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备课
一、教材分析:
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生动曲折的情节,像和煦的春风,吹进孩子们的心扉。故事中美好的人和事与孩子们纯洁的心灵贴近,使他们借此来明辨是非美丑,懂得什么事该做,应该怎样做。本组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教学时,可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阅读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可以说,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法。
二、学习目标:
1、会认53个生字,会写50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
同性格,表演课文。
3、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4、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5、能从成语、寓言和故事中体会到课文所要阐述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积累词句。
2、理解文章内容,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故事的人和事,引导学生了解怎样看问题、想问题。 四、课时安排:
识字四 1课时 13、坐井观天: 2课时 14、我要的是葫芦 2课时 15、小柳树和小枣树 2课时 16、风娃娃 2课时 17、酸的和甜的: 2课时 语文园地四 2课时
考评 1课时 合计 14课时
识字4 总第(44 )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个生字。会写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学习教学重、难点: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初读成语,了解大意。 学习过程: 一、预学。
(一)经典诵读:诵读成语 (二)、前置学习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听老师或同学讲《拔苗助长》的故事,揭示课题。
2、教师简介成语的特点。如,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的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像“后来居上”。
(二)学生自学。
1、指导读全文,读出韵味,巩固认字。 2、边读边想想成语的意思。 二、互学。 (一)小组交流。 1、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2、了解成语大意或故事内容。 (二)展示点拨。
学生自愿上台交流。我知道XXXX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我能讲XXXX这个故事?? ?
3、请听的同学说说,听了同学的介绍,自己知道了什么。 三、评学。 (一)拓展延伸。
1、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 所:左边的笔顺是。
助、功:右边都是“力”字,“横折钩”的“折”笔要往左斜,不能写垂直。 2、继续收集成语或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 (二)巩固反馈。
读本单元后面的几篇课文,说说课文内容与哪个成语的意思相近。
13、坐井观天
学习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学习重、难点: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学习时间: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总第(45)课时
学习内容: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学习过程: 一、预学。
(一)、经典诵读:诵读识字四的成语。 (二)前置学习
1、导入: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故事《坐井观天》。(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本课的生字、词。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借助拼音认读本课的生字,并想办法记住它们。 (3)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识字方法。 二、互学
(一)、小组交流。 (1)组内认读生字。 (2)交流识字方法。
(二)、班级展示,师相机点拨。
(1)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一,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认识“沿”。 (2)指导学生自读故事,注意把生字读准,了解故事大概内容。 (3)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等方法。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一只青蛙坐在井里,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一只小鸟飞来告诉它,天无边无际大的很。
(2)让学生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认识“际”。 (3)通过分析“信”的字形特点,认识“信”。 三、评学。 (一)拓展延伸。
1、观察书中的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写时应特别注意什么?
2、说一说,它们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写“沿”时,注意右上方与“几”不同;写“际”时,注意双耳旁是两笔完成的,“耳朵”要写得高而窄。
3、指导“还”的笔顺规则,先写“不”,再写“辶”。
4、观察字的结构特点,独立描红、临写最后通过课后的“读读抄抄”巩固所认的字和所写的字。
(二)巩固反馈。
搜集其它的成语故事,讲给同学听。
第二课时 总第(46)课时
学习内容:细读探究,理解寓意。 学习过程: 一、预学。
(一)经典诵读:诵读成语。 (二)前置学习。
1、导入。复习生字后继续学习。 2、自主学习,朗读感悟。
(1)图文结合,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完成以下口头填空:青蛙坐在( ),小鸟落在( )。
(2)自读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的句子。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想想:从每一次对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二、互学。 (一)、小组交流。 (二)、展示点拨。
1、指名小组进行交流。其它小组成员进行补充。 2、学生交流,师适时点拨。
(1)青蛙坐在井里,小鸟落在井沿上。
(2)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是因为它坐在井里看天。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是因为它在天空中飞,看到天无边无际。
3、感悟第二次对话。
(1)自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二次对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3)围绕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想想再回答。 (4)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
(5)带学生体验:走出教室,说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用纸卷成纸筒再去看天,看到
的天有多大?
4、比赛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青蛙的话用自信、傲慢的语气;小鸟的话用劝告、诚恳的语气。
5、感悟第三次对话。
(1)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他俩的笑各有什么含义?
(2)小组合作学习。先分角色朗读,再讨论上面的问题。 (3)朗读对话,读出适当的语气。
朗读提示: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态度。
6、分角色朗读。 三、评学。 (一)、拓展延伸。
1、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续编第四次对话,并分角色读一读。
2、查查资料或者向别人请教,看看地球、太阳和月亮谁大。 (二)巩固反馈。
每个生字写一行,组一个词语。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识字41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