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六我们可以看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高等教育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的地区分布具有明显的相对集中倾向。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比较多的地区主要是:北京(189项)(即使减去课题负责人在中央政府部门的55项,北京仍然有134项),上海(61项),江苏(54项),湖北(52项),湖南(43项),广东(33项),浙江(32项),福建与吉林(各26项)。这9个省市的课题数合计为516项,占总数的76%,也就是说四分之三的课题负责人集中在不到三分之一的省市里。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固然与高等教育研究本身在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有关,同时也与各地区的高等学校数量有着一定的关联,因为高等教育研究人员的大部分工作在高等学校。例如,根据2004年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江苏省的高等学校数量最多,为103所;广东、湖北、湖南也分别以93所、84所、81所而在数量上位居各省的前列。[3]而且,上述省市不仅拥有为数众多的高等学校,更拥有为数不少的高水平高等学校,高等学校的数量与水平构成了高等教育研究展开的客观基础。 表五 负责人所在单位为教育学科院系、所的课题数量统计
表六 按负责人所在单位省份的高等教育课题数量统计
三、一点讨论
如前所述,对高等教育课题进行分析研究是探讨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的性质、特点及其发展的一个方面。尽管本文所分析的对象——“六五”计划至“十五”计划期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高等教育课题仅仅是近20年余来我国全部高等教育研究课题中的一部分,但由于这部分课题是从众多的申报课题中遴选出来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研究这些课题的特点是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整体特征的。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确实可以看到这些课题所反映出来的特点与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发展的一些基本特征之间的一致性。例如,笔者曾经在一篇论文中谈到学科研究的“热点趋向”是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特殊性之一。[4]所谓“热点趋向”,“从理论上讲是指学科(理论)研究的轨迹以实践领域的热点问题为转移”,“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追逐热点问题、以热点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主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高等教育课题分领域的数量变化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种“热点趋向”。“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法律”、“高等教育财政(经费)”、“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生教育”、“高等学校评估”、“民办高等教育”等领域的“十五计划”立项课题数量比前4个五年计划的总和成倍增加的主要原因正是这些领域的实践成为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
第 6 页 共 14 页
革与发展的热点。又如,人们普遍认为参与高等教育研究人员的广泛性以及多学科背景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特点之一,这一点也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高等教育课题负责人的所在单位分析中得到证实,在高等学校承担的569项课题中,有70%以上课题的负责人来自教育学科院系、所之外的院系或学校管理部门。
对“六五”计划至“十五”计划期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高等教育课题的分析使我们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应用”性质有了更确切的认识,683项课题中属于应用研究的占了80%。应该承认,以回答和解决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强调研究的应用性,这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的一个基本原则,或者说促进高等教育研究为高等教育实践发展服务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的主要目标。不过,作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还负有促进和繁荣教育学科(包括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任务与功能。从“六五”计划至“十五”计划期间立项的高等教育课题来看,这一功能似乎发挥得略显不足。例如,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基础分支之一的“高等教育史”的课题20余年只有5项,对于学科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意义的“高等教育思想”的课题也只有6项。虽然“高等教育理论”课题“十五”计划比前4个五年计划的总和有成倍增加,但是数量仍然不多。理论水平不高、理论的解释力不强,这是人们在总结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时经常提到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应该在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高等教育理论水平的提升方面能有更大的作为。本文虽然从研究内容与研究人员的角度对“六五”计划至“十五”计划期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高等教育课题做了一些分析,但囿于资料,这些分析只能是初步的,对高等教育研究的研究有待于在掌握更多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
2.1宁夏政府对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
宁夏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2010年3月,宁夏自治区政府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宁夏教育厅根据自治区的统一安排部署,每年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专门的研究,积极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宁夏各高校按照自治区教育厅的要求,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想方设法向各行各业各单位推荐毕业生,奋力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据统计,2006—2010年,宁夏区内各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基本稳定在80%左右。
