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7.3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练习题(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2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图1中水中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故对; C、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污染空气,故错;

D、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热水的温度不能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所以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不能观察到燃烧现象,故错误. 故选B

【分析】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可燃物;二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在设计探究实验时就是根据这三个条件来设计.我们往往认为水中的任何物质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燃烧.但是从过这一实验我们可以知道,只要是满足燃烧的条件,无论在何环境下都可燃烧. 9.【答案】D

【解析】A、燃烧的条件是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因为水中没有氧气,故A正确;

B、因为燃烧的条件是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原因是红磷的着火点高,所以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故B正确; C、烧杯中热水的作用一是提供热量使白磷达到着火点,而是隔绝空气,故C正确; D、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没有达到着火点,故D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

10.【答案】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下白磷不燃烧;会造成环境污染;③④;乒乓球碎片; 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BC

【解析】【解答】解:(1)甲图中的红磷达不到着火点不燃烧,白磷达到了着火点再与空气接触就符合了燃烧的条件能燃烧,而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所以实验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下白磷不燃烧;五氧化二磷释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环境污染;

(2)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的变量是:是否解触空气,有空气燃烧的,有不同空气不燃烧的,其它各量均相同;所以③④正确;

(3)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与氧气接触,在均匀加热过程中,由于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较低,首先燃烧起来,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为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生产面粉的过程中应该严禁吸烟,杜绝火源,轻拿轻放,减少粉尘扬起.故填:BC.

故答案为:(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下白磷不燃烧;会造成环境污染;

(2)③④;(3)乒乓球碎片; 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4)BC;

【分析】(1)根据燃烧的条件来考虑: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五氧化二磷释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环境污染;

(2)根据控制变量的方法,只允许有一个变量分析回答;

(3)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对比以及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进行解答;

(4)根据可燃性的面粉在有限的空间里剧烈燃烧时容易发生爆炸,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解答;

11.4P+5O2【答案】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下白磷不燃烧;②④;乙

【解析】【解答】解:(1)甲图中的红磷达不到着火点不燃烧,白磷达到了着火点再与空气接触就符合了燃烧的条件能燃烧,而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所以实验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下白磷不燃烧;白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方程式是:4P+5O2

2P2O5 .

2P2O5;③④;;

(2)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的变量是:是否解触空气,有空气燃烧的,有不同空气不燃烧的,其它各量均相同;所以③④正确;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的变量是:温度,有冷水,有热水,有热水的必须能够燃烧,其它变量均相同,所以②④符合这一说法. (3)图乙是在水下完成的,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不会对空气进行污染.

故答案为:(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下白磷不燃烧;4P+5O2(2)③④;②④; (3)乙.

【分析】(1)根据燃烧的条件来考虑:具有可燃物、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根据反应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2)根据控制变量的方法,只允许有一个变量分析回答; (3)根据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污染空气来考虑.

12.【答案】与氧气(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减少污染(环保); 擦干;氧气(空气);水蒸发吸热,温度达不到纸的着火点;放热

【解析】【解答】1、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与氧气(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图二装置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可以收集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减少污染(环保);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擦干后才能对试管加热,否则容易引起试管破裂;

2P2O5;

(3)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题中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可知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氧气;

(4)装水的纸杯在酒精灯上加热,却没有被点着,其原因是水蒸发吸热,温度达不到纸的着火点; (5)钾遇水生成H2和KOH,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生成的氢气被点燃。

【分析】 燃烧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有可燃物;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燃烧的着火点;而灭火只要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了。

13.【答案】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P2O5+H2O═2HPO3;没有与氧气接触;温度没有达到它的着火点;能防止有害物质污染空气;可以调节试管内的气体压强,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足量的白磷燃烧,消耗了约占试管内空气体积的的氧气

【解析】【解答】解: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没有达到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能够燃烧,是因为白磷与氧气接触,并达到着火点,所以燃烧;水中的白磷因为不与氧气接触,所以虽然达到着火点,但不能燃烧. 故答案为:温度必须满足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这两个条件.

【查阅资料】五氧化二磷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2O5+H2O═2HPO3;

【改进与实验】燃烧必须达到三个条件:①物质本身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助燃物充分地接触,③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所以投入水中的白磷虽然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是在水中与空气隔绝,所以不会燃烧;试管中的白磷会燃烧,它的温度即达到着火点又与空气接触,满足燃烧的条件;试管中的红磷尽管与空气接触,但是温度没有达到它的着火点,所以不会燃烧.

