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0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综合分析模拟试题四(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09-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1.姬兰是印度理工学院的新生。她来自印度经济较为落后的拉贾斯坦邦。正是由于印度全国几乎免费的高等教育体制,才使她能够离开贫困地区,来到首都新德里实现大学梦。

采取低廉的教育收费制度、让穷人富人都能上得起学是印度政府为促进教育公平而做出的重要决策之一。姬兰告诉记者,新德里大部分大学学费维持在180卢比(约人民币40块钱)。上大学对穷人来说,是进城的“门票”和福利。姬兰和妹妹就是靠进大学而在生活费用高的大城市站住脚的。比如,新德里的房租非常高,但她住的校园宿舍一个月才40卢比。

在新德里,像姬兰这样的农村孩子非常常见。他们依靠自己的勤奋走进了大学校园,而教育费用补贴则基本上由政府承担了下来。事实上,也有一些人认为大学收费不能如此低廉,必须提高学费,但是立刻遭到印度选民的强烈反对,最终没能实行。印度教育部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政府还将积极动员跨国公司和当地优秀企业在院校里提供奖学金,进而维持最低限度的教育收费体系。

印度在义务教育中的资源分配同样颇费苦心。在首都新德里,学生在接受十年制免费义务教育时全部被要求就近入学,跨区择校的事情几乎很少发生。正是出于这种近乎苛刻的限制,许多富人家的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孩子为了不想就近入学就只能被迫去选择私立学校。另一方面,政府的收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鼓励穷人家的孩子上学读书。小学生每年在只交140卢比左右“政府福利基金”的同时,会以政府补贴的形式免费得到一顿午餐、三套校服和全新教材,这种“诱惑”促使许多居住在贫民窟的孩子都愿意去读书。

从2006年起,印度政府又开始为确保低种姓群体获得平等的教育资源而做出努力。由于种种原因,落后地区的学生在参加高校入学考试时无法与其他地区平等竞争,对此教育部宣布将大幅提高“保留配额”比例,以便增加社会低种姓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其中在印度理工学院、印度管理学院以及全印医学院3所印度最知名的院校,将来自低种姓家庭的入学名额从原来的22.5%提高到49.5%,其他20所普通大学则提高到27%。

“种姓配额”在印度掀起轩然大波,许多高种姓学生将此视为“逆向歧视”。以全印医学院为首的高种姓学生还进行了半个多月的示威抗议行动,但这一旨在将教育资源向弱势阶层倾斜、保障教育公平的政策依然坚持了下来。

三、作答要求

1.“知识改变命运”,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但是最近出现了新“读书无用论”,它出现的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给定材料”,给出你的回答。(20分)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全面,有条理,不必写成文章,不超过300字。

2.本题仅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1)“教育公平”已经成为社会上的热点话题,请根据给定材料,并结合自身经历,指出教育不公平的主要表现。(20分)要求:条理清楚,表达明确,不超过200字。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2)“择校费”的收取,由来已久,一方面给一些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负担,也同时使一些学生在交纳高额的“择校费”后,能够接受优质的教育;同时“择校费”成了滋生教育腐败的温床。请对“择校费”应否取消的问题,谈谈你的见解。(20分)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400字。

3.本题仅供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1)千秋大业,教育为本,国家社会的发展依靠的是广大群众,而教育的不公平,限制了获得良好教育的人数,不能给社会输送足够多的合格的人才,与和谐社会的理念相悖。教育的不公平有很多原因,请根据材料,谈谈你的见解。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20分)

(2)“给定材料11”介绍了印度的部分教育制度,再对照中国的教育制度,对你有什么启示?(20分)要求: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400字。

4.建立公平合理的教育体制,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科技发展、人才培养都有着重大意义,但是教育公平的实现需要我们不断探索道路,不会一帆风顺,需要我们为之不懈努力。请联系“给定资料”,整理自己的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1)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流畅。

(2)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要深入思考,紧密结合“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写一篇视野开阔、见解深刻的文章。

(3)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可结合“给定资料”中所反映的一个主要问题,写一篇见解比较深刻的文章。

(4)1000~1200字。

参考答案

1.参考要点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首先,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社会呈现一种多元化趋势,各行各业都能成才,读书不再是人们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其次,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以及教育资源的地域差别,导致农村地区和落后地区的人们获取知识的代价提高,很多人负担不起。

第三,在学生就业时,存在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在一些时候,成绩的好坏倒显得不是很重要了。努力学习,却还是找不到工作,也致使读书无用论有了更大的市场。

第四,我国教育存在一些结构问题,投入大量资源培养出的学生,却不适应社会的需要,缺乏实践能力。很多高校盲目招生,造成人才“过剩”,就业困难。教育是“知识”,而就业就是“命运”,很多大学生毕业就失业,也导致社会对教育的普遍悲观。

2.参考要点

(1)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不公平,农村教育资源缺乏;重点学校教育与一般学校教育的不公平;大城市教育与中小城市教育的不公平,大量优质的教育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公平;男女学生教育的不公平,特别在农村地区;优等生教育与后进生教育的不公平;升学教育与就业教育的不公平,重升学,轻就业;关注知识与关注能力的不公平,学生能力缺乏。

(2)长远来看,“择校费”应当取消,不过不应当是以行政力强制取消,在其存在的土壤还没有完全消失的情况下,强制取消,它会改头换面,以别的形式出现。由于“择校费”由来已久,在社会中有较大的影响力,也有较大的市场,希望交纳、有能力交纳择校费的家庭通常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较大,给“择校费”的取消形成较大的阻力。所以,应当从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入手,来解决“择校费”问题。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合理分配,使学校与学校之间获得大致相当的教育资源,并能够形成一个优质资源合理流动的制度。同时,在城市中按地域合理分配学校。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就近入学”,“择校费”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公务员考试2010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综合分析模拟试题四(4)在线全文阅读。

2010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综合分析模拟试题四(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gongwuyuan/15814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