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名校讲坛 人教版九历史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0-1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名校讲坛】 【知识误区】

1.伊斯兰教的“圣地”是麦地那。

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麦加被誉为伊斯兰教的“圣地”。穆罕默德建立政教合一国家的地方是麦地那。

2.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实现统一。

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实现统一,但没有实现完全的统一。 【难点分析】

1.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大化改新之后,日本在经济方面废除了部民制,建立起封建土地国有制。在政治方面,废除了贵族的世袭特权,建立起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与原先的政权形式具有本质的区别,各级国家官吏均由中央任命,且都是地主阶级。大化改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从此,日本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2.伊斯兰教能够在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原因。 (1)严格的一神教反映了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除安拉外,别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种一神教的信仰,极力贬低各部落在分裂状态下传统信仰的神,目的是以一神教代替多神教,反映了阿拉伯贵族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它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

(2)阿拉伯国家是宗教、行政、军事于一体的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为统一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形式。 【教你一招】 歌谣记忆

日本大和来统一,大化改新仿唐制。 社会过渡转折点,奴隶制变封建制。 穆罕默德“真主”说,伊斯兰教阿拉伯。 【课前预习】

知识点1 大化改新

日本统一:1世纪前后,日本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5世纪 统一了日本。

大化改新:7世纪中期,新上台执政的 颁布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了。主要内容:政治上:建立 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 ,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 向 过渡的标志。 知识点2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背景: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外部势力入侵,阿拉伯人渴望 。穆罕默德创立的 应运而生。

建立: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 的国家,伊

斯兰教把 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630年穆罕默德兵临麦加,麦加贵族承认他的 和宗教领袖地位。从此, 成为伊斯兰教圣地。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 【当堂训练】

1.中国古书这样记载日本:沧浪之中有倭人,大小数百国。第一次统一“大小数百国”的是

( )

A.大和 B.高丽 C.百济 D.新罗

2.“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进化。”7世纪时,它曾借鉴哪国的历史文明成果( )

A.美国 B.中国 C.英国 D.法国

3.646年元旦,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分为国、郡、里;实行征兵制。此段材料反映的是( )

A.大化改新的背景 B.大化改新的内容 C.大化改新的性质 D.大化改新的影响 4.唐朝后期,一位去过日本的中国人回国后描述了他在日本的所见所闻,讲述时不可能提到的是( )

A.天皇是日本国内最高的统治者 B.当时日本已经是封建社会

C.当时日本的土地、赋税和徭役制度,与中国类似 D.当时日本社会矛盾尖锐,有识之士纷纷要求改革

5.美国科学家迈克尔·哈特著有《人类史上最有影响的百位人物排名》一书,穆罕默德排名居百位人物之首。这本书刚一出版,即成为畅销书。在这本书中有关穆罕默德的记述,你不可能看到的内容是( ) A.创立了伊斯兰教

B.建立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

C.完成了创立宗教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双重历史使命 D.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大帝国

6.“这个新生的宗教有着惊人的适应能力,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席卷阿拉伯半岛。随后,又伴随着阿拉伯大军的新月旗帜和弯刀,跃入了更广阔的天地。”该宗教是( ) 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7.麦加之所以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是因为( ) A.那是穆罕默德最初传教的地方 B.那是穆罕默德病逝的地方

C.那是穆罕默德最早建立政教合一国家的地方 D.那是当时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心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诏书规定:

第一,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 第二,关于租税,效法隋唐的租庸调制。 第三,确立中央集权国家制度

第四,兵制方面,京师设军团,公民服兵役,废除贵族世袭控制军事的特权。 材料二:

图一 日本文字 图二 日本服饰 图三 日本货币

(1)大化改新是参照哪国的制度进行的改革?

(2)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唐朝在哪些方面对日本产生了重要影响?

(3)日本仿照他国制度取得了大化改新的成功,你有什么感想?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课后作业】

9.根据史料探究历史的真谛是学习历史的目标之一,对右图(9世纪日本人的书法作品)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中国的书法艺术受到日本人的喜爱 B.日本人没有自己的文字 C.中日文字交流较为密切 D.作者可能是遣唐使之一

10.伊斯兰教历叫做“希吉来历”。“希吉来”阿拉伯语意为“迁徙”。伊斯兰教历纪年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 B.穆罕默德病逝

C.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 D.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1.阅读下列材料: 【善于学习的民族】

材料一:作坊里的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进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到了近代又向西方拜认了第二位老师。

——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二:公元6世纪下半叶,圣德太子派遣大量使节出使中国,全面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和政治经济制度。646年,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一系列改革,改革内容大部分是对中国隋唐政治经济的模仿。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日本的第一位老师是谁?日本为什么要拜师学习?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民族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来源:Zxxk.Com][来源:Z+xx+k.Com][来源:Z|xx|k.Com][来源:Zxxk.Com]【弯刀新月的帝国】 材料三:在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国旗上,旗面上用白色的阿拉伯文书写着清真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3)根据材料三,说出在沙特阿拉伯王国具有特殊地位的宗教是什么?这一宗教创立于何时?

