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规范特训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1.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1)弹簧的原长为________cm.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cm.
(3)若弹簧的长度为2l2-l1时仍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此时弹簧的弹力为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图象以及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1)F=0时对应的弹簧长度即为弹簧的原长.(2)在F—l图象中,图线的斜率即为弹簧的劲度系数.(3)由数据可知,弹簧的形变量为2l2-l1-l1=2(l2-l1),故此时弹簧的弹力为2F0.
答案:(1)l1 (2)
F0
l2-l1
(3)2F0
2. 某小组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时测出数据如下表所示. 弹簧长度l( cm) 砝码重力(N) 2.50 0 3.01 0.5 3.49 1.0 4.02 1.5 4.50 2.0 5.12 2.5 甲、乙、丙同学分别作出如图所示的三个图象.
(1)试求三位同学所作图象的函数关系式,并比较三个函数关系式的适用条件及区别; (2)三个函数关系式中的比例系数各有什么物理意义,其单位是什么?
解析: (1)甲同学所作图象的函数关系式为F=100x,在x为[0,0.02 m]内适用; 乙同学所作图象的函数关系式为F=100(l-0.025),在l为[0.025 m,0.040 m]内适用; 1
丙同学所作图象的函数关系式为x=F,在F为[0,2.0 N]内适用.
100
三位同学所列函数关系式的区别在于选择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不同,甲和丙同学得到的函
1
数为正比例函数,应用比较简便;乙同学得到的函数为一次函数,使用不简便.甲同学的函数关系式为胡克定律.
(2)甲、乙同学的函数关系式中比例系数表示:弹簧伸长1 m所需拉力的大小,单位是N/m;丙同学函数关系式的比例系数表示:1 N的力作用在弹簧上,弹簧能伸长的长度,单位是 m/N.
3. 橡皮筋也像弹簧一样,在弹性限度范围内,伸长量x与弹力F成正比,即F=kx,k的值与橡皮筋未受到拉力时的长度L、横截面积S有关,理论与实践都表明k=Y,其中Y是一个由材料本身性质决定的常数,材料力学上称之为杨氏模量.
(1)在国际单位制中,杨氏模量Y的单位应该是( ) A.N C.N/m
B. m D.Pa
SL(2)有一段横截面是圆形的橡皮筋,应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测量出它的杨氏模量Y的值.首先利用测量工具a测得橡皮筋的长度L=20.00 cm,再利用测量工具b测得橡皮筋未受到拉力时的直径
D=4.000 mm.那么测量工具a应该是__________,测量工具b应该是
__________.
(3)下面的表格是用图所示装置得到的橡皮筋受到的拉力F与伸长量x的实验记录.
拉力F/N 伸长量x/ cm 5 1.6 10 3.2 15 4.7 20 6.4 25 8.0
请作出F-x图象,由图象可求得该橡皮筋的劲度系数k=__________N/m. (4)这种橡皮筋的杨氏模量Y等于__________.
解析:(1)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弹力F与伸长量x成正比有F=kx,又由题意知k=YS/L,则F=kx=Y·x,得出杨氏模量Y=,各物理量取国际单位可得杨氏模量的单位是N/m,即Pa.答案:D.
SLFLxS2
2
(2)根据精确度判断,毫米刻度尺精确度为1 mm,螺旋测微器精确度为0.01 mm,即a是毫米刻度尺,b是螺旋测微器.
(3)作图如图所示.根据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表示劲度系数k,得k=≈3.1×10 N/m.
Fx2
(4)根据Y=kL/S求得Y≈5×10 Pa.
4.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关系的实验.他先测出不挂砝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砝码,并逐个增加砝码,测出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所得数据列表如下:(重力加速度g=9.8 m/s)
26
砝码质量 m/×10 g 标尺刻度 2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x/10 m -215.00 18.94 22.82 26.78 30.66 34.60 42.00 54.50 (1)根据所测数据,在下图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x与砝码质量 m的关系曲线.
(2)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关系曲线可以判断,在__________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关系满足胡克定律.这种规格弹簧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N/ m.
3
思路点拨:(1)在坐标纸上描点,然后根据各点的分布与走向,用平滑的曲线(或直线)连接各点.
(2)满足胡克定律的应是图线中的直线部分. 解析:(1)如图所示
(2)根据图线可以看出,当 m≤5.00×10 g=0.5 kg时,标尺刻度x与砝码质量 m成一次函数关系,所以当F= mg≤4.9 N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关系满足胡克定律.k=25 N/m.
5. 通过“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我们知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压缩)量x成正比,并且不同的弹簧,其劲度系数不同.已知一根原长21
为L0、劲度系数为k1的长弹簧A,现把它截成长为L0和L0的B、C两段,设B段的劲度系
33数为k2、C段的劲度系数为k3,关于k1、k2、k3的大小关系,同学们做出了如下猜想:
甲同学:既然是同一根弹簧截成的两段,所以,k1=k2=k3
乙同学:同一根弹簧截成的两段,越短劲度系数越大,所以,k1
(1)为了验证猜想,可以通过实验来完成.实验所需的器材除铁架台外,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__.
(2)简要写出实验步骤.
(3)如图是实验得到的图线.根据图线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长度有怎样的关系?
2
4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的实验.根据胡克定律和该实验的原理,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1)刻度尺、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或弹簧测力计) (2)实验步骤:
a.将弹簧B悬挂在铁架台上,用刻度尺测量其长度LB.
b.在弹簧B的下端挂上钩码,记下钩码的个数(如n个),并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长度
L1.
c.由F= mg计算弹簧的弹力;由x=L1-LB计算出弹簧的伸长量.由k=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
d.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复实验步骤b、c,并求出弹簧B的劲度系数k2的平均值 e.按实验步骤a、b、c、d求出弹簧C的劲度系数k3的平均值. f.比较k1、k2、k3得到结论.
(3)从同一根弹簧上截下的几段,越短的劲度系数越大(或越长的劲度系数越小) 6.几个同学合作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他们先读出不挂砝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图中标尺等分刻度只是示意图),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砝码,并逐个增加砝码,依次读出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所得数据列表如下(弹簧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重力加速度g=9.8 m/s):
2
Fx砝码质量m/g 标尺刻度x/10 m -20 6.00 50 8.02 100 10.00 150 13.12 200 14.10 250 15.92 (1)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x与砝码质量
m的关系曲线.
(2)根据作出的关系曲线,可以求得这种规格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N/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从装置示意图可看出,弹簧不挂砝码时,刻度尺的“0”刻度与弹簧的上端没有对齐,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实验二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练习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