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神奇的电》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电在自然和社会生活中不同的表现形式, 认识到电应用的广泛性, 增强其学习科学和探索自然地兴趣
2、了解电的生产、输送过程,增强其对生活用电的认识。
3、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感知生物电、电能、光能的相互转化,激发探究科学 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1、准备不同形式的干电池若干个,小灯泡、发光二极管、细铁丝、橡胶棒、
铜片、锌片、西红柿。 2、搜集电的有关资料。
3、准备有关发电和电力输送的影像资料。 三、教学过程 1、活动引入
(1)指导学生看书中的四幅图片,并根据图片下方的文字提示,谈谈这些事物与电都有什么关系。
(2)结合看图,引导学生思考:收音机里的声音是从哪儿来的?是怎么传到收音机里的?
(3)说说身边电的现象,感受电的神奇。 2、活动过程
(1)找一找,说一说,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电的踪迹,与同学进行交流。 (2)观察“摩擦生电小实验”,引发学生联想和思考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3)观察常见的电池,了解不同电池的用途、学会使用简单的电池。 (4)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自制酸性电池。 (5)通过看图,
说一说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发电方式, 输送电力有哪些主要环节。 3、活动拓展 四、课堂小结
《生活离不开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电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很大作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都离不开电。
2、通过实地调查和亲身体验,感受电对我们生活的贡献。 3、让学生学会运用有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 1、调查记录卡。 2、几种小型家用电器。 3、有关工业用电的图片和录像资料。
活动过程 一、收集活动;(收集你家或别人使用过的电器,并把电器的型号,品牌记录下来。)种类:
型号: 品牌: 二、个人汇报;
三、小调查:比较不同电器的耗电情况 类别 品牌生产厂家 使用寿命
平均寿命 四、小组汇报
1、看图说说电在生产和公共服务行业中的作用。 2、体验一天不用电的生活。 五、调查活动:
分组调查家用电器的用电情况,做好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目的:安排一次调查活动,除了使学生了解电在生产和公共服务行业中的作用,还要学会与人交往、记录调查情况、撰写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学生家长、商店服务员。
调查地点:你想到哪里去调查?如果是农村,是哪个村?如果是城市,是哪个小区?哪几幢楼?(范围可不要太大)
调查时间:我建议大家在双休日去调查,丰富一下自己的双休日生活。组织形式:每组5-6人,自愿组合,每组推选一名组长、一名记录员。 调查提纲:
调查小组成员组长记录员调查地点调查时间调查内容、记录 1、调查活动开始了,我们要注意什么?
2、要及时、如实地记录调查情况,可不能弄虚作假询问、交谈、要有礼貌,可不要损坏我们小学生的形象;调查过程中,可能会碰到困难,需要你去克服,可
不要退缩;每个小组成员要团结合作、各施其职,可不要闹别扭;调查时,要注意安全,可不能让小小的意外发生。
3、调查活动结束了,我们还要做什么?整理调查记录、撰写调查报告 小报告必须真实、准确反映调查情况,不许用猜想、想象代替事实。 小报告要对调查所获得事实进行分析、归纳,得出应有的结论,找出事物的规律性。不能单纯罗列材料,也不能离开材料随便做结论。 小报告的文章结构常常是由“前言”、“主体”、“结论”三部分组成。“前言”是小报告的开头部分,一般用来介绍调查活动的对象、经过、目的等,有时还用来概述全文基本内容或点明中心。“主体”是小报告的主干部分,用来叙述调查中接触到的主要事实,并对事实进行分析、归纳。
4、评评自己在调查活动中的表现:优秀良好合格 调查期间,每天要写好日记,记下调查时碰到的困难,说说你是如何克服的,调查时的感受及收获。
《安全用电节约用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不安全用电和用电浪费的危害性,树立安全用电、节约用电意识。 2、了解日常生活中安全用电常识,掌握常用的节约用电技巧。 3、在调查、宣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负责任的态度。 教学准备
1、实验用的电池、导线、胶带等;电表和测电笔、保险丝等电工器具。 2、有关安全用电、节约用电宣传挂图。 教学活动过程: 一、 活动引入
