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1
总413期
三农金融
间接加入人民银行支付系统。另外,目前村镇银行因无业务库,日常现金调拨和缴库均由当地农村信用社代理,这种结算模式导致支付结算效率较低。
(四)各种配套优惠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政府支持力度不足。
在财税政策方面,目前广东各级政府部门尚未出台扶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农村信用社可以享受营业税减半的优惠政策,而村镇银行是否可享有这一政策以及能减免税多少、年限多长等仍没有明文规定。在货币政策方面,村镇银行没有获得农村信用社已经享受到的支农再贷款、委托贷款、贴息贷款、财政性存款等优惠政策。在不良贷款补偿机制政策方面,村镇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能否享受国有商业银行的剥离、核销呆账和农信社的中央银行票据置换等政策,仍未有明确的规定。
三、促进广东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笔者认为,广东的农村金融机构并不是缺少资金,而是缺乏“造血”机制;由强势的投资方扶持弱势群体和弱质产业,填补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未达之位,应成为村镇银行的市场目标。
(一)明确村镇银行的客户目标群体。
第一,要以科学的方法分析当地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结合村镇银行的自身实际细分市场,开发适合“三农”需求的产品,发展一个信任村镇银行、愿与村镇银行打交道的优质客户群。第二,要正确看待农业贷款的风险性,在坚持市场原则和商业化运作模式的基本思路下,开创“银行+保险公司+农户”的模式,开办由村镇银行放款、农户承贷、保险公司担保的贷款品种。第三,开展“企业+农户+银行”的合作模式,由企业和种养大户签订贷款协议,即农户和企业签订单、企业给农户贷款做担保的贷款品种,形成“三方共赢”的利害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业信贷风险,并巩固村镇银行支持“三农”和新农村建设的市场定位。
(二)支持村镇银行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一方面,开发适合“三农”特点的金融产品。村镇银行要利用广东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优势,在成本可算、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出与自身及管辖地区相适应、与“三农”和微小企业融资需求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建议参照我国其他地区村镇银行的做法,开发“兴业宝”、“现货通”、“捷易货”、“城支农”、“车得利”等信贷新产品,着重解决农村经营户、小摊主、个人生产经营户、农民务工经商户、微小企业和小企业等弱势群体担保难、贷款难的实际问题。
另一方面,创新服务方式。第一,村镇银行要充分利用有利的人缘和地缘优势,深入农村基层,充分了解农户各方面的实际,提供“送贷上门”等其他金融机构难于做到的服务方式。第二,要建立灵活高效的支农贷款审批机制,根据客户在申请贷款时的紧急程度、信誉好坏、还款方式等,通过办公会议决定在审批时间、利率浮动水平、有无担保上等要素上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第三,可根据农产品及农村资金回收的季节性特点,建立有针对性的、与地方实际相符的弹性还款制度,集中力量促资金回笼。
(三)完善针对村镇银行的配套政策。
一是积极争取税收减免政策,如税收征收参照农村信用社实行3-5年内免征所得税的优惠政策,或地方财政通过建立退税机制对其予以扶持。二是在组建初期争取中央财政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提高村镇银行的资金实力。三是建立由政府主导的担保机制,通过政府担保机制解决抵押担保难等问题,从组建之初最大限度降低风险隐患。四是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建立重大自然灾害、农产品销售保险体系和农业风险补偿基金,完善风险分担机制。五是由政府组织做好中小企业和农户的技能培训、市场信息咨询等配套服务,提高贷款客户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从而增强其还款能力。
综上所述,由于成立时间短、数量少、范围小,再加上受环境以及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广东地区村镇银行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获得市场的认可。为拓展新局面,广东村镇银行应突破原有金融业传统经营观念的限制,在合理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大力开展金融产品、金融工具以及服务方式创新。需要坚信的是,尽管目前广东村镇银行发展的空间受到很多制约、服务的群体也比较单一,但相比竞争已经非常激烈的城市金融而言,村镇银行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王曙光.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的调研分析[J].财经科学, 2006, (6).
[2]夏英.政府扶持农民合作社的理论依据与政策要点[J].农村经营管理, 2004, (6).
[3]范静.农村金融产权创新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4]孙金凤, 周学声.我国村镇银行问题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会计之友(下旬刊), 2010, (5).
[5]阮勇.村镇银行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的定位问题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2008, (12).
(特约编辑:黄桂良;校对:GH)
PAGE5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当前广东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困境(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