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梓店镇镇村体系规划
8 公共设施规划
8.1 规划原则与标准
8.1.1 规划原则
(1)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由于镇域范围内村镇数量较多、规模大小不一,所处地位及层次等都不同,因此,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在每个村镇都自成系统配置和建设齐全、成套的社会设施,更要有计划地配置和福利性的社会设施,更要有计划地配置和合理分布,既要做到方便、适应村镇分散的特点,又要集中布局尽量达到充分利用、经营管理合理的目的。
(2) 与现状基础相结合
镇村社会设施的配置和布局,要结合当地经济状况和现有社会设施的分布状况,从实际出发,避免社会设施项目求全偏大,重复建设,而一些居民点生活必需的社会设施,必须依照先行原则。也要充分利用原有的社会设施,逐步改造建设,不断完善、节约投资。
(3)与镇村体系布局相结合
结合镇村体系布局,某些对社会设施项目进行适当的撤并,如学校等。新增社会设施应安排在有发展前途的村镇,对某些发展条件差、缺乏发展前途的村庄,原则上不再新设社会设施项目。
8.1.2 规划标准
公共设施应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新型农村保障制体系的要求配置。
公益性设施包括行政管理、文体科技、教育机构、医疗卫生等。济南经济发展水平走在全省的前列,统筹全市城乡教育、卫生、文化(图书)、体育、社会保障等等公益性公共设施,应按照标准或高于标准执行。
农村公益性公共设施配套标准
设施类别 行政管理 教育 设施名称 村委会 幼托 小学 初中 文化 医疗 体育 文化活动站(室) 老年活动室 门诊所 计生站 室内体育活动室 健身场地 <500人 ◆ ◇ - - ◇ - ◇ - ◇ ◇ 500-1000人 ◆ ◇ ◇ - ◇ ◇ ◇ ◇ ◇ ◆ >1000人 ◆ ◆ ◇ ◇ ◆ ◆ ◆ ◇ ◇ ◆ 注:◆为必须配置,◇为建议配置, -为不需配置。
公益性设施面积标准
公共建筑项目 1.村(居)委会 2.幼儿园、托儿所 3.文化站(室) 4.老年活动室 5.卫生所、计生站 6.运动场地 7.公用礼堂 8.文化宣传栏 建筑面积 (平方米) 200-500 600-1800 200-800 100-200 50-100 600-2000 (用地面积) 600-1000 长度>10米 所在村庄人口 服务人口(人) 管辖范围内人口 备注 2-6班 可与绿地结合建设 可与绿地结合建设 可设在村委会内 可与绿地结合建设 可与村委会、文化站(室)建在一起 可与村委会、文化站(室)建在一起,或设在村口、绿地内 19
桑梓店镇镇村体系规划
商业服务设施建设标准
商业服务性设施包括各类商业服务业的店铺(日用百货、食品店、综合修理店、小吃店、便利店、理发店、盈利性娱乐场所、物业管理服务公司、农副产品收购加工点等)和集市贸易的专用建筑和场地。
商业服务设施建设规模表
人口规模(人) 设施建筑面积(平方米) <500 >200 500-1000 >400 >1000 >600 8.2 行政办公设施
行政办公,主要以村委会为主体的村级办公场所。
8.3 商业服务设施
商业金融,主要以商业配套为主的经营性服务用地。
镇区商贸设施规划,对原有商贸设施进行整合、扩建,同时结合周边用地增加新的商贸设施用地。
对于村庄内部的商贸设施布局规划主要依据村镇体系规划,在中心村分别布置集中的商贸设施,此外在每个基层村至少设置一个商品零售部。
镇域共设置集贸市场3处。
8.4 教育设施
教育设施,主要包括幼托、小学、中学以及教育培训机构等设施。
按照每4万人设立一所初中,原有初中已基本满足需求,需要进行合并和改造现有设施。按照每个中心村设立一所小学的标准调整和优化现有小学布局,适当合并基础较差的学校。
规划保留的村庄按照每500-1000人设置一所托儿所、幼儿园,500人以下的村庄可以联合办学或者幼儿就近入学。 此外,结合镇区主导产业的规划,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吸收城乡初、高中毕业生和农村主要劳动力,进行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等。
设置中学1所(54班),位于驻地;设置小学5所;设置幼儿园12所。
8.5 医疗设施
