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的前后摆动,组成周期性的空间运动,兼有布纱辊和平纱辊二者的功能。 34.浆纱墨印长度:Lm=Lp/[n*(1+aj)]----Lp:织物的公称联匹长度,n:匹数,aj:经纱缩率
四、穿接经、定捻和卷纬
1. 穿结经的任务:把织轴上的经纱按织物上机图的要求依次穿过经停片、综丝和钢筘,以便在织造时形成梭口,引入纬纱形成织物。 穿经方法:手工穿经、半自动穿经、自动穿经、结经。 结经:了机轴和新轴经纱逐根一一打结连接后拉动了机轴的经纱把新轴上的经纱依次穿过经停片、综眼、钢筘,完成穿经工作。 2. 停经片穿法:飞穿法:1.3.2.4 重叠穿法:11.22.33.44
3. 钢筘:(1)作用:a. 确定织物的经密和幅宽b. 把纬纱打向织口c. 梭子通过梭口时的依托。(2)筘号:表示筘齿的密度。公制筘号:每10cm长度内的筘齿数;英制筘号:每2英寸长度内的筘齿数。 公制筘号=经密/地经筘入数*(1-纬纱縮率%)
4.筘幅=[总经-边纱(1-地入/边入)] *10 / 地入*公制筘号 5.直接纬纱:(在细纱机上直接用纬纱管卷绕出的纬纱)直接将纱线纺到纡(纬)
管上. 间接纬纱:(纱线经过络筒和卷纬加工)管纱、绞纱→络筒→热湿定型→卷纬, 特点:纱线质量高,疵点少。 筒子纬纱:管纱、绞纱→络筒→(热湿定型)→筒子纬纱
6.卷纬:将绞纱或筒子纱由卷纬机重新卷绕成适合梭子尺寸和便于织造的纬纱管。 织机换纬方式:自动换梭,手工换梭,自动换纡。
7. 管纱(纡子)成形-->三种基本运动:1.旋转运动--纡管旋转,产生圆周卷绕运动2.往复运动--导纱器往复,纱圈产生一定的螺旋上升角3. 前进运动--导纱器前进,纱圈的卷绕位置逐渐向顶部前进。
8. 纱线定捻:1.目的 :稳定纱线捻度,减少织造过程中的纬缩、脱纬和起圈现象2.定捻方法--纱线定形是利用纤维具有的松弛特性和应力弛缓过程,把纤维的急弹性变形转化成缓弹性变形,而纤维总的变形不变。3.方式:(1)自然定捻(2)
加热定捻(3)给湿定捻--纬纱给湿方法:喷雾法、给湿间给湿、水浸法、机械给湿法 (4) 热湿定捻--热湿定形、真空定形、干热定形
9. 定捻方法比较:1. 自然定捻--定捻工序短,纱线物理机械性能不变;定捻效果不稳定,适宜于低捻纱定捻。2. 加热定捻--适宜中低捻纱线,温度控制严格3.给湿定捻--定捻设备简单,定捻效果较好。4. 热湿定捻--定捻效果好,应用广。适宜于细特纱、强捻纱、混纺纱定捻。
第七章 开口
1开口运动目的:把经纱按照一定的规律分成上、下两层,形成能供引纬器、引纬介质引入纬纱的通道---梭口,待纬纱引入梭口后,两层经纱根据织物组织要求再上下交替,形成新的梭口,如此反复循环,形成织物。要求:开口要清晰,利于引纬器、引纬介质引入纬纱;运动平稳,避免震动;同时对经纱的张力要小,防止经纱因为张力过大而断裂。
2.经纱位置线定义:经纱处于综平位置时,经纱由织口至后梁所构成的一条曲折线BCDE。
经直线:如果D(经停架中导棒)、E(后梁)两点在B(织口)C(综眼)直线的延长线上,则经纱位置线是一根直线,称为径直线。
3.综平时间—即开口时间,它指开口过程中,上下交替运动的经纱达到综平位置的时刻,即梭口开启的瞬间,亦即上下交替运动的综框闭口与开口的交接点。开口工作圆图:标注有织机主要机构运动时间参数的主轴圆周图。表示织机运动时间的配合关系。
4.全开梭口——每形成一次梭口时,重复原位的经纱保持不变,变位经纱上下移动。
清晰梭口:梭口满开时,梭口前部的上下层经纱均处于同一平面内。
小双层梭口:无论在上层或下层,总是第三页综的经纱高于第一页综的经纱,第四页综的经纱高于第二页综的经纱。
5.什么是综框运动角?综框运动的三个时间角是如何分配的?
综框运动角=开口角+闭合角
影响综框运动角的因素:1织机筘幅---经纱穿筘幅提高,梭子飞行时间增加,静止角增大; 静止角增大,则开口角和闭口角减小,综框运动速度必须提高,可能造成综框晃动,经纱断头增加。 2.织物种类---a、织制经密大的织物,为了开清梭口,静止角必须增大。b、织制较复杂织物,因为引入一根纬纱凸轮回转角度为360o/ Rw, Rw增加,则凸轮回转角度下降,从而,凸轮压力角增大,凸轮易磨损,因此一般安排综框运动角(开口角+闭口角)大一些,静止角小一些。3.织机速度---速度高,梭子飞行时间减少,静止角可小些。一般开口角大于闭口角4.不同的开口机构,角度分配也不同5.不同的引纬方式也影响时间角的分配---如剑杆引纬,顾虑到剑杆交接纬的稳定性。静止角应适当加大 6.不同综框的运动规律,三个角的分配也不同。
第八章 引纬
1.引纬的作用:将纬纱引入由经纱所构成的梭口,以便经纬交织,形成织物 要求:时间上,引纬必须与开口准确配合;引入的纬纱张力应适宜,避免出现纬缩和断纬,对各种纱线的适应性强,布边良好;运动迅速、准确,尽量避免或减轻噪声、冲击、振动。
2.引纬的方式有哪几种? 1、有梭引纬 :由梭子将纬纱引入梭口,梭子既是引纬器,又做存纬器用2、无梭引纬:各种新型引纬器或流体引纬介质将一定长度的纬纱引入梭口,引纬器不再载有纬纱卷装,或仅有极小数量的纬纱卷装。包括片梭、喷气、喷水、剑杆四种。
3.什么是投梭力、投梭时间?这两个工艺参数的确定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它们是如何调节的?
