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乌龟画正三角形》教学设计
简介:LOGO语言是一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它诞生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LOGO在希腊文中有“文字”、“符号”和“思索”的意思。帕伯特发明的LOGO就是希望孩子不要机械地记忆事实,强调创造性的探索。但我们发现当前学生学习LOGO虽然大多也能掌握这些知识,但这些知识是老师给灌进出的,而不是自己探索、自己悟出来的,因此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的能力就得不到培养。本节课就从学生兴趣入手,让学生在“探”中“悟”、“悟”中“探”,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既可训练学生的思维,也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学会指挥小海龟准确地画出正三角形,学会使用Turtle命令。 2.能力目标:通过编程练习,培养严谨、认真、科学的编程习惯,提高计算能力、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同学之间相互协作,以组为单位相互竞赛,养成积极进取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命令Turtle的功能及格式。
难点:1、让学生自己“悟”出命令中的内容 2、对象和操作的关系。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启发式教学法、发现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
师:我找一个同学和老师一起表演游戏。同学们注意观察。
师:我下命令,这个同学按我命令行走。前进100步,向右转120度,前进100步,向右转120度,前进100步,向右转90度。 师:发现这个同学走了个什么图形? 二、教授新知 出示
Turtle.Move(100) Turtle.Turn(120) Turtle.Move(100) Turtle.Turn(120) Turtle.Move(100) Turtle.Turn(120)
现在展示的就是画正三角形的命令组,仔细观察这三组命令? 师:在small basic中,我们要编程控制的东西都是“对象”。小海龟“Turtle”是一个对象,小海龟画图的窗口“Graphics Widow”也是一个对象,后面我们还会学习到很多对象。
1
学习完这节课,你会发现,对象有自已的“操作”,例如“Move()”就是的一个操作。每个操作后面都带一个圆括号(),中间写上该操作所带的参数。例如Move(100)表示向前移动100步,Turn(120)表示向右转弯120度。 三、大显身手
师:到同学们大显身手的时间了。
要求:指挥小海龟画一个边长是100的正三角形。 四、总结(2分钟)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完这节课后你有什么感受? 【教后反思】
本节课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探”这个过程,“悟”出Turtle命令的任用。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悟”出重复命令的重复次数和重复内容之间的关系、以及正多边形的边数与旋转角度之间的关系。本节课,我采用了“任务驱动、发现学习、探求知识、深入领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探”中“悟”,“悟”中探,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小海龟画正三角形》教学设计及反思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