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主题报告
摘 要:在我国目前的社会背景下,进城务工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主要途径,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开始凸现,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留守儿童因亲情关怀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其教育问题与监护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这些学生,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亲情失落,安全失保。留守学生的问题,不仅需要学校教师积极参与,更需要全社会关注、参与,齐抓共管。为了使他们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应整合社会资源,改进学校教育方式,强化家庭教育的责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通过环境渗透,交流等多种渠道,以促进留守学生和谐健康的成长。
关 键 词:留守儿童;问题;对策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进城务工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主要途径。但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父母外地打工,因经济等原因未随父母外出而留守在家的儿童不断增加,这些留守儿童大多由祖辈监护照顾,有的孩子甚至是独自一人生活,他们的学习、生活、教育和管理已成为农村校园突出的问题。总之,农村留守学生的大量出现,其教育问题与监护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时下,各学校都在大力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留守
学生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和谐平安校园”的建设,也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因父母长年在外,“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学生”群体中最为突出,导致这些学生在心理、个性、行为等方面都出现了不良表现:性格孤僻、任性、冷漠,心理承受能力差、普遍自卑感较重,行为习惯差,学习习惯差,一些学生缺乏勤俭节约意识,特别是流失严重。总之,“学困生”中“留守学生”居多,父母双方外出的留守学生的及格率低于父母一方外出的留守学生。这些学生,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亲情失落,安全失保。对于这些平时缺少关爱和监督的“全真空”的孩子该怎么办?这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成了一个非常现实的并且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幸福和快乐,关系到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究竟,父母外出务工给留守儿童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留守儿童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哪些?我们又怎样构建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对策方法系统?关注留守,守望未来,留守儿童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势在必行。在当前这种形势下,我校于2014年3月12日向山东省基础教育科申报了《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这样一个课题进行研究,希望能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方面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课题研究目的及研究现状
研究目的:
本课题研究实施的主要目的在于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存在
的问题真实、全面地展现出来,便于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性格、学习、生活状态,了解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促进留守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分析留守儿童长远发展的趋势,探索留守儿童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挖掘留守儿童教育的积极因素,进而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教育模式,为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供借鉴。
研究现状:
由于国外国情的差异,留守儿童比例较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并不十分突出,所以相关的课题研究很少。
国内党和政府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比较关注,各地纷纷开展对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中央教科所和部分市县教育部门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逐渐增多,重点探讨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和他们面临的严重困难和问题,大多正在课题研究过程当中。在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方面产生了较大影响,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所以如何更好地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仍值得深思。 三、概念的界定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本课题研究的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县外的其他地方工作、经商、打工,孩子留在农村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学生。
“存在问题及对策的研究”:课题重点调查留守学生目前在学校、家中的各种表现,及存在的种种问题,探究指导留守学生如何生活、
如何学习,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等方面的多种途径和操作性强的有效策略,力求通过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激励,引导同学对其帮助、关心等促进留守儿童的学习进步,以达到使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此次调查研究,确定了我校158名留守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他们分布在全校三个年级的28个班级当中。 2、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搜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2) 、问卷调查法
了解我校、周边部分学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3) 、教育实验法
对我校留守儿童与其他学生进行比较实验研究,以便发现、验证因果规律。 (4)、经验总结法
对收集的资料和实验研究结果主要运用经验总结法,探求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5)、案例研究法
选择恰当的学生样本,通过跟踪调查、教育引导,摸索留守儿童教育的一般规律。
运用以上方法,初步探索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多种途径和操作性强的方法、策略。 五、课题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14年3月——2014年5月)完成课题方案的制定、申报工作,确定课题组成员分工,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通过调查分析,建立“留守儿童”学生档案,起草“课题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并进行论证。
第二阶段:初步研究阶段(2014年6月——2014年7月)对留守儿童进行登记造册,通过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撰写书信等形式了解留守儿童的现状及需求,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加以培养。
第三阶段:深入研究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2月)根据实施计划和调查总结情况进行研究,分期举办专题研讨会、开展个案研究、建立留守学生成长档案、组建留守儿童互助小组、聘任代理家长、实行“代理家长制”、制定留守儿童转化考核方案及综合评价方案,集思广益,搜集第一手资料,整理成册。
第四阶段:2015年1月——2015年3月为结题阶段
摸清我校留守儿童现状,总结出留守儿童教育的模式或有效方法,反思、完善实验研究,完成课题的结题。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