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期末复习测试题1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彩纸折成纸鹤 B.白雪缓慢消融 C.葡萄酿成美酒 D.霓虹灯光闪烁 2.臭氧(O3)主要分布在离地面10~50Km的高空,它能吸收空气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
A.纯净物 B.混合物
C.氧气
D.稀有气体
3.下列化学反应与实验现象相符合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 称量氯化钠 D. 闻气体 5.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活泼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6.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7.下列符号中,既可以用来表示一种物质,又可以用来表示一种元素,还可以用来表示一个原子的是( )
A.H B.2C C.Fe D.CO 8.李洁同学学习化学后,对装修新房的爸爸说:“如果厨房不装抽油烟机家具将会沾满油渍.”李洁同学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
A.分子很大 B.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9.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B.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肯定不是化合物 D.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0.下列鉴别氧气、空气、氮气的方法中最简便易行的是( )
A.闻气味 B.用燃着的木条 C.用带火星的木条 D.用澄清的石灰水 11.原子序数为94的钚(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45 B.核外电子数为94 C.质子数为94
D.核电荷数为239
12.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其中含有的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异黄酮中共含有27个原子 B.一个异黄酮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C.组成异黄酮的三种元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异黄酮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2
13.锶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所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B.图2是锶离子结构示意图
C.从图3中可以看出这种元素是金属元素 D.该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 14.根据化合价由高到低的顺序,在HClO4、KClO3、HClO、( )、NaCl的排列中,括号内应填入下列物质中的( )
A.Cl2 B.HC1O3 C.Cl2O7 D.HC1 15.下列描述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 A.通常状态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 C.液态氧可用作发射火箭的助燃剂
D.氧气是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氧化许多物质
16、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火上浇油”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A.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 B.增大氧气的密度,可以使燃烧更旺 C.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 17、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为氧化物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D.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发光放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18、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分为以下几步:a加热试管;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向试管中装药品,用带导管的单孔塞塞紧后,固定在铁架台上;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e停止加热;f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bcadef B.abcdef C.bcadfe D.abcdfe
19.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燃烧匙中的红磷完全消失 B.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 C.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小导致水面上升
D.反应结束后需冷却至室温再观察钟罩内的液面高度
20、如图所示,等体积的甲乙两集气瓶内充满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硫,点燃使其充分反应,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出的现象的是:
A、甲瓶没有水流入,乙瓶中有水流入 B、甲、乙两瓶均有水流入 C、甲瓶中有水流入,乙瓶没有水流入 D、甲、乙两瓶均无水流入
21、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相比,采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优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无需加热等附加条件和设备 B.反应剧烈程度和反应速率容易控制 C.装置简单 D.收集气体更方便 22.鉴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试剂或方法(括号内)正确的是( ) A.水和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B.氯化钾和氯酸钾(加热) C. 二氧化锰和炭粉(水) D.氧气和空气(燃着的木条) 二、非选择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40分) 16.(1)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2个铜原子 ; ②3个氮分子 ;
③4个亚铁离子 ; ④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 (2)写出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
①H2O: ②Ca2+ . 17、市场上有一些充气包装的食品(如上图)。装食品的塑料袋内充满了气体,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好像一个小“枕头”。袋内充的是什么气体呢?(1)初三一班的同学有两种猜想:A)二氧化碳,B)氧气。请判断哪种猜想更合理并说明理由。 ; (2)初三二班的同学也有两种猜想:A)氮气, B)二氧化碳。请设计一个实验,来判断 猜想B是否正确。 。 17.如图是用来表示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原子,仔细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属于 (填“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 (2)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
(3)根据上述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请写条) .
和
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
18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普做过如图的实验:在甲、乙两个密闭的玻璃容器内,甲中放一只小白鼠,乙内放了一盆绿色植物和一只小白鼠。分别给予足够的光照,发现在乙容器中的存活时间长许多。此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1)实验中甲是乙的对照,为使实验更为可靠,这两容器内的小白鼠应该 ; (2)如果用黑布将乙容器完全罩住,那么这只小白鼠存活的时间比没罩时短,这是因为_____ 19.下列情况中:①人的呼吸作用;②在空气中点燃镁条;③把浸渍了液氧的木屑密封点燃;④浸有白磷的滤纸晾置在空气中,其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_____,由缓慢氧化能引发自燃的是_____,发生爆炸的是_____,发生燃烧的是_____(用序号表示)
20.通过两个多月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一些气体和验证气体性质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可选用 .
(3)实验室常用装置D制取氧气,仪器①中所盛的药品是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4)I和J是验证氧气性质的部分实验,两个实验中,实验前集气瓶里都装有少量的水,其中,I里面水的作用是 ,J里面水的作用
是 ,I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 (5)注射器C在化学中的作用很多,如:可用于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步骤如下: Ⅰ.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水浸没长颈漏斗下端. Ⅱ.将注射器C连接到装置E的导管口处.
Ⅲ.缓慢推动注射器C的活塞,如果装置E的气密性良好,观察到的现象是 . 21.氮是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尿素是其中的一种,其化学式为CO(NH2)2,请计算:
(1)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其中氢和氧元素质量比为 .
(2)张明家的水稻田需要56千克的氮,请你计算,他至少购买尿素[CO(NH2)2]多少千克?
初三化学期末复习测试题2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图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对玻片呼气 B. 湿衣晾干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 灯泡通电发光
2.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 A.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B.测量三种气体的密度 C.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3.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下列活动:①工业“三废”未经处理直接排放;②植树造林,加大绿化面积;③随意丢弃废旧电池和塑料制品垃圾;④生活污水任意排放;⑤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防止形成酸雨.其中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
A.③④⑤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4.实验室中氯化钠通常盛放在下面的哪种瓶中( )
A B C D 5、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元素的核电荷数 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6.某种植蔬菜的专业户,不慎用污水浇灌了蔬菜,蔬菜上市销售时检测出蔬菜中铅、铜、铬等重金属含量超标,这里提到的铅、铜、铬是指( ) 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单质
C.Al
D.O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 A.Si B.Fe
8.核电荷数为94的鈈(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45 B.相对原子质量为145 C.核外电子数为94 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点燃木炭后产生红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碳 B.点燃红磷后,产生大量的白雾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电解生成氢元素和氧元素 B.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同种原子可以构成分子,而不同种原子不能结合成分子 D.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D.质子数为9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3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