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社会制度对人体的影响 E.社会地位对人体的影响
13.中医学的辨证观,主要表现在:
A.标本缓急 B.正治反洽 C.病治异同 D.异法方宜 E.审证求因
14.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的依据是:
A.结构上不可分割 B.脏与脏密切相关 C.生理上相互联系 D.病理上互相影响
E.五脏六腑相为表里
15.中医学理论中’’神’’的概念有:
A.自然界物质变气功能 B.人体生命的一切活动 C.人的精神意识 D.人的视听活动
之主
16.中医的’’证’’包括了:
A.病变的原因 B.病变的性质 C.病变的部位 D.邪正的关系 E.病变的过程
选择题答案
A 型题
1.C 2.B 3.C 4.B 5.D 6.E 7.C 8.D 9.E 10.E E.神乃形
中医基础理论的题库
11.A 12.B 13.D 14.C 15.E 16.B 17.E 18.D 19.E 20.D
B 型题
1.D 2.D 3.B 4.A 5.C 6.D 7.A 8.B 9.D
D 型题
1.AD 2.AD
X 型题
1.ABCD 2.ABCDE 3.BC 4.ACE 5.CD 6.BD 7.CE 8.CE 9.CD 10.AC
11.ABCDE 12.ABC 13.ABCD 14.ACD 15.ABC 16.ABCD
二,非选择题
名词解释:
1.整体观念 2.百骸 3.九窍 4.人气 5.证 6.辨证论治 7.同病异治
8.异病同治 9.异法方宜 10.形与神俱 11.中医学
(一) 填空题
1.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受到_______学说的深刻影响,是以____为主导思想,以___为基础,以____为诊
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2. 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____.
3. <<难经>>系____所著,成书于____之前.
4. 东汉末年,张仲景在____,____等理论基础上,结合临床体会写成了.
5. <<伤寒杂病论>>即后世的____和____.
6. <<伤寒论>>在____的基础上,确立了____的钢领.
7. 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是____,由____代医家____等编着.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刘完素以’’ ____’’立论,后世称他为’’ ____’’. 朱丹溪倡’’ ____’’,后世称他为’’ ____’’. 温病学理论源于____,____,____等书. 中医学理论中,神的含义有三: ____,____,____.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____,____.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____,____,以及疾病的____和____等的一门科学 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包括____,____. 在病因学方面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的医家是____代的____ 开创脏腑证治先河的医家是宋代的____,其代表著作是____.
17. 中医学认为____是生命的本原物质,它先身而生,具有____特性.
18. 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是____和____.
19. 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____.
20. 昼夜的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多是____,____,____,____.
21. 中医认识并治疗疾病,是既辨____又辨____.
22. <<中医基础理论>> 的内容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八部分.
(三)判断题
中医基础理论的题库
1.<<黄帝内经>>一书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
2.<<伤寒杂病论>>即后世的<<伤寒论>>.( )
3.刘完素倡’’相火论’’,用药以寒凉为主,后世称之为’’寒凉派’’. ( )
4.明代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指出,温疫传染的途径是从口鼻而入. ( )
5.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唯物观和辨证观. ( )
6.温病学理论渊源于<<温疫论>>.( )
7.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治疗局部的病变,也必须从整体出发. ( )
8.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概括. ( )
9.证比症状能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疾病的本质. ( )
10.中医认识并治疗疾病,差眼于辨证而不辨病. ( )
11.温病的三焦辨证是昊又可创立的. ( )
12.除人的精神意识维活动外,人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界物质变化的功能也是’’神’’的概念. (
13.春夏人体气血易趋于表,脉象多沉小. ( )
14.秋冬人体气血易趋于里,脉象多浮大. ( )
15.<<医林改错>>一书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 ( )
16.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一门科学. ( )
(二) 问答题
1. 简答题
(1)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征是什么?
(2)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时期,条件和客观标志是什么?
(3) <<黄帝内经>>的主要成就什么?
(4) <<伤寒论>>主要创立了哪种辨证钢领?
(5) “神”的含义有哪些?
(6) 中医辨证观点体现在治疗学中有几个方面?
(7) 不论是同病异治还是异病同治,都必须依照什么原则?
(8) <<金匮要略>>以何为据进行证候分证?
(9) 中医是怎样认识和治疗疾病的?
(10) 叶天士和吴鞠通在温病学方面各有何创见?
2. 论述题
(1) <<份伤寒杂论>>的作者是谁?其主要贡献是什么?
(2) 何谓”金元四大家”?各自射主要学术观点和治疗特点有何不同?
(3) 如何理解”形与神俱”?
(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是什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 如何理解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4) 四时气候对人体生理有何主要影响?
(5) “症”,”证”,”病”的含义有何不同?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6) 何谓”辨证论治”?辨证与论治有何关系? )
中医基础理论的题库
非选择题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 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整体观念又叫”统一整体即认为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白然界存在着统一的思想.
2. 骸,泛指骨骼.百骸,指生身的骨骼.
3. 指头部七窍(眼二,鼻二,耳二,口)及前后二阴
4. 指人体的阳气.
5. 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6. 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佐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冶治疗方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题库(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