医疗卫生,主要包括计生站和卫生站。
立足实际,加强流域内镇区中心卫生院的建设,扩大原有规模,完善设施,提高救治能力。规划中心村与部分人口大于500人的基层村设置卫生站。其中中心村按300~500平方米/所的标准配置,基层村按200~300平方米/所的标准进行配置。共设置卫生站10处。
8.6 文化体育设施
文化娱乐,主要包括老年活动室和文化活动站,以及文化大院;体育用地,主要包括室内体育活动室和室外健身活动室。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镇街为依托,以中心村为重点,发展文体设施和文体活动场所,积极推进基层文体设施建设。镇驻地结合总体规划进行布置集中的场馆与场地,是镇域内最为集中和完善的文体设施。村庄内部的文体活动场所主要集中在中心村,在中心村建设健身场地,配置合适的活动器械,同时结合村庄绿化建设形成公共活动与交流空间,促进邻里关系的和谐。
20
桑梓店镇镇村体系规划
村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表
设施类别 行政村名 小寨 老寨 冯堂 三教 石庙 高王 小辛 石门孙 北王堂 周闫 怀庄 沙李 田庄 邓营 后房 耿庄 龙湖西北安置点 龙湖西南安置点 龙湖东南安置区 龙湖东北安置区
◆ ◆ ◆ ◆ ◆ ◆ ◆ ◆ ◆ ◆ ◆ ◆ ◆ ◆ ◆ ◆ ◆ ◆ ◆ ◆ 商业配套 村委会 设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班) ◆(18班) ◆(18班) ◆(18班) ◆(36班) ◆ ◆ ◆ ◆ ◆ ◆ ◆ ◆ ◆ ◆ ◆ ◆ ◆ ◆ ◆ ◆ ◆ ◆ 集贸市场 托幼 小学 中学 文化设施 医疗设施 21
桑梓店镇镇村体系规划
9 基础设施规划
9.1 道路交通规划
9.1.1 对外交通
铁路:区内规划铁路为京沪高速铁路、邯济铁路(现状)和济南化工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现状桑梓店车站相应进行改造。济南化工工业园通过专用线与邯济、胶济、京沪铁路相连,原材料的到达和产品的发送均可通过铁路来运输。
干线公路:区内主要对外公路为绕城高速公路北环线、G308和G309。绕城高速公路北环线11.6公里;G308红线宽度60米,道路长度9公里;过道309红线宽度50米,道路长度9公里。结合规划区实际情况及现状村镇道路在区内中部规划一条横向干线公路,西连齐河,东至大桥镇,红线宽度30米,道路长度6.6公里;规划桑表路北延穿规划公路及绕城高速公路北环线向东至机场、邹平及滨州方向,桑表路(西二环)南延穿邯济铁路及G309连接二环西路至济南主城区方向。
9.1.2 道路系统规划
根据规划布局结合桑梓店镇实际情况,确定以镇驻地及济南化工园区内城市道路为主,辅以村镇道路的路网结构。 (1)主干路:规划主干路共计2条,为桑表路及化工园纵三路,总计长度13公里。桑表路以G308为界规划两种红线宽度,G308以北规划红线宽度65米,红线范围内存在宽度15米的河道,红线外西侧20米绿划带,东侧35米绿化带;G308以南规划红线宽度60米,红线外两侧各30米绿化带。桑表路北延由北向东至机场、邹平及滨州方向,南延接二环西路至济南主城区方向。桑表路G308至G309路段内规划采用高架形式,与G308、G309相交路口型式均采用互通立交。
(2)次干路:规划次干路共计11条,主要分布在济南化工工业园区、桑梓店镇驻地及鹊山龙湖区内,总计长度52公里。
(3)支路:规划支路总计长度30公里。
(4)村镇道路:规划区地处中心城区以北,除镇驻地、化工工业园区及鹊山龙湖区外,基本没有城市道路,除国道省道等干线公路外,主要依靠各等级村镇道路联系,村镇道路虽不属于城市道路系统,但在该片区是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的重点之一。
村镇道路主要负责村庄之间及村庄与干线道路的联系,断面宽度采用6~25米,总计长度为138公里。
9.1.3 公共交通规划
规划通过G308设置快速公交线路联系桑梓店镇和大桥镇。公交停车保养场是夜间驻车的主要场所,并承担车辆的日常维修和各级别保养,是车队的所在地,担负线路的运营组织工作,可以结合作为公交首末站使用。在桑梓店镇内设置公交停车保养场,近期可以结合公路部门发展公路客运,规划公交停车保养场用地1.38公顷。
9.1.4 交通配套设施规划
(1)加油站