【友好交往的邻邦】

(4)中国与日本、沙特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源远流长。作为新世纪的主人,为了保证中国和日本、中国与阿拉伯之间的关系健康稳定地发展,你将提出怎样的建议?

[来源:学科网ZXXK]【直击中考】

12.(2013·昆明)世界古代史上,大和统治者通过派遣使臣和留学生,积极学习中国隋唐封建制度,并通过大化改新,在日本建立了( ) A.中央集权的国家机构 B.民主政治 C.奴隶制共和国 D.资本主义制度

13.(2013·衡阳)它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于8世纪中叶建立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把东方和西方连接起来。该帝国是( ) A.阿拉伯帝国 B.古代希腊 C.古代波斯 D.奥斯曼土耳其

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前预习

1.大和 孝德天皇 中央集权 国有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2.建立统一的国家 伊斯兰教 政教合一 622 政治 麦加 当堂训练

1.A 2.B 3.B 4.D 5.D 6.C 7.A

8.(1)参照中国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2)政治制度、文字、服饰和货币等方面。(3)日本是一个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文化变成自己特色文化的民族。在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正是因为善于向他国借鉴的精神,日本才从一个弹丸之地的小国逐渐变成今天的科技强国。(只要意思相近即可) 课后作业 9.B 10.C

11.(1)老师:中国。原因:六七世纪时,日本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特点:善于学习,长于模仿。(2)大化改新。(3)伊斯兰教;7世纪。(4)珍惜中日、中阿之间的友谊,相互尊重,加强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等。 直击中考 12.A 13.A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名校讲坛】 【知识误区】

1.法兰克王国就是法兰西王国。 法兰克王国国王查理曼在位时,法兰克王国空前强大,疆域非常辽阔,号称查理曼帝国。后来,查理曼大帝的三个孙子争权夺利,导致查理曼帝国分裂,分为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

2.西欧重新兴起的城市里,市民阶级就是资产阶级。 市民阶级是相对农民阶级而言的,资产阶级是相对无产阶级而言的,两者不是一个概念,而资产阶级脱胎于市民阶级,是市民阶级中拥有资产的一批人。

[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3.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是国王。

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是罗马教廷,他们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不是国王。 【难点分析】

1.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查理·马特改革后,西欧形成了从国王到骑士金字塔形的等级制度,这种等级制度是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和维护封建主内部的利益,更有效地统治下层人民,其基本特征是封主与附庸的臣属关系的建立。由于土地是层层分封的,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人为封主,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则没有臣属关系。所以,在西欧出现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象。

2.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1)地位:在西欧封建社会,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2)影响:在整个中古时期,教会对西欧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深远重大,以至于以后西欧出现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等重大事件,无不与教会有关。 3.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

拜占廷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廷帝国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1453年,拜占廷帝国最终灭亡于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 【教你一招】 歌谣记忆

查理·马特大变革,封建制度渐发展。 西欧城市重新现,琅城争取自治权。 东罗马称拜占廷,穷兵黩武终玩完。 【课前预习】

知识点1 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查理·马特改革:内容:改变以前 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 。影响: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 。在各级封建主之下,农奴等劳动者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罗马教廷: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罗马 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与世俗王权分庭抗礼 国王向教会大量赐赠地产,教会巧取豪夺,占有大量 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 ,对人民施行精神统治,神权凌驾一切 知识点2 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10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城市争取自治权斗争典型事例:法国 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 形成了。从市民阶级中分化出的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 ,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知识点3 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东罗马帝国定都 ,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廷,因此东罗马帝国又称 。 15世纪中期,君士坦丁堡被 攻陷,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廷帝国灭亡了。 【当堂训练】

1.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变了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现有

条件的土地分封。这场改革给西欧带来的影响是( ) A.日耳曼民族的大量入侵B.罗马教廷权力至高无上 C.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形成D.拜占庭帝国被外族所灭

2.谚语是历史的最好写照。下列谚语中,能较好地反映欧洲封建社会统治情况的是( )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B.“条条大路通罗马”

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D.“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3.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曾说过“土地是财富之母”。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是( )

