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习 过 程 (三)达标测评 课本第6页练习一4——6题。 (四)加油站 1.两个人相互量身高,是多少米多少厘米。 2.小组测试立定跳远的成绩,并作好记录。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教室长8( ) 黑板长2( ) 小明身高124( ) 课桌长50( ) (五)质疑评学 1、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 2、评学: (1)这本节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或者新方法? (2)你最佩服谁(或者哪个小组),为什么? 课外延 填空 伸 第 11 页 共 56 页
课 题 学 习 目 标 《 认识线段 》(第4 课时)导学案 1、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重难 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点 (一)知识链接 你知道什么是线段吗?了解一下线段有什么特征?在生活中你经常见到线段吗? 用彩笔在白纸上画一条线段。。 (二)新知自主探究 学习活动一:一、认识线段 学 习 过 程 ⑥ (2)把上面6条线分成两类,并说说原因。 ①③是弯的;②④⑤⑥是直的。 (3)把②④⑤⑥分成两类,怎样分,说说原因。 ②④两端有端点;⑤⑥两端没有端点。 (4)像②④这样的线就叫做线段,你现在知道线段有什么特征吗? 二、量线段 1、利用线段的特征,自己在练习本上任意画两条线段。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画的。 2、先估一估,再量一量自己画的线段有多长,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量的。
第 12 页 共 56 页
1、感受线段的特征。 (1)展示学生课前画的线段。选出和补充出以下几种图形: ① ② ③ ④ ⑤
学 习 过 程 学习活动二:画线段 1、生用手势表示3厘米大约有多长。 2、尝试画3厘米长的线段,并说出画法。 3、学生演示怎样画线段,大家评价哪种方法好。 学生操作后汇报。 请方法好的学生再演示一遍,并边画边说。 4、出示断了3厘米多的断尺让学生讨论:怎样用这把断尺画出3厘米出的线段? 小组讨论,试画。 小组派代表汇报。 小结:刻度尺有不同的标记方法,只要掌握画法就能准确画出线段。 (三)、达标测评 课本第6页练习一7—10题。 第10题:同样长的两条线段,往往人们会觉得竖放比横放长,这是视觉的误会,同学们在生活中要注意这个问题。 (四)、加油站 1.画一条比4厘米长1厘米的线段。 2、想一想,下面是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线图,你认为走哪条路最近? 3、数线段。 (五)质疑评学 1、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 2、评学: (1)这本节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或者新方法? (2)你最佩服谁(或者哪个小组),为什么?
第 13 页 共 56 页
课 题 学 习 目 标 《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1 课时)导学案 1、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 难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点 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方法,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计算。 学 习 过 程 (一)知识链接 1、第11页的图讲了什么内容?你认为哪两个班可以坐一辆车?为什么?能说说你的计算方法吗? 2、复习导入 口算,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8+5 30+19 37+50 23+6 45+5 (二)新知自主探究 学习活动一:1、从学生汇报中抽出问题:二(1)班和二(2)班能合乘一辆车吗? 小组重点讨论并交流,班级汇报并小结: (1)你是怎样计算的? (2)用小棒摆一摆计算过程 (3)用竖式怎样计算? (4)列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2、小组互相出一道两位数加整十数的题目,列竖式计算并互相评价。再全班展示。 3、抽出问题:二(3)班和二(4)班能合乘一辆车吗?怎样列竖式计算?先用小棒摆一摆,再笔算。 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然后在组内交流。最后全班进行小组展示并评价。 第 14 页 共 56 页
学 习 过 程 (三)达标测评 1、课本第12页“做一做”和第13页“做一做”。 2、课本练习二第1、2题。 。 (四)加油站 (五)质疑评学 1、质疑: 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 2、评学: (1)这本节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或者新方法? (2)你最佩服谁(或者哪个小组),为什么?
第 15 页 共 56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