结合现状沿G308设置加油站点4处,规划加油站总用地0.63公顷。 (2)社会停车场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共设置停车场三处,分别服务于化工园区、镇驻地及龙湖区,规划停车场总用地5.94公顷。
22
桑梓店镇镇村体系规划
9.2 水资源及供水工程规划
(1)用水量预测法
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同时结合济南市的发展情况,确定桑梓店镇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取0.3万立方米/万人·日,按镇驻地规划人口4.5万人计,则最高日需水量为:1.35万立方米/日;按镇域规划人口8.6万人计,则最高日需水量为:2.58万立方米/日。工业用地按照1万立方米/日平方公里计算,最高日需水量约4.7万立方米。合计约7.28万立方米/日。
(2)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桑梓店镇地下水丰富,主要是第四孔隙潜水和微压水,其次是第三系岩层裂隙水和构造脉状水。大气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另外黄河侧渗和引黄灌溉回归补给也是补给水源。地下水资源丰富,根据地下水资料,合理开采地下水;此外结合河流水系因地制宜地建设水池、洼地、洪水收集工程,既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强化降雨就地入渗,最大限度地拦蓄大气降水,增加地下水资源的补给量,同时作为乡镇补充供水的地表水资源。建设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设施,实现污水资源化,满足工业、农业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用水需求。
(3)供水设施规划
规划将现有的大桥镇水厂进行调整完善。调整后从鹊山水库的引水量由原来的2万吨增加到10万吨,水厂日供自来水5万吨,日供水库原水5万吨。规划自来水管道通往各中心村及基层村,在今年年底自来水普及率达到36%,2007年达到82%,2008年实现户户通自来水。中心村及一般村兴建集中供水设施,实现管道供水的供水网络体系,使居民的饮用水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9.3 排水工程规划
(1)规划采用雨污分流制。
雨水就近排入雨水管渠和河流水系,污水由污水管道汇集后排到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部分用于工业、农业用水及景观绿化用水,其余排入河道。
(2)根据化工工业园区的规划,在园区北侧新建污水处理厂一座,规模4万吨/日,占地5.6公顷。在桑梓店镇驻地规划污水处理厂一座,规模1.2万吨/日,占地1.2公顷。
(3)结合大型居民点开发建设中水处理设施,污水深度处理后作为中水回用于景观绿化用水;分散居民点可根据地形特点,结合湿地,洼地等采用费用较低的生态湿地处理或者氧化塘之类的生态处理方案,处理后再就近排入河流体系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工矿企业自建污水处理系统,将污水深度处理后作为中水回用,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减少地下水的开采。
9.4 电力工程规划
随着桑梓店镇的经济发展,镇域用电负荷快速增长。为发展需要,保留三官庙村南的110KV变电站改,保留35KV桑梓变,新建220KV工业园变电站,将作为工业园区及镇区用电的主供电源。中心村及一般村至少有一处10KV变电所,变压器容量结合负荷的需求设置。
镇域内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高压线为架空敷设,预留高压走廊。10KV线路在镇驻地逐渐采用电缆埋地敷设,实现配网自动化和环网供电。中心村及一般村仍采用架空敷设。
2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济南市市区镇村体系规划-桑梓店规划(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