A.国王 B.农民 C.官吏 D.教皇和教会 4.下表中“●”处可填的内容是( ) [来源:Zxxk.Com]中国(西周) 先有爵,后有地 大夫、诸侯都效忠天子 子承父业 ● 先有地,后有爵 小封建主效忠大封建主,大封建主效忠国王 子和女承父业 A.上古希腊 B.古代印度 C.古代日本 D.中古欧洲

5.《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2》发布会于2012年2月9日召开,首次提出“国际城市2.0”概念。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时间是( )

A.8世纪前后 B.9世纪前后 C.10世纪前后 D.12世纪前后

6.12世纪初期,被激怒的市民拿着利斧、马矢、木棒和矛枪,高呼口号,冲进主教家,杀死了主教。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

A.城市复兴 B.伊斯兰教统一阿拉伯半岛 C.法国琅城起义 D.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7.右面这座大教堂作为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古迹,冷眼旁观过政治兴迭、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而它的美丽庄严,依然撼动着每一个参观者的心,它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拜占廷帝国

8.“拜占廷??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拜占廷帝国即东罗马帝国②14世纪末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③国力的衰弱,与其对外扩张有关④帝国虽灭,但其文化依然为后人所继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拜占廷帝国的商业和手工业相当繁荣,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在这里保存下来。君士坦丁堡有许多雄伟辉煌的建筑,著名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右图)是拜占廷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 材料二: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国王亲率大军和几百艘战船,兵临城下。土军用重炮轰城,但因城防坚固,金角湾又有铁链封锁,

一筹莫展。后来,用木板铺路,上涂油脂,把七十多艘战船从木板路上运入金角湾。然后,迅速架起浮桥,从海陆两面同时攻城,经过鏖战,城市陷落。在战争中,土军烧杀劫掠,很多宏伟建筑毁于一旦,大量珍贵文物和艺术品被付之一炬。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讲述的是哪一城市的陷落?该城市的陷落有何影响?

(3)读了两则材料,你对民族之间的战争产生了哪些认识?

[来源:Zxxk.Com]【课后作业】

10.时光倒流,正在读九年级的小旭回到了中世纪的欧洲,他发现一些人由于在思想上的创新而被视为“异端”并且受到宗教的审判和严厉制裁。这种现象体现了( ) A.西欧等级制度森严

B.在中古欧洲的精神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C.罗马教皇的权力凌驾于王权之上 D.罗马教廷占有全西欧三分之一的土地

11.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采邑分封制、丕平献土、城市自治。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 A.上古亚非文明 B.上古欧洲文明 C.亚洲封建国家 D.西欧封建社会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金字塔形的封建等级

材料二: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与哪次改革有关?

(2)假如你是欧洲某庄园的农民,一天在田间耕作,突然看到一位你不认识的侯爵,他趾高气扬的要求你为他服务,你可以义正辞言地说:“??”

(3)你认为西欧这种制度会引起引起什么后果?

(4)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同印度种姓制、中国封建时代的中央集权制有何明显区别?

【直击中考】

13.(2013·黄石)下列有关西欧封建社会的表述,错误的是() A.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以血缘为纽带 B.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C.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D.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14.(2013·青岛)当西方为新的文明打下了基础时,拜占廷帝国却一直躺在光辉灿烂、占压倒优势的遗产上,一直无力冲破过去的桎梏,因而变成了一个陈旧的,与时代不合的存在物,直到1453年遭到耻辱的但却不可避免的灭亡为止。拜占廷帝国是被下列哪个国家灭亡的() A.阿拉伯国家B.古巴比伦王国 C.罗马帝国D.奥斯曼土耳其

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课前预习

1.无条件 服兵役 等级制度 教廷 土地 精神支柱 2.琅城 市民 市民阶级 资产阶级

3.君士坦丁堡 拜占廷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 当堂训练

1.C 2.C 3.D 4.D 5.C 6.C 7.D 8.C 9.(1)材料一反映出拜占廷帝国曾繁荣一时。(2)材料二讲述的是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标志着拜占廷帝国的灭亡。(3)战争对文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只要意思相近即可) 课后作业 10.B 11.D

12.(1)8世纪的采邑改革。(2)不,先生,我不能为你服务。(只要表示拒绝即可)(3)最终会导致贵族割据,王权衰微。(4)西欧的等级制限于封建主范围内,而种姓制则涉及全体社会成员。西欧的等级制是地方分权、王权衰微,中国的中央集权制表现为权归中央、君主专制。

[来源:学|科|网]直击中考 13.A 14.D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名校讲坛 人教版九历史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在线全文阅读。

名校讲坛 人教版九历史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1753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