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造工艺普遍采用大张力小梭口强打纬高速度。因此除了对织前工艺路线级设备配套选择有所要求外,对原纱和半制品质量有着与有梭织机不同的要求,尤其是浆纱质量,因此浆纱的质量指标对无梭织机织造十分重要。
8什么叫浆纱覆盖系数?如何计算?使用双桨槽有什么条件?使用双桨槽有何优点?
答:1浆纱覆盖系数:用来衡量浆槽中纱线的排列密集程度的指标2 3使用双桨槽的条件,使覆盖系数小于百分之五十4优点:可以降低覆盖系数,不仅有利于浸浆,压浆而且对下一步的烘燥,及保持浆膜的完整也十分有效
9上浆时常用的浆槽形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1直接加热式浆槽:适用高温上浆2间接加热式浆槽:适用于低温上浆 10浸没辊,上浆辊,压浆辊有何作用?浸没辊的高低位置对浆纱性能有什么影响? 答:1浸没辊:浸浆作用,部分浆纱机浸没辊有着侧压作用。上浆辊:使纱线按一定路线通过浆槽及上浆装置,给予纱线一定的上将率及一定的浸透和被覆。压浆辊:提高上上浆率,其吞吐浆液的功能强弱对上浆率和浆液被覆与浸透程度起着重要作用。2穿纱路线确定后,浸没辊的高低位置就决定了纱线的浸浆时间,从而影响纱线的润湿和粘附浆液程度,因此上浆过程中要固定浸没辊高度。 11湿分绞棒的作用即要求是什么?
答:作用:保护浆膜完整,提高浆纱质量,降低落浆率,减少毛羽。要求:安装在浆槽与烘房之间,分绞过程中本身作主动慢速回转,以防止表面生成浆垢,长丝浆纱机的湿分绞辊中还通入循环冷却水,防止分绞棒表面形成浆皮以及短暂停车时纱线粘传分绞棒。
12烘燥装置有几种类型?它们有什么特点?
答:1烘筒式烘燥装置:特点:烘干均匀,温度一般分组控制,通常为2-3组,其中第一组要求烘筒温度较高,提供较多的热量,后续烘筒的温度可以低一些,因为浆纱水分蒸发素的下降,散热量较小,过高的烘燥温度会烫伤纤维和浆膜2热
风烘筒联合式烘燥装置:特点:先经热风烘房预烘,之后在烘燥装置中烘干,热风烘房的长度和个数可以根据上浆的具体要求选择
13试述制定浆纱工艺的主要原则,浆纱工艺调节或设定的主要内容。
答:原则:根据织物品种,浆料性质,设备条件的不同确定的上浆工艺路线,实现浆纱工序总的目的和要求。内容:浆料的选用,确定浆液的配方和调浆方法,浆液浓度,浆液粘度和PH值,供浆温度,浆槽浆液温度,浸浆方式,压浆辊加压方式和重量,湿分绞棒根数,烘燥温度,浆纱速度,上浆率,回潮率,总伸长率,墨印长度,织轴卷绕密度和匹数等 第四章穿结经
1试述穿结经的任务和作用
答:任务:把织轴上的经纱按织物上机图的要求依次穿过经停片、综丝和钢筘,以便在织造时形成梭口,引入纬纱形成织物。作用:以便在织造时形成梭口,引入纬纱形成织物。
2筘号的定义是什么?何为公制筘号,英制筘号?
答:1钢筘的主要规格就是筘齿密度,称为筘号。2公制筘号:100cm钢筘长度内的筘齿数。英制筘号:2英寸钢筘长度内的筘齿数。 第五章纬纱准备
1何为直接纬纱和间接纬纱?
答:直接纬纱:直接将纱线纺到纡(纬)管上。间接纬纱:管纱,绞纱—络筒—热湿定型—卷纬 第七章开口
1试述开口运动的目的和要求
目的:开口运动是为了将经纱按一定的规律分成上、下两层,形成梭口以供引纬器引入纬纱,然后上、下层经纱交换位置反复循环,经纬纱相互交织形成机织物。要求:1.开口运动要平稳,速度小,震动的发生小2.经纱张紧时即满开时,开口运动速度要慢,而经纱松时即综平时,速度可快,开清梭口。
2什么是经纱位置线和经直线?
经纱处于综平位置时,经纱自织口到后梁同有关机件相接触的各点连接线称为经纱位置线。如果导棒和后梁的连线与织口与综眼的连线在一条直线上,则此时的经纱位置线称为经直线。
3何谓开口时间(综平时间)?何谓织机开口工作圆图?
经纱从离开综平位置,上下分开,到重新返回这个位置完成一次开口,在开口过程中,上下交替的经纱达到综平位置的时刻,即梭口开启的瞬间,称为开口时间。亦即上下交替运动的综框闭口与开口的交接点。通常,标准有织机主要机构运动时间参数的主轴圆周图称为织机工作圆图。 4何谓全开梭口、清晰梭口、小双层梭口?
全开梭口:下一次开口时,经纱要变换位置的综框升、降新的位置,而其他经纱所在的综框保持静止不动。清晰梭口:梭口前部的上层经纱在一个平面中,下层经纱处在另一个平面,这种梭口叫做清晰梭口。小双层梭口:采用四页综,下层经纱不处同一平面,上层经纱也不处在另一平面,不论在上层或下层,总是第三页综的经纱高于第一页综经纱,第四页综的经纱高于低二页综的经纱,分两次平综。 5什么是综框运动角?综框运动的三个时间又是如何分配的?
