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遗传育种学分会
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
征 文 通 知
2009年3月12日
尊敬的各位会员、专家、老师、同行:
根据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遗传育种学分会理事会的决定,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拟定于2009年10月中旬在陕西杨凌召开。诚恳邀请各位参加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是国内动物遗传育种领域的一次学术盛会,届时将汇集国内外从事动物遗传育种教学、科研和生产的专家、学者及技术人员,展示目前国内外本领域最前沿的研究进展和成果。根据2008年10月在江西南昌召开的分会理事会全体会议意见,本次会议主要收集研究论文摘要且不公开出版,其目的是让各位研究者提供最新研究成果供会议交流且不影响在专业杂志上发表这些研究成果。
一、 征文范围
涵盖动物遗传育种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报告、经验交流、研究简报等。
1、数量遗传学、群体遗传学、生化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免疫遗传学、发育遗传学、进化遗传学及其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2、分子遗传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及其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3、畜禽、水生动物、特种经济动物、实验动物的遗传改良。
4、动物遗传资源的评估、保护、利用(杂种优势利用、开发利用)与创新。
5、电子计算机、生物信息与系统生物学、繁殖生物技术等新技术及其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6、动物遗传育种、生物信息及相关课程的教学法研究。 7、转基因动物育种研究。
8、动物遗传育种的安全性及评价。 9、其它。
二、征文要求
1、本次征文必须是未曾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的学术论文(被其他学术会议录用但未正式出版的仍可提交,但应注明被哪个会议录用)。
2、本次征文以研究报告为主,除特约稿外,一般不受理综述性文章。
3、本次会议论文集除特约稿外一律以摘要形式出版。每篇论文摘要字数不超过1,500字(含题目、作者、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等,论文编排要求及模板见附件),每篇论文限2个表格和1张插图,可接受全英文摘要。论文撰写符合国际和国内撰写科技学术论文的通用惯例,提交前请反复校对,避免错别字、错误标点符号,精心修饰,做到准确无误。
4、为了保证论文质量且按期出版,原则上不对录用的论文进行修改,文责自负。 5、如果有照片,请提供清晰的扫描照片,或寄送标注明确、清晰的照片。
1
6、应征论文概不退还,请自留底稿。
三、征文期限与寄送地址
征集论文截止时间延至2009年8月31日,过期不予受理。为便于论文编审工作顺利进行,保证论文集按期印刷,希望各位作者尽早提交论文。请尽量通过电子邮件提交,邮件主题请用“第一作者姓名+单位名称”格式,收件人地址(仅限论文征集):agh15nafu@163.com和agh15nafu@hotmail.com。如果因特殊原因需邮局寄送,请于论文截止时间之前(以邮戳为准)将稿件(注明:征集论文)和经确认可读写的论文拷贝软盘寄往:
陕西杨凌西农路22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会议秘书组联系人 (见下面) 邮编712100。
四、论文评审、出版及评优
会议征集的学术论文经有关专家严格评审,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优胜劣汰,给录用论文的作者发入选通知书,并印成会议论文集,不公开出版,且不收取版面费。
优秀论文评选:由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分会学术部评选会议优秀论文,优秀论文占论文总数的5%-7%,给入选优秀论文的作者发荣誉证。
五、交流方式
本次会议将安排大会报告、分组报告、以及墙报(poster)集中展示与现场答疑。由会议学术组委根据提交论文的学术水平确定分组报告名单。墙报要求:(1)原则上凡入选论文但未安排做分组报告的均准备墙报,也可对本领域重大研究成果、重要学术论文、主要产品及相关发明专利进行宣传;(2)墙报内容同摘要提交的要求,包括题目、作者姓名、单位、地址、引言、材料方法、结果与讨论和/或参考文献等部分;对论文以外的墙报内容(如研究成果、产品及发明专利等)可灵活多样;(3)题头和小标题应至少有 80号字体,正文部分字体不应小于36号;(4)墙报大小为90厘米宽,120厘米长;(5)所有墙报在报到时交会议秘书组统一集中展出,论文作者应在指定时间进行现场答疑、交流。
六、企业产品信息展示
会议组委会热忱欢迎有关企业和机构在会议期间开展动物遗传育种、生物技术相关的仪器设备、各式产品以及种畜禽的广告与资料展示宣传活动。需要做广告与资料展示宣传活动的以及给会议赞助的企业和机构,自备展出资料。具体事宜请与会议秘书组联系。
七、会议秘书组联系人
庞卫军(13991377993)、魏泽辉(13572804112)、苏建国(13088990269)、蓝贤勇(13772071502)、孙超(13186026280) 传真:029-87092164
Email:pwj1209@gmail.com,weizehui7848@163.com,sujianguo@gmail.com
杨凌农科城热忱欢迎各位同仁光临!