2.2社会对高校专业的需求
在人才培养方面,市场需求与社会需求不是一个概念,所以,仅以就业市场的好坏而决定高校专业的招生与设置,是有失偏颇的。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市场万灵论”的
第 7 页 共 14 页
体现。记得有一位西方哲人说:“要市场经济,不要市场社会”。它深刻地告诫人们,市场经济的原则必须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能到处滥用,否则的话,整个社会就会被功利主义左右,被物质主义所垄断。同样,在高校专业招生和专业设置的问题上,也应该“风物长宜放眼量”,不能仅仅把一时的就业市场需求状况作为惟一的尺度,否则就会贻害整个教育发展乃至我国的科学发展。
学校办学是否成功,培养的学生是否具备较高素质,从某种程度上由社会需求的程度就可以评判。选择社会需求较旺盛的专业,可以避免教育资源和人才的浪费,提高办学效益。主动适应并积极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各方面高级人才,这是高校办学的宗旨和任务。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培养的人才,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结构,毕业生是否受社会的欢迎,这是影响高校专业设置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表3: 普通高等学校部分专业历年毕业生人数①
年 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经济 学 213 91 118 188 318 397 407 427 284 276 265 法 学 144 259 284 386 609 570 869 825 971 教育 学 121 44 186 612 文 学 617 709 655 1016 历史 学 98 95 112 107 137 47 61 55 40 59 66 理 学 564 572 575 工 学 754 694 753 农 学 263 239 162 医 学 280 238 275 358 653 918 管理 学 236 259 471 569 1052 681 1387 255 919 1627 268 972 2010 269 1087 1220 1256 1326 1545 1461 1981 1590 1669 1205 766 2396 255 1308 1940 934 4231 269 1452 2312 785 3848 321 1632 2453 833 3976 298 1578 2653 720 4101 278 1634 2839 1006 1538 1349 1167 1722 1403 2.3高校专业配置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当前,本科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且有普及的趋势。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标志。它反映了社会对于人才的整体长期需求,体现了高等教育的育人理念,也直接影
①
《宁夏2010年统计年鉴》
第 8 页 共 14 页
响人才培养的质量。然而,种种因素相互交叠、动态地影响着高校的专业设置,使得高校本科的专业设置结构具有长期的相对稳定性和短期的动态变化性相结合的特点。那么,如何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如何有效地调配专业设置之间的矛盾,使之适合社会需求,使之符合人才培养的近年来, 宁夏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坚持以“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为原则, 经过艰苦努力,在社会有效需求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基本实现了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的目标。但是,由于宁夏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各项改革措施相对滞后,再加上高校不尽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等主客观因素,致使宁夏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焦点问题之一。2009 年,宁夏普通高校毕业生为 9037人, 已就业7373人,就业率为 81.59%。2010年宁夏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11219人,截止2010年9月,已就业6892人,就业率为 61.96%。宁夏普通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相对较低, 特别是部分高职生及有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则更低基本规律,就显得尤为重要。
3、宁夏高等教育发展需求预测
表4:1990-2008年宁夏普通高等教育发展情况
①
毕业生数 2213 2386 2101 2212 2398 2717 3277 2721 3052 2680 3054 3177 3379 在校学生数 7992 7898 8475 9604 10502 10686 10484 11058 11312 13121 17163 23154 29301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①
招生数 2324 2326 2722 3378 3107 2910 3090 3344 3547 4487 7107 8891 9434 《宁夏2010年统计年鉴》
第 9 页 共 14 页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11237 13701 14775 17389 21668 21746 22348 22901 5461 7505 8817 11008 14076 15238 15829 16048 35134 41448 48650 55931 62411 70454 71238 72155 3.1招生人数预测
二次指数平滑模型预测招生人数。二次指数平滑法也称布朗指数平滑法。二次指数平滑值记为StSt(2)(2),它是对一次指数平滑值St计算的平滑值,即
(2)(1)?αSt(1)?(1?α)St?1 (1)
二次指数平滑法主要用于变参数线性趋势时间序列的预测。变参数线性趋势预测模型的表达式为:Yt?T?at?btT
(2)式中的预测模型与一般的线性趋势模型的区别在于,式中at、bt是参数变量,随着时间自变量t的变化而变化,即直线在各时期的截距和斜率是可能不同的;T是从t期开始的预测期数。
运用二次指数平滑法求解(2)式可得参数变量的表达式,即
?at?2St(1)?St(2)???(1)(2)b?(S?S)?ttt1??? (3)
^根据(3)求出各期参数变量的取值,代入(2)式,则具有无限期的预测能力。 宁夏普通高等教育招生时间序列有明显的趋势变动,用一次指数平滑法预测存在着明显的滞后偏差。因此,需要进行修正,就是在一次指数平滑的基础上再作二次指数平滑,利用滞后偏差的规律找出曲线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然后建立直线趋势预测模型。依据宁夏普通高等教育1990-2010年招生数据,运用DPS软件得到二次指数平滑预测模型:
^Yt?T?22170.5944?2051.0237T
第 10 页 共 14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段平定稿论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