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金融
2011
总413期
1
当前广东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困境
黄汶桥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1)
*
摘 要:村镇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业组织创新的重要形式,对于吸收和引导民间资本、完善“三农”金融服务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村镇银行发展面临市场定位不准确、服务对象不明确、经营战略与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等困境,影响其可持续发展。为此,要明确村镇银行的客户群、支持村镇银行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完善扶持村镇银行发展的配套措施,进一步促进村镇银行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金融;新型金融机构;村镇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41-2011(01)-0057-02
2008年12月,中山小榄村镇银行成立,成为广东第一家村镇银行。截至2010年末,广东省已成立7家村镇银行。村镇银行的产生与发展,有利于具有优势的金融机构把信贷支持延伸到村镇,并通过股份制吸收和引导民间资本,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更便利、更充分、更有效的金融服务。然而,村镇银行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影响其可持续发展。
一、广东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困境(一)市场定位不准确。
村镇银行的职能定位主要是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 “三农”特殊的经济特点使其难以符合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盈利、风险要求。然而,作为一个市场经济主体,村镇银行不具有扶贫机构的性质,必须按照现代金融企业的要求来经营。于是,村镇银行面临着按照现代金融企业的要求进行经营与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矛盾的“两难”困境。
(二)服务对象不明确。
村镇银行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在农村,而农村金融市场可以划分为高端市场、中端市场和低端市场。高端市场主要由农行和农发行、农商行占有,农村信用社占据中端领域;而低端市场的主力目前是村镇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由于经营时间长、网点分布广,邮政储蓄银行在低端市场竞争中拥有较强的比较优势。由此可见,在农村地区高、中、低端金融市场的竞争中,村镇银行均处于劣势。如何明确服务对象,并迅速扩大市场领域,成为村镇银行市场定位的关键。
(三)经营战略未与农村经济特点相适应。
村镇银行的经营战略困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未能在盈利与责任之间取得平衡。服务“三农”应该有利润,至少是保本微利;但对于村镇银行来说,要盈利、讲究“三性”,就必须付出比其他金融机构更大的代价,如降低定价、增加成本、减少利润。另一方面,村镇银行要强化自身的服务、扩大市场份额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农行股改的定位是服务县域经济,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的改革也涉及到这一领域,所以未来这一领域的竞争将日益激烈,村镇银行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形势。
二、广东村镇银行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分析(一)业务经营模式单一,经营发展空间受限。目前,村镇银行电子银行、银行卡业务、外汇业务等还无法办理,电话银行、投资理财、担保咨询等业务仍受到严格限制,再加上农民对银行卡、信用卡等新兴业务认识不足,制约了村镇银行的业务发展。
(二)资金来源渠道狭窄,吸储压力较大。由于受人口、资源、经济等限制,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高,乡镇企业闲置资金有限,客观上制约了村镇银行储蓄存款在短时间内的增长。另外,绝大部分村镇银行成立于近几年,资金实力较弱,网点覆盖率不高,网点数量少,在农村地区的品牌地位与形象不高,吸存压力较大。
(三)尚未有独立的联行行号,结算渠道不通畅。目前,广东部分村镇银行尚未成为 “银联”会员,难以展开通存通兑业务;跨行支付和异地结算都是通过其他银行代理或控股金融机构委托其他银行代理,
收稿日期:2010-12-29
作者简介: 黄汶桥(1971-),男,广东紫金人,华南理工大学经济贸易学院硕士研究生,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作者所在单位意见。
57PAGE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当前广东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困境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