二、 先请同学看图,认识各种器具,简要介绍器具的名称、公用。 三、 阅读书中资料,教师补充相关的事例,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认识到改善用电环境、注意用电安全是减少火灾和其他用电事故的主要途径。 四、 通过小实验,认识几种导体和绝缘体材料。
五、 请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违章用电的现象,讨论防触电和触电后怎么办,树立安全用电和自我保护意识。 六、 讨论节约一度电的意义;
七、 学习读电表;介绍节电经验;开展节电宣传。 八、活动拓展:
1、向全校少先队员发出节约用电倡议。
2、找一找生活中浪费电的现象。 3、和家人一起找找家庭用电安全隐患。 4、写一篇“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的广播稿。
《发明不神秘》
活动目标
1、通过对20世纪重大发明的调查了解,引导学生加入到小发明小创造的行列中,激发学生创造发明的欲望。
2、提供大量的创造发明的成果,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3、通过学生对身边小发明解决生活大问题事例的剖析,引导学生破除对发明创造的神秘感和敬畏感。
4、通过开展小发明、金点子主题征集活动,在思维和想象中体验创造的快乐。
5、能够运用调查、阅读、交流、研讨等方法去搜集并整理有关发明的小故事,学会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来查找小发明、小创造信息的技能。 6、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创造预备活动,营造良好的小发明小创造氛围,提高学生探索、协作、创造的科学素养。 教学准备
1、收集尽可能多的少年儿童小发明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
2、收集有关20世纪重大发明的详细资料,包括这些发明的用途和发明者情况。
3、制作一些实用小发明,让学生进行情境模拟,学习相关的小发明知识。 4、准备一个微型“想法记录本”,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格式,把日常生活、学习、劳动中碰到的一些感到不方便、不顺手、不满意的问题记录下来,为活动做好前期素材准备。
5、根据条件自备有关小发明的录像资料。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
看图谈话导入活动课题。“你知道下列产品是发明的成果吗?” (二)活动流程:
1、发明改变我们的生活 (1)看一看20世纪改变我们生活的发明,了解这些发明的用途和发明者;(2)引导学生学会仔细观察我们的周围,吃穿住行都在发生着哪些变化;(3)明确我们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创造者、发明家,通过爱迪生的故事激发学生创造发明的自信心。
2、生活处处有发明
(1)读一读、议一议、找一找,认识小发明能解决生活大问题; (2)开展小发明、金点子主题征集活动。 (3)说说同学中的发明故事。 (三)活动小结
1、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要明白:既然我们享受着别人的发明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益处,我们就应该乐于用自己的发明去为别人服务。 2、活动评价。 (四)课后拓展:
(1)走进厨房找发明; (2)“我是未来发明家”演讲; (3)收集少年发明家的故事; (4)成立点子俱乐部。
《发明有办法》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社会需求、生活需求和个人希望是推动创造发明的基本动力。 2、通过对“希望孕育其中”、“缩小为我所有”、“模仿也可发明”三大创造技法的认识及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欲望和创新思维。
3、指导学生学会从身边的事物中寻找小发明课题,进一步激发学生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的兴趣。
4、通过实例分析,设计或改进一种物品,指导学生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而体验创造发明的快乐和意义。
5、根据实际需要,尝试指导学生运用一种创造发明技法,进行有针对性的主题小发明设计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发明技法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希望孕育其中”单元必备学具:各种笔、各种课桌图片。选用教具:“童装的发展”或“椅子的变革”方面的图片及影像资料。
2、“缩小为我所有”单元必备学具:剪刀、胶水、折叠杯制作图。选用教具:相关图片、多功能螺丝刀、组合工具、保温杯、折伞、卷尺等等。
3、“模仿也可发明”单元必备学具:每个学生一张32开纸或纸飞机制作图。 活动重难点:
1、分析几件根据人们生活需要而改进的日用品。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安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