请将本通知广为传阅、转告、传发与复印张贴,谢谢!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遗传育种学分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代)
2009年3月12日
2
附件:论文摘要格式要求
1)计算机输入要求:MS Word 97及以上版本或兼容的软件。 2)纸张:A4 (21.0 cm x 29.7 cm or 8.27 inches x 11.69 inches)。
3)排版:单倍行距,中文字体为宋体五号字,英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 10 pt,篇幅限于1页。
4)格式:摘要包括题目、作者(下画线报告作者)、地址、摘要正文。正文内容应包括如下小标题:引言、材料方法、结果、讨论等。小标题用黑体,单独一行。 论文摘要模板如下:
3
应用Affymetrix芯片分离正常与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感染的猪脾脏中的差异表达基因
李长春1 方明笛1 赵书红1 周锐2 李奎
1
3
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猪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 2农业微生物
国家重点实验室动物传染病分室, 华中农业大学,武汉 430070; 3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基因与细胞工程室,北京 100094
关键词: 猪, 副猪嗜血杆菌,基因表达,脾,Affymetrix 基因芯片 引言
副猪嗜血杆菌属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该病又称为革拉泽氏病(Gl?sser’s disease),可以影响从2周龄到4月龄的青年猪,主要在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发病。在急性感染后可能留下后遗症,即母猪流产,公猪慢性跛行。随着世界养猪业的发展,该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影响养猪业的典型细菌性疾病。目前对猪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致病机理、诊断和防治等方面研究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对于由该细菌引起的猪免疫组织基因表达的变化,仅见个别基因的研究,应用Affymetrix芯片进行该细菌感染后猪免疫器官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材料方法
出生后30天的仔猪6头,分成两组,每组3头,一组做为对照,一组应用5x108cfu 副猪嗜血杆菌 0165 (高毒力致病株5)从气管进行感染。感染7天后,杀猪取脾脏等组织样,液氮冷冻后提取RNA。RNA标记后与6张猪Affymetrix芯片杂交,杂交实验由上海晶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完成。猪的Affymetrix 芯片包含23,937套探针,共有20,201个猪的基因和190个对照。杂交后的信号校正后用SAS软件中的t检验进行分析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应用DAVID软件进行了基因本体功能分类及生物学通路分析(http://david.abcc.ncifcrf.gov)。 结果
SAS统计结果表明,共有952个基因在感染与对照的猪脾脏中表现差异表达(p < 0.05)。其中,266个基因的差异表达倍数在2倍以上,其中189个基因在感染的脾脏中呈现上调,77个呈现下调。对905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基因本体功能分类及生物学通路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中263个基因可以找到功能注释,在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中可划分为26类,406个基因可以在生物学通路中找到注释,并可划分为41类。这些基因中很多属于免疫相关基因。 讨论与结论
研究免疫器官在细菌感染后转录水平的基因表达变化对了解猪对病原体的抵抗具有重要意义。在感染后上调的基因可能参与了机体的免疫反应并可能做为与猪抗病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进行进一步研究。这些基因在未来抗病分子育种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首次应用高通量的基因芯片研究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后猪脾脏中基因表达的变化,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猪免疫系统对该细菌感染引起的基因表达调控提供了新资料。本研究结果对研究其他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猪引起的免疫器官基因表达变化也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数据。本研究的结果正在应用定量PCR等方法进行进一步验证,并在做进一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致谢
本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0270952) 及“863”项目 (2006AA10Z195)资助。我们感谢刘向东及周泉勇在样品采集方面的帮助。
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遗传育种学分会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