1、投梭动程(亦即投梭力)--皮结与梭子共同移动的距离。或以静态位移规律中梭子(或皮结)的最大动程Smax表示2、需要根据上机筘幅、梭子进出梭口的时间以及投梭机构的动态特性决定。调节:松开侧板后面的固定螺丝,向上调节侧板支点,侧板受投梭转子作用的动程将增大,投梭力也增大;反之,则减小。3、
投梭时间:织机运转中,投梭转子与投梭鼻开始接触时主轴的位置角,称为投梭时间。需要与开口和打纬时间配合,不能使梭子受到大的挤压。调节:松开投梭转子在投梭盘上的位置,顺着投梭盘的转动方向前移投梭转子,将使投梭时间提前,反之,则推迟。
4.常见的无梭引纬方式有哪几种?
片梭引纬---以带夹子的小型片状梭子夹持纬纱,投射引纬。剑杆引纬---用剑杆头、带来夹持、导引纬纱。喷气引纬---用喷出的压缩气流对纬纱进行牵引,将纬纱带过梭口。喷水引纬---利用水流作为引纬介质,以喷射水流对纬纱产生摩擦牵引力,使固定筒子上的纬纱引入梭口。
5.剑杆引纬有哪几种形式?它们各有何特点?常用的有哪几种? (1)剑杆的配置分:
单剑杆引纬:不经历梭口中央的交接过程,故比较可靠,剑头结构简单,但剑杆尺寸大,增加占地面积,且剑杆动程大,限制车速的提高。
双剑杆引纬:剑杆轻巧,结构紧凑,便于达到宽幅和高速,目前交接已经很可靠,失误少,应用广泛。 (2)纬纱握持方式分
叉入式:圈状引纬,特点:机构简单,交接纬纱可靠;纬纱易划伤;纬纱退绕速度2倍于引纬速度;纬纱易退捻。
夹持式:线状引纬,每次引入单纬,应用广泛。特点:纬纱退绕速度等于引纬速度,适合织机高速;纬纱不易划伤;剑头设计较复杂;纬纱不产生退捻。 (3)按剑杆形式分
刚性剑杆引纬:利用刚直、坚硬的引纬杆在梭口中往复移动,达到引纬目的。特点:引纬可靠;因可悬空引入梭口,对经纱的磨损小;占地面积大。
挠性剑杆引纬:利用截面形状扁平的钢带或尼龙带的伸卷作用进行引纬。特点:机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对经纱的磨损较大。 (4)按传剑机构的位置
分离式筘座:优点较多,凸轮传动筘座,静止时间长。 非分离式筘座:不利于高速
常用的有双剑杆引纬的夹持式引纬、挠性的、分离式筘座。
6.何谓喷气接力引纬?单喷嘴引纬和多喷嘴引纬系统的工作原理有何不同? 喷气接力引纬是指在口子上增设一系列辅助喷嘴,沿纬纱行进方向依次喷气,补充高速气流,实现接力引纬。
a. 单喷嘴引纬系统组成与原理:定长盘——储纬;主喷嘴——引纬;管道片——限制压缩空气膨胀,抑制管道内引纬气流速度的下降,减少气流对周围静止空气的扩散;吸嘴——对纬纱自由端进行牵引,减少纬缩。
b. 多喷嘴引纬系统(又称接力引纬)组成:定长储纬器;主喷嘴;辅助喷嘴——使引纬气流的流速得到周期性补偿;风道筘——纬纱穿越梭口的飞行通道。 7.片梭引纬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其引纬特点和品种适应性如何? 引纬过程可分为:击梭、飞行阶段、制梭三个阶段。
片梭引纬的特点及品种适应性○1入纬率高,低速高产特点;○2能织制单幅或多幅不同幅宽的织物,几乎满足所有织物加工幅宽;○3多色纬功能--4-6色的选色;4引纬方式:积极引纬,对纬纱具有良好的握持能力,引纬质量好;○5开口装○
置:凸轮,多臂,提花 ;○6布边折入:光边,经纬回丝损失少;○7适用纱线:各种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的纯纺或混纺短纤维纱、各种纤维长丝、金属丝及各种花式纱线,不宜使用低强度纬纱及弱捻纱,纬纱容易断裂;○8适用织物:精纺毛织物、工业用织物、装饰织物、特阔高档棉型织物、细布、府绸、卡其类织物。 22,喷水引纬系统对水质有何要求?喷水织机的品种适应性如何? 要求:水需要净化------指标:浊度、pH值、硬度等 三、喷水引纬的工艺特点及主要适用品种
入纬率高达1700-2000m/min,适用于大批量、高速度、低成本的织物加工;最大织机幅宽为2.3m; 多色纬功能:2-3色;引纬方式:消极引纬;开口装置:连杆,多臂;适用纱线:疏水性纤维长丝及短纤纱;适用织物:合纤长丝织物,变形丝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机织学课后习题答案2(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