综框运动角是开口角与闭口角的和。分配原则:1.按时开清梭口,有利于梭子飞行2.综框运动平稳,避免震动、晃动、跳动3.经纱损伤小,断头率低。确定因素:1.织机筘幅,织机筘幅越大,静止角越大,综框运动角越小2.织物种类:P3大的,静止角要大,复杂织物综框运动角要大些3.织机速度大的,静止角小,开口角大于闭口角。4.不同开口机构:开口凸轮机构,开口角和闭口角大,静止角小一些,连杆开口机构同。5.不同的引纬方式,如剑杆引纬,顾虑到剑杆交接纬的稳定性,静止角应适当加大。6.不同综框的运动规律不同,三个角的分配也不同,等。 第八章.引纬
1.试述引纬运动的目的和要求
引纬是将纬纱引入到由经纱开口所形成的梭口中,实现纬纱和经纱的交织,形成
织物。由于梭口开启遵循特定的运动规律,有一定的时间周期,因此引纬必须在时间上与开口打纬准确配合,避免出现引纬器对经纱的损伤,引入的纬纱张力应适宜,避免出现断纱和纬缩等疵点。 2.引纬的方式有哪些?
1有梭引纬 -由梭子将纬纱引入梭口,梭子既是引纬器,又做存纬器用2无梭引纬 -各种新型引纬器或流体引纬介质将一定长度的纬纱引入梭口,引纬器不再载有纬纱卷装,或仅有极小数量的纬纱卷装。 3.梭子有哪些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结构特点?
普通织机使用的梭子,纡子插在装有弹簧片的梭芯上,梭芯用底板弹簧支持;自动换梭式织机的梭子,梭芯根部有一凸钉,以便与纬管部的凹槽啮合,使纡管上的探针槽对准梭子前臂的探针孔,保证换梭的诱导作用;自动换纡织机的梭子内腔一端装有夹持器,用来夹住纬管底部;用于制造毛毯和麻袋织机的梭子,梭腔内壁呈肋骨状;织带机的梭子呈半圆形,底部有齿杆,靠投梭齿轮积极带动;圆形织机的梭子,常呈圆弧形。
4.什么是投梭力、投梭时间?这两个工艺参数的确定应考虑哪些因素?它们是如何调节的?
答:织机由静止状态被人工缓缓转动其主轴,皮结推动梭子移动的距离,称投梭力。投梭时间指的是投梭转子开始与投梭鼻接触,皮结即将推动梭子时的主轴位置角。在实际生产中,常根据上机筘幅、梭子进出梭口时间以及投梭机构的动态特征确定投梭力。投梭力的调节方法是:松开侧板后端的固定螺丝,向上调节侧板支点,侧板受投梭转子作用的动程将增大,则投梭力也大;反之向下调节侧板支点,投梭力将减小。梭子进入梭口的时间要与开口、打纬相配合,既不能早进梭口,也不能晚进梭口。投梭时间的调节方法是:松开投梭转子在投梭盘上的位置,顺着投梭盘的转动方向前移投梭转子,将使投梭时间提前;反之,投梭时间推迟。
5常见的无梭引纬的方式有哪几种?
剑杆引纬、片梭引纬、喷气引纬、喷水引纬
6剑杆引纬有哪几种形式?它们各有何特点?常用的有哪几种?
分类及特点:1)剑杆的配置分:单剑杆引纬:不经历梭口中央的交接过程,故比较可靠,剑头结构简单,但剑杆尺寸大,增加占地面积,且剑杆动程大,限制车速的提高。双剑杆引纬:剑杆轻巧,结构紧凑,便于达到宽幅和高速,目前交接已经很可靠,失误少,应用广泛。2)纬纱握持方式分(p233—235)叉入式:圈状引纬,有单纬叉入式和双纬叉入式,双纬叉入式只适宜于少数织物,如帆布,带类,每次引入双纬。特点:机构简单,交接纬纱可靠;纬纱易划伤;纬纱退绕速度2倍于引纬速度;纬纱易退捻。夹持式:线状引纬,每次引入单纬,应用广泛。 特点:纬纱退绕速度等于引纬速度,适合织机高速;纬纱不易划伤;剑头设计较复杂;纬纱不产生退捻。3)按剑杆形式分
刚性剑杆引纬——利用刚直、坚硬的引纬杆在梭口中往复移动,达到引纬目的。特点:引纬可靠;因可悬空引入梭口,对经纱的磨损小;占地面积大。挠性剑杆引纬——利用截面形状扁平的钢带或尼龙带的伸卷作用进行引纬。特点:机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对经纱的磨损较大。4)按传剑机构的位置。分离式筘座:优点较多,凸轮传动筘座,静止时间长。
7何谓喷气接力引纬?单喷嘴引纬系统与多喷嘴引纬系统的工作原理有何不同? 多喷口引纬靠辅助喷嘴补充高速气流,保持气流对纬纱的牵引作用,称喷气接力引纬。工作原理的不同:1.多喷嘴引纬系统,射流为合流,流速大;而单喷嘴引纬系统只有单射流,不如多喷嘴引纬系统。2.单喷嘴引纬系统配置:单喷嘴+管道片。多喷嘴引纬系统配置:主喷嘴+辅助喷嘴+管道片/异形筘3.多喷嘴引纬系统,由于气流能按需要得到及时补充,气流速度波动范围小,纬纱飞行速度与气流速度的差值小,有利于增加引纬幅宽和喷气引纬质量的提高。 8片梭引纬分为那几个阶段?其引纬特点和品种适应性如何?
答:1片梭引纬分为4个阶段:储能阶段,自锁阶段,投梭阶段,缓冲阶段。2特点:片梭引纬属于积极引纬方式,对纬纱具有良好的控制能力,其引纬故障少,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机织学课后习题答案2(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