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是岩石力学与工程这个领域中涉及的对象是( )。
(A)岩石 (B)岩体 (C)工程岩体 (D)土体
2、下列不是岩体具有的特征是(d)。
(A)非线性 (B)不连续性 (C)不均匀性 (D)各向同性
3、下列关岩石特性描述正确的是( )。
(A)岩石是构成岩体的基本组成单元,相对岩体而言,岩石可看作非线性的连续的、均质的、各向同性的介质。
(B)岩石是构成岩体的基本组成单元,相对岩体而言,岩石可看作线性的连续的、非均质的、各向同性的介质。
(C)岩石是构成岩体的基本组成单元,相对岩体而言,岩石可看作线性的连续的、均质的、各向同性的介质。
(D)岩石是构成岩体的基本组成单元,相对岩体而言,岩石可看作线性的连续的、均质的、各向异性的介质。
4、下列不是岩石地质成因分类( )。
(A)岩浆岩 (B)沉积岩 (C)花岗岩 (D)变质岩
5、在实验测得某岩石的干容重为20KN/m3,天然含水量30%,则该岩石的天然容重为( )
KN/m3。
(A)26 (B)25 (C)22 (D)20
6、关于岩石的比重与岩石的重度(容重)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岩石的比重有量纲,岩石的重度无量纲,二者在数值上相等。 (B)岩石的比重无量纲,岩石的重度有量纲。二者在数值上不相等。 (C)岩石的比重无量纲,岩石的重度有量纲。二者在数值上相等。 (D)岩石的比重有量纲,岩石的重度无量纲,二者在数值上不相等。
7、已知某岩石试件在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发生单斜面剪切破坏,岩石的岩石的内摩擦角为
30°,则破坏面法线与荷载线的夹角为( )。 (A)60° (B)30° (C)45° (D)50°
8、岩石单轴压缩试验的全应力—应变曲线是由( )试验获得。
(A)软(柔)性试验机 (B)真试验机 (C)刚性试验机 (D)假试验机
9、下应力—应变曲线图中代表岩石为弹塑性体是( )。
(A) (B)
(C) (D)
10、已知某岩石在正应力σ作用下产生的弹性变形为εe,塑性变形为εp,则该岩石的变形
模量E0为( )。
(A)E0????? (B)E0? (C)E0? (D)E0?e
??e?e??p?p
11、岩石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有( )。
①荷载大小水 ②温度 ③风化程度 ④加荷速率 ⑤围压的大小 ⑥各向异性 ⑦湿度 ⑧水 (A)①②③⑤⑥⑧ (B)①②③④⑤⑦ (C)③④⑤⑥⑦⑧ (D)②③④⑤⑥⑧
12、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有( )。
①渗透作用 ②润滑作用 ③水楔作用 ④孔隙压力作用 ⑤溶蚀及潜蚀作用 ⑥加重作用⑦连结作用 ⑧动力作用
(A)①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⑤⑦ (C)③④⑤⑥⑧ (D)①④⑤⑦⑧
二、多项选择题
1、岩石的物理性质有( )。
(A)容重 (B)抗压强度 (C)孔隙率 (D)吸水率
2、岩石力学计算及工程设计中常用到的岩石容重有(bcd)。
(A)比重 (B)干容重 (C)饱和容重 (D)天然容重
3、岩石的力学性质包括( )。
(A)岩石的抗冻性 (B)岩石的强度 (C)岩石的变形 (D)岩石的稳定性
4、下列关于岩石的强度表述正确的是( )。
(A)岩石的强度是指岩石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B)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是指岩石在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应力。
(C)岩石的单轴抗拉强度是指岩石在单轴拉伸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应力。
(D)岩石的三轴抗压强度是指岩石在三向压缩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时的能承受的最大压应力。
5、影响岩石强度指标的因素有( )
(A)试件的尺寸、形状、三维尺寸的比例 (B)加载速率 (C)温度 (D)岩石的颜色
6、岩石试件在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式有( )。
7、岩石的三轴压缩试验按加载形式分类有( )。
(A)真三轴试验(?1??2??3) (B)伪三轴试验(?1??2??3) (C)等三轴试验(?1??2??3) (D)不等三轴试验(?1??2??3)
8、根据岩石试件刚度与试验机刚度相对大小,将岩石的单轴压缩试验的试验机分为( )。
(A)软(柔)性试验机 (B)真试验机 (C)刚性试验机 (D)假试验机
9、岩石的基本变形有( )。
(A)软性变形 (B)弹性变形 (C)塑性变形 (D)粘性变形
10、岩石(岩体)既不是理想的弹性体,也不是简单的塑性体和粘性体,而往往表现出( )
等复合性质。
(A)弹塑性 (B)塑弹性 (C)弹粘塑性 (D)粘弹性。
11、下图为岩石试件在刚性试验上获得的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岩石变形的典型全应力—应
变曲线,根据全应力—应变曲线对岩石的变形过程表述正确为( )。
(A)孔隙裂隙压缩阶段(OA段):岩石原有弹性结构面或裂隙逐渐闭合,岩石被压密,呈非线形变形。应力-应变曲线呈上凹型。
(B)弹性变形至微弹性裂隙稳定发展阶段(AC段):该段应力-应变曲线呈近似直线型,其中AB段为弹性变形阶段;BC段为微破裂隙稳定发展阶段。
(C)非稳定破裂发展阶段,或称累进性破裂阶段(CD段):C点为屈服点,该点的应力为屈服应力(屈服极限)其值为峰值强度的三分之二。D点的应力为峰值强度。该段岩石破裂不断发展直至破坏。
(D)破裂后阶段(D点以后段):裂隙快发展,形成宏观断裂面,岩石变形为沿宏观断裂面的块体滑移。岩石承载力随变形增大迅速下降,但不为0,岩石仍有一定承载力。
12、围压对岩石变形的影响规律表述正确的有( )。
(A)随着围压的增大,岩石的抗压强度显著增加; (B)随着围压的增大,岩石的变形显著增大; (C)随着围压的增大,岩石的弹性极限显著增大;
(D)随着围压的增大,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岩石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弹脆性 弹塑性 应变硬化。
13、岩石变形常用指标有( )。
(A)体积模量 (B)弹性模量 (C)变形模量 (D)泊松比
14、列对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表述正确有()。
(A)水流越大,岩石的强度降低越大。
(B)随着温度的增高,岩石的延性加大,屈服点降低,强度也降低。 (C)加载速率越大,获得的强度指标越高,反之亦然。
(D)围压对岩石的变形有很大的影响,在三轴压缩条件下,岩石的变形、强度和弹性极限都有显著增大。
三、案例题
1、取直径为50mm、长度为80mm的标准岩石试件,进行径向点荷载强度试验,测得破坏时的极限荷载为P=5KN,破坏瞬间加荷点未发生贯入现象。试确定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Rc。
2、采用劈裂试验法(又称巴西试验)对某岩石抗拉强度进行试验(如图示),试件破坏时
的最大压力值为2000N, 试件直径为0.05m, 岩石圆盘试件的厚度0.02m。试确定岩石
的抗拉强度Rt。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岩石力学第1章 练习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