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发展。项目建设是加快发展的主抓手、“牛鼻子”。要不断完善项目生成、推进和保障机制,积极整合各种要素资源,集中力量抓好影响全局、支撑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产业平台和重大项目建设,以大项目带动大开发,以大投入推动大发展。必须坚持彰显优势、特色发展。城镇无特色则千城一面,产业无优势则落后淘汰,文化无特点则泯然于众。充分依托我市山水秀美、生态优越、交通便捷、产业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等优势,明晰发展重点,凸显比较优势,实现城镇、产业、文化的差异错位特色发展,争取在区域竞争合作中赢得先机。必须坚持苦干实干、合力发展。充分发挥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积极探索科学合理、运行高效的体制机制,努力营造凝心聚力、团结协作、心齐气顺的工作环境。大力倡导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不动摇,不争论,不折腾,把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每项具体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为民发展。顺应广大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切实增强“百姓情怀”,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增加民生投入,努力办好民生实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三、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
围绕上述奋斗目标和总体要求,今后五年必须着力抓好“五大工程”建设:
(一)全面实施“产业振兴工程”,在提升经济核心竞争力上取得新突破
产业兴则建德兴,产业强则建德强。必须把三次产业转型升级、融合互促、结构优化、全面振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路径。立足存量谋升级,做大增量促转型,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提升产业层次,全力打造“实力建德”。 扎实推进工业经济扩量提质。当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转变的重要阶段,必须坚持工业经济“第一经济”不动摇,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动工业加快发展。依托现有优势产业基础,深入推进精细化工产业集聚整合,努力向高端化发展,积极打造绿色环保型现代化工产业集群示范区;加快杭橡搬迁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传统块状经济重组整合和改造提升,促进机械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积极培育高技术产业。依托新安江优质水资源,加快推进农夫山泉、青岛啤酒、致中和酒业等重大项目,培育发展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努力打造全国知名水产业基地。以“一区一园四区块”为重点,全力推进建德经济开发区建设,滚动开发,加快发展;积极推进马目—南峰高新技术产业园提升扩容,努力打造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加快乡镇特色工业功能区建设,构建特色明显、产业集聚、功能互补的市域工业发展格局。着力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实施,支持企业扩大投入、科技创新、加强合作,积极培育大企业大集团、行
业龙头企业和成长型、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实施工业“百亿工程”,力争“一区一园”和精细化工、日用轻工、新材料产业产值分别超百亿元,力争形成5个超百亿元乡镇(街道),加快培育上市企业和产值超百亿元大企业,规模企业突破500家。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腾出容量空间。
切实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未来五年,是把握趋势、加快我市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要确立服务业优先发展理念,深入实施“服务业兴市”战略,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层次。以主城区、中心镇为重点,以“大旅游业”为龙头,加快旅游综合体、商贸服务区、特色街区、专业市场、物流基地等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构建以“五体五区五基地”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布局体系。加快实施千岛湖源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新安江温泉、瑞平山等旅游综合体建设,着力推进高等级宾馆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景区改造提升。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强化整体策划宣传,大力发展乡村度假、运动休闲、养生保健等特色旅游,努力打造长三角区域旅游目的地。加快工业企业主辅分离,积极发展现代物流、金融资本、商务会展、研发设计、服务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和拓宽消费领域,促进旅游、文娱、健身、餐饮、家政等服务消费。鼓励引进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积极发展生态景观房产,大力培育养老养生、文创科教、服务外包、基金创投等新型服务业态。
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根据我市农村地域广、人口多、山地生态资源丰富的实际,牢固树立“三化同步”理念,大力发展山区特色生态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以粮食功能区、现代农业综合园区、主导产业示范区、特色农业精品园为重点,加快构建“三区四园三带多点”的规模化、设施化、区域化农业发展格局。以农业科技为支撑,提升七大主导产业和五大特色产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农业休闲观光产业。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强化农业标准化和生态化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继续办好农业节庆、农产品推介和展示展销中心,提高农产品流通和农业信息服务水平。加强标准农田、农民饮水安全工程、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重视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动植物防疫等工作,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把城乡统筹产业对接、融入大都市经济圈作为招商战略重点,承接都市产业转移辐射。强化绩效招商理念,统筹配置全市要素资源,优先保障发展前景优、税收贡献大、能耗污染少、产业带动强的大企业、好项目。强化资源招商理念,充分利用我市优势资源,加大旅游休闲、饮料食品、新型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招商力度。强化合作招商理念,注重引资、引智、引技相结合,引导本地企业与大公司、大集团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强化主体招商理
念,突出企业招商主力军作用,大力推进以企引企、以民引外。强化零地招商理念,盘活现有厂房土地,做好“以巢引凤”、“腾笼换鸟”文章。强化环境招商理念,大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以更优质高效的服务吸引投资项目。强化回归招商理念,鼓励在外建德人回乡创业发展,最大可能变“建德人经济”为“建德经济”。积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力争保持外贸出口稳定增长。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更加重视人才科技创新。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人才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和研发投入,加快科教文创孵化园区和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提升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增强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先进技术,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创新型企业。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化和品牌战略,加强科技金融服务,努力营造更优越的创新条件。认真落实人才发展规划,扎实推进“招才引智”、“153”人才培养、高校毕业生储备计划和百项国外智力引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123”工程。加大“千人计划”人才、领军人才、创新团队的引进和培育力度。加强党政管理人才、企业经营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重视新生代企业家培养,提高人才支撑水平。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建德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董悦)(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