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
军事方面。
● 第二代(58-64年):以晶体管为逻辑元件,用磁芯为主存储器,并开始使用及磁带等外存储器;创立了高级语言。
● 第三代(65-71年):以集成电路为主要功能器件,主存储器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出现了批处理、分时及实时操作系统。
● 第四代(72— ):将CPU、存储器及各I/O接口做在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上。应用已极其广泛。
2.计算机的特点:
● 运算速度快——运算速度以每秒运算次数表示,目前已高达每秒几十亿次到几千亿次 ● 精确度高——精确度以机器字长表示,即所能表示数据(二进制数)的位数,目前已达到64位。
● 具有记忆(存储)能力——用各种存储器存储信息。
● 具有逻辑判断功能——进行是或非的判断。
● 高度自动化与灵活性——用程序控制计算机自动操作。
3.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 科学计算 (航天、桥梁、建筑)
● 实时控制 (生产线、现代武器)
● 数据处理 (数据库)
●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和辅助教学(CAI)
● 文字处理和办公自动化
● 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
● 计算机网络应用(Internet、校园网)
1.2 计算机的数制与编码
数制是表示数的方法和规则;编码就是解决各种信息按照什么方法和规则表示成0、1代码串的问题。
1.2.1 数制
1. 进位计数制
(1)十进制计数制:有0-9十个数码,逢十进一。
(2)二进制计数制:仅有0、1两个数码,逢二进一。(0+0=0 0+1=1 1+0=1 1+1=10)
(3)八进制计数制:有0-7共8个数码,逢八进一。(7+1=10)
(4)十六进制计数制:有0-9、A、B、C、D、E、F共十六个数码,逢十六进一。(F+1=10)
(5)数的表示:(数值)计数制 例:(2BF)16 (十进制数默认,可不加下标。)
(6)各进制数的对应关系:如图1-1所示。(试写出?处相应的数)
图1-1
2. 数制间的转换(输入计算机的数都要被转换为二进制)
(1)各进位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将各进位制数按照其通式展开(个位为0位),计算出结果即可。
(2)十进制数换成二、八、十六进制数
10→?采用“?除 — 倒取余数法”(一直除到商为0,将得出的余数倒排即为转换结果。)
(3)二进制数与八进制数转换
2→8采用“三位一并”法:以小数点为基点,向左右两边三位一组转为八进制数,不足三位用0补齐。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