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成绩__________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
文字母代号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10 2 11 3 12 4 13 5 14 6 15 7 16 8 17 9 18 1.2017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是我国重要的古人类遗址博物馆,下列描述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
A.会种植水稻 B.住干栏式房子 C.过群体生活 D.距今约7万—2万年 2.歌曲《龙的传人》中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中华民族把黄帝和谁尊奉为我们的人文始祖( ) A.盘古
B.炎帝
C.大禹
D.后羿
3.导游给外国朋友介绍夏商周时期的历史,他将夏桀、商纣王和周幽王三人归为一类,其标准应该是( ) A.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C.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
B.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 D.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
4.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商朝的( ) A.骨耜
B.人面鱼纹彩陶盆 C.四羊方尊
D.司母戊鼎
5.与其他历史时期相比较,春秋时期最主要的社会面貌用下列哪个词语来概括最为恰当?( ) A.争霸
B.伐虐
C.分封
D.变法
6.都江堰位于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该水利工程修筑于( ) A.春秋时期秦国 C.战国时期秦国
B.春秋时期楚国 D.战国时期楚国
7.下列搭配中正确的一项是( ) A.韩非——“兼爱”“非攻” C.墨子——顺应自然和民心
B.庄子——以法治国 D.孟子——实行“仁政”
8.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在( )
A.战国 C.西汉
9.刘邦与项羽为争夺帝位而展开的战争是( ) A.长平之战 B.楚汉之争 C.巨鹿之战
D.垓下之围 B.秦朝 D.东汉
10.下表反映了西汉的相关信息,请补充完整( )
朝代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A.公元前221年
B.公元前209年 西汉 刘邦 长安 C.公元前207年
D.公元前202年
11.下列有关黄巾起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②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 ③最终被残酷镇压了 A.①②
B.②③
④沉重打击了西汉的统治 C.②④
D.③④
12.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标志是( ) A.张骞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班超经营西域 D.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13.《史记》是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下列人物可能在《史记》中有记载的是( )
A.蔡伦 B.华佗 C.张仲景 D.汉武帝
14.我国古代有一种器皿称为“鼎”,一般“鼎”有三足。我国历史上曾出现三国分立的局面,被形象地称为“三国鼎立”。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A.赤壁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15.下列诗句反映了北方少数民族游牧生活的是( ) A.“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6.420年,东晋灭亡。东晋灭亡后,最先在南方建立的政权是( ) A.宋
B.齐
C.梁
D.陈
17.总结概括某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很重要的方法。下面是一位初一同学在学了某一时期历史后作的概括,你认为这一时期应是( )
A.夏商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18.《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句话:“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这一观点的核心是( ) A.勤劳致富 B.遵循自然规律
C.听天由命 D.人定胜天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行为和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写“√”,错误的在括号内写“×”。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9.半坡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 20.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 )
21.晋文公积极改革内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 ) 22.战国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 ( )
23.为了防御匈奴进攻,秦始皇征发大批人力,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灵渠。 ( ) 三、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24.(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篇》
材料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礼运篇》
材料三 乃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司马迁《史记》
(1)材料一中“选贤与能”是指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制度?(2分)
(2)材料二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2分)从此以后,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3)材料三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2分)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制度?(2分)
25.(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二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 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商君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然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益强盛。
(1)材料一中的“卫鞅”指的是谁?(2分)“孝公”是战国时期哪国的国君?(2分)
(2)材料一中“卫鞅”的主张是什么?(2分)这一变法有什么积极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二可知,变法遭到旧贵族的强烈反对。试从变法内容的角度说明原因。(2分)
(4)有人说,“商君”被车裂意味着“商君”变法的失败。你同意这种观点吗?(2分)为什么?(3分)
26.(15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与汉朝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影响深远,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现大一统的时期。
材料二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司马迁《史记》
材料三 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百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1)阅读材料一,秦汉时期,为大一统局面的出现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哪两位封建帝王?(4分)为加强思想控制,他们各采取了怎样的措施?(4分)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秦汉时期,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这两位帝王各采取了怎样的措施?(4分)
(3)综上,你能得到什么认识?(3分)
四、探究题(14分)
2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但其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阅读材料,探究以下问题。 材料一
三国鼎立示意图
(1)“屯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傲军。”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人物奠定了材料一图中哪个政权的基础?(写出序号即可,1分)
材料二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税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4分)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3)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2分)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4分)
(4)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不可抗拒的趋势,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统一因素。(3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7-2018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