乡村校长们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互动的平台。为了使?国培平台?的效应发挥到最大,项目组采用各种形式和手段,开发了多元化的平台,如,微信群、QQ群等网络平台;展示专家、教师、学员培训风采的掠影平台;展示各地特色文化、结交友谊、共谋发展的联欢平台;集中展现每天的培训动态、亮点和焦点人物、了解培训进程的简报平台;组织学员看体验重庆山城文化、深入一线学校观摩名校特色校园文化和课程体系建设情况,为学员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如,项目组设臵了?校长如何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校长如何引领建设特色校园文化?、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国培计划”绩效自评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