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计算机网络试题库(5)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12-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答:1)在发送端:

发送窗口(WS):允许发送方连续发送的帧的序号表 (1分)

发送窗口的尺寸:发送端可以不等待应答而连续发送的最大帧数,即初始时发送端可以连续发送的帧数(1分)

如果发送窗口的尺寸为w,则初始时发送端可以连续发送w个数据帧,并在缓冲区中存放这w个数据帧的副本(1分),当发送端收到序号为发送窗口下沿的数据帧的肯定应答时,将发送窗口向前滑动,并删除该帧的副本(1分),如果有新的数据要发送,对其按顺序编号,只要帧序号落在发送窗口内就可以发送,直到发送窗口满为止(1分)。 2)在接收端

接收窗口(WR):允许接收方接收的帧的序号表 (1分)

凡是落在接收窗口内的帧,接收端必须处理,落在接收窗口外的帧被丢弃(1分)。

当接收窗口收到期望收到的帧,并校验正确,则将该帧上交给上层实体,向发送方返回应答后,接收窗口向前滑动(2分)。

3)捎带应答:在实际通信中,当双方都有数据要发给对方,可以在数据帧中增加字段用于携带对方的应答信息(2分)。

4)设发送窗口WS=4,在未收到对方确认信息的情况下,发送端最多可以发送出4个数据帧(1分)。在发送窗口内(即在窗口前沿和后沿之间)共有4个序号,从0号到3号。具有这些序号的数据帧就是发送端现在可以发送的帧,当发送端发完了3个帧(从0号帧到2号帧),且收到了2号帧的确认信息,说明0,1,2三个数据帧都已经被正确接收(1分),这时发送窗口就沿顺时针方向旋转3个号,使窗口后沿再次与一个未被确认的帧号相邻。这时3,4,5,6号帧的位置已经落入发送窗口之内,因此发送端现在就可以发送这些帧(2分)。

8.假设你是一个局域网用户,通过该网使用Internet的服务,该局域网的类型是以太网(Ethernet);现在可以登陆www.sohu.com上的一个网页;请详细描述WWW的工作过程,具体包括从应用层到物理层的向下传输过程需要有哪些协议的支持才能完成数据的传输,并且写出这些协议的主要作用。 答:www的工作过程:

1)浏览器确定URL:浏览器向DNS询问www.w3.org的IP地址(假设为61.132.*.*),DNS以61.132.*.*应答(1分);

2)浏览器和61.132.*.*的80端口建立一条TCP连接(1分);

3)它接着发送获得指定的主页的命令,www.sohu.com服务器发送该主页的文件,释放TCP连接(1分); 4)浏览器显示该主页中所有的正文(1分);

5)浏览器为每个页面上内置图像建立一个新的TCP连接,以取回图像,浏览器显示该主页中所有的图像(1分)。 主要协议:

应用层:HTTP(1分)、DNS(1分) 传输层:TCP (1分)

网络层:IP(2分) ARP(1分)路由协议(1分) 数据链路层:IEEE802.2(1分) 物理层:IEEE802.3 (2分)

9.论述最短通路路由选择算法的基本思想。并根据该算法求最短路径。如图所示为某网络拓扑结构,链路旁边的数字代表链路长度,求出从节点A到节点F的最短路径,画出求解过程。(10分)

答:基本思想:首先从起始点出发,找出距起始点最短的通路(1分),然后在此基础上找出距起始点次短的通路,如此每次都找出比前一次次短的通路(2分),直至某个通路到达给定的目的,这时所得到的通路就是源到目的的最短通路。(2分)

3.假设你是一个以太网用户,通过该网使用Internet上某服务器的FTP的服务。①请说明FTP的基本工作原理;②详细描述使用FTP协议时,源端和目的端之间数据从应用层到物理层的实际传输过程;③以及为完成该数据传输过程,各层需要提供的协议的名称。(可以画图说明) (15分)

答:ftp的工作过程:客户端运行:建立与服务器端的TCP连接 ;接收用户的输入命令及其他信息;将命令及信息处理;将相关信息通过TCP 发送给服务器端;接收服务器端返回的信息并做相应处理如显示。服务器端不间断地运行服务程序:通知正在准备接受连接的服务程序,服务为就续状态;服务程序在端口23建立与客户机的TCP连接;等候以标准格式出现的服务请求;对到来的服务请求命令给予执行;把服务结果按标准格式回送给客户机;继续等待服务(5分)。为了提供服务,下层把上层的数据作为本层的数据封装,然后加入本层的头部(和尾部)。头部中含有完成数据传输所需的控制信息(2分)。这样,数据自上而下递交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封装的过程。到达目的地后自下而上递交的过程就是不断拆封的过程。由此可知,在物理线路上传输的数据,其外面实际上被包封了多层(3分)。

应用层ftp(1分)

传输层TCP(1分)

网络层IP(1分)、ARP(1分)

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IEEE802.2(1分)

六、名词解释

1.协议(P)

2.网络体系结构(E) 5.服务(J) 8.接口(Q) 11.确认(L)

3.TCP/IP参考模型(B) 6.ISO(A) 9.OSI环境(O) 12.应用层(N) 15.数据链路层(F) 18.无连接服务(M)

4.TCP/IP协议族(G) 7.OSI参考模型(D) 10.服务访问点(H) 13.传输层(K) 16.物理层(C)

14.网络层(R)

17.面向连接服务(I)

A.国际标准化组织,一个制定计算机网络标准的重要的国际组织。 B.目前计算机网络采用的事实上的四层结构的网络参考模型。

C.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通过实际的传输介质传输二进制比特流形式的数据。 D.开放系统互联,一个著名的采用分层体系结构的参考模型。 E.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

F.OSI参考模型中的一层,负责为相邻的网络层实体之间提供数据传输服务,检测物理层所出现的传输差错,并且可能进行纠错。

G.TCP/IP参考模型中每层的协议自下而上形成的一组协议的集合。 H.网络参考模型中上层使用其直接下层提供的服务的地方。

I.一种数据传送服务类型,要求在数据传输之前建立一条连接,数据传输完毕之后释放连接。 J.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中各层向它的直接上层提供的一组操作。 K.OSI参考模型中的一层,负责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

L.一种用于保证传输可靠性的机制,要求分组的接收结点在收到每个分组后向发送结点发送正确接收分组的应答信息。

M.一种数据传送服务类型,不要求建立与释放连接,而直接进行数据的传输。 N.OSI参考模型中的最高层,该层给出了系统和用户之间的接口。 O.OSI参考模型所描述的范围,包括联网计算机系统的七层与通信子网。 P.为进行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Q.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中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点。 R.OSI参考模型中的一层,负责使分组以适当的路径通过通信子网。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计算机网络试题库(5)在线全文阅读。

计算机网络试题库(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5501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