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7.阅读文章,按要求填空。(4分)
作者认为,教养应该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该拥有的证据包括、自如运用公共语言、能够在眼前得失之外想到自己的远大目标、对自己的身体有着亲切的了解和
珍惜。
18.下面的链接材料放在文中哪一段最恰当?请具体阐明理由。(4分)
链接材料:傅雷先生在“文革”时被抄家,遭受欺凌,所有家具贴上封条,他太太到朋友家借了干净衣服,夫妇两人穿了整洁的衣服上吊自尽了。整洁的衣着成了他们表达对自己、对周围人、对这个世界尊重的最后方式。
19.第⑸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选择其中一种分析其作用。(4分)
20.结合文章,理解第⑻自然段的划线句子。(4分)
每一个个体都有沉没在黑暗峡谷的时刻,当你在跋涉和攀援中伤痕累累,你会因具有教养,而确知时间是流动的,明了暂时与永久,相信在遥远的地方,定有峡谷的出口,那里有瀑布在轰鸣。
21.有人认为只要读过书、上过学就会有教养,请结合本文观点,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见解。(4分)
四、作文(55分)
22.下面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在600字以上;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5不得抄袭。
(1)雨过天晴,阳光斟满每一朵花儿的酒杯;雨过天晴,彩虹绚烂每一方贫瘠的土地;雨过天晴,温暖落入每一颗孤寂的心灵。从阴雨绵绵到晴空万里,总有太多的故事发生。
请以“雨过天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题目自拟,写一篇文章。
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上尉忽然发现一架敌机向阵地俯冲下来。照常理,发现敌机俯冲时要毫不犹豫地卧倒。可上尉并没有立刻卧倒,他发现离他四五米远处有一个小战士还站在哪儿。他顾不上多想,一个鱼跃飞身将小战士紧紧地压在了身下。此时一声巨响,飞溅起来的泥土纷纷落在他们的身上。上尉拍拍身上的尘土,回头一看,顿时惊呆了:刚才自己所处的那个位臵被炸成了一个大坑。
重庆一中初2015级14-15学年春期初三下二模语文参考答案
一、1.C 2.A 3.D 4.A
5. (1)爱我!就不要碰我嘛! (2)内心自私狭隘,冲动任性,稍有不顺就斗殴赌气。
6.(1)2014年我国出境旅游首次突破1亿人次。
(2)签证办理手续简化;消费不贵,既经济又实惠。
(3)排队有序,礼貌谦让//参观游览,遵守规定//节约用餐,请勿浪费
(4)除了旅游政策的放开,旅游地也应该调整一下自己的姿态,来真正了解中国市场的特点,别让误会愈演愈深。
二.(一)7(1)蒹葭采采。 (2)心远地自偏。 (3)同是宦游人。 (4)忽复乘舟梦日边。
(5)人不知而不愠。 (6)醉翁之意不在酒。 (7)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二)8.(1)违背(2)通“横”梗塞,不顺(3)明法度的大臣(4)敌对国家
9.(1)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忍,增长(他的)才干。
(2)(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10.D
11示例:.孟子认为,国家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国家也会灭亡,贪图享受会让人萎靡死亡。习主席坚决反腐倡廉,就是认识到地方和单位的各种腐败现象会让一些人失去法律和制度的约束,会导致一些干部因为腐败不坚持制度和法律,国家和人民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所以要坚决反腐倡廉。(注意原文和材料的切合点围绕“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死于安乐。”论述。)
三.(一)12. 怕伤儿子自尊,到十多里外的村子讨饭(米)供儿子读书。并要求学校的熊师傅为她保密。
13.文中反复描写母亲“一瘸一拐”衬托了母亲为了让儿子读书到十多里外讨米的困难,更能突出表现母亲对儿子的爱。
14.改后少了对母亲的神态描写 “瞠目之余”,把“甩”改为了“打”,原文更能写出母亲对儿子放弃上学的震惊,“甩”字更能表现母亲为儿子放弃上学的着急心理。
15.(1)没有收集到好米,真难为情。
(2)多么为难啊,这里不收这样的米。
(3)大师傅能通融通融就好了。(仅供参考)
16.可选取母亲“三次求熊师傅收米”、瞒着儿子讨米“、”毕业会上母子相视“等情节。可围绕这些情节最能表现母亲对儿子的爱的内容进行表达。
满敬重敬仰之情。
18.这个链接材料放到第十段最恰当,因为这个材料作为示例论据能有力证明“一个有教养的人对人类种种优秀的品质,充满敬重敬畏敬仰之心。”的分论点。
19.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把热爱自然和不懂得敬畏自然不热爱自然的结果进行对比,突出证明了热爱大自然是有教养的证据之首。
20.用“黑暗的峡谷”比喻人生旅途中的低谷,“伤痕累累”比喻人生中遭遇的伤害。“峡谷的出口”比喻希望。“瀑布在轰鸣”比喻成功。此句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有教养的人在人生暂时失利的时候也能充满希望努力前进。
21.有教养的人要读书上学,当读过书,上过学的人不一定都有教养。我们在读书上学的过程中,受到教育,逐步养成的一些优良的品质和好的行为习惯才称的上有教养。(结合中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表达。
四.22.参考2014中考作文评分要求。
(二)17. 因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热爱大自然。对历史有恰如其分的了解。对人类种种优秀的品质充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公务员考试重庆一中初2015级14—15学年度下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