【反思与评价】(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燃烧后的产物在试管中不会散发到空气里,所以优点是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

(2)图3装置与图2装置对比,其优点是图3装置中气球的作用:可以调节试管内的气体压强,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

如果白磷足量、【拓展与迁移】由于空气总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气密性良好,试管中的氧气能消耗完,所以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能接近试管容积的. 故答案为:

①温度达到着火点,②与氧气接触. 【查阅资料】P2O5+H2O═2HPO3 . 【改进与实验】

实验现象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1)没有与氧气接触 (2)温度没有达到它的着火点 【反思与评价】(1)能防止有害物质污染空气;

(2)可以调节试管内的气体压强,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 【拓展与迁移】, 足量的白磷燃烧,消耗了约占试管内空气体积的的氧气. 【分析】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进行分析; 【查阅资料】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化学方程式; 【改进与实验】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可得到实验现象的原理; 【反思与评价】

(1)可从资料中查阅的五氧化二磷的性质得知,它有毒,所以要从防止污染的角度来分析根据气球的弹性较大;

(2)在反应过程中试管内的压强会变化,分析可得出装置中气球的作用. 【拓展与迁移】根据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可以完成该题的解答. 三、综合题

14.【答案】(1)无色;液体 (2)有特殊 (3)溶

(4)有水雾;变浑浊;酒精+氧气

水+二氧化碳。

【解析】【解答】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

酒精是无色的液体.故填:无色;液体.(2)酒精有特殊的香味.故填:有特殊的.(3)酒精易溶于水.故填:溶.(4)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有水珠出现;变浑浊;酒精+氧气 故答案为:无色、液体、有特殊、溶、有水雾、变浑浊、酒精+氧气

水+二氧化碳。

水+二氧化碳。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通过现象得出结论。结论和现象之间是消相互联系的。

四、实验探究题

15.【答案】(1)不合理;浓盐酸挥发出来的HCl气体溶解在水中形成的盐酸也可以使紫色石蕊变红 (2)液面上升,白色固体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2H2O2(3)排出A、B、C装置中气体,避免装置中压强过大

【解析】【解答】(1)根据浓盐酸挥具有挥发性,HCl气体极易溶于水,会使紫色石蕊变红;所以说小聪认为通过B中的现象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不合理;(2)由于E中氧气放出,使D中压强增大,D中的稀盐酸流入C,则稀盐酸与C中沉淀反应,观察反应现象为:液面上升,白色固体逐渐溶解,有无色气泡产生,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3)因A,E中都产生气体,则C中玻璃管K1的作用是排出装置中气体,减小压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16.【答案】(1)铜片上白磷燃烧,发光放热,产生大量白烟;水中白磷融化。 (2)4P+5O2

2P2O5

2H2O+O2↑

(3)小刚的观点不正确,没有在铜片上用红磷做对比试验,无法确定温度对燃烧的影响;小强的说法错误,没有设计在热水中没有空气的白磷能否燃烧的对比试验,不能确定空气(氧气)对燃烧的影响。 【解析】【分析】

(1)铜片上的白磷,已满足燃烧所需要的40℃,并且处于空气中与氧气接触充分,达到了白磷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2)4P+5O2

2P2O5

(3)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的变量是:温度,有冷水,有热水,有热水的必须能够燃烧,其它变量均相同;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的变量是:是否解触空气,有空气燃烧的,有不同空气不燃烧的,其它各量均相同。 五、解答题

17.【答案】(1)用一根火柴迅速通过酒精灯火焰,发现火柴梗两侧黑,中间并不黑;说明外焰温度更高;焰心温度最低;(2)①用玻璃管靠近焰心处,玻璃管口斜向上,在管口点燃,能燃烧.即说明挥发出的酒精蒸气沿着玻璃管导出,在管口处被点燃燃烧.②用玻璃管靠近焰心处,玻璃管口斜向上,再用有胶管的玻璃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会发现没现象,所以不是二氧化碳和水.

【解析】【解答】解: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在火焰上燃烧火柴梗片刻,观察碳化的位置;则可证明火焰的

温度; 如图所示,用一根导管将焰心中产生的气体导出,①点燃,

如果能燃烧,则证明为乙醇气体;或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故答为:(1)用一根火柴迅速通过酒精灯火焰,发现火柴梗两侧黑,中间并不黑;说明外焰温度更高;焰心温度最低;(2)①用玻璃管靠近焰心处,玻璃管口斜向上,在管口点燃,能燃烧.即说明挥发出的酒精蒸气沿着玻璃管导出,在管口处被点燃燃烧.②用玻璃管靠近焰心处,玻璃管口斜向上,再用有胶管的玻璃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会发现没现象,所以不是二氧化碳和水.

【分析】第一个问题:用一根火柴迅速通过酒精灯火焰,发现火柴梗两侧黑,中间并不黑;说明外焰温度更高;千万别点着了.

第二个问题:①用玻璃管靠近焰心处,玻璃管口斜向上,在管口点燃,能燃烧.即说明挥发出的酒精蒸气沿着玻璃管导出,在管口处被点燃燃烧.②或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7.3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练习题(3)在线全文阅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7.3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练习题(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2140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