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1对1 家教网 三好网中小学辅导http://www.sanhao.com
《生活与哲学》全册知识体系构建图表
含义: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基本问题:思维(意识)与存在 (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哲 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
唯物 物质决定意识。
学 主义 基本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进步性 基本 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局限性 概 派别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 基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 论 主义 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基本 主观唯心主义 形态 客观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产生的历史条件: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直接理论来源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基本特征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
主义哲学 体系 辩证唯物主义:辨证唯物论、唯物辨证法、认识论 构成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 毛泽东思想:精髓、活的灵魂
中国化的重 邓小平理论:主题、哲学思想 大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 “三个代表” 主题 社会主义 重要思想 本质
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主题、提出意义
第 1 页 共 1 页
下载更多高中政治学习资料、高考绝密复习总结资料,请关注微信账号:高中政治 gzzz010 ;北京高考 bjgk010 ;打开微信搜索关注一下账号你就可免费获取!
在线1对1 家教网 三好网中小学辅导http://www.sanhao.com
《生活与哲学》全册知识体系构建图表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规律 辩证唯物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联系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发展 唯物辩证法 矛盾 创新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实践 认识论 认识和真理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第 2 页 共 2 页
下载更多高中政治学习资料、高考绝密复习总结资料,请关注微信账号:高中政治 gzzz010 ;北京高考 bjgk010 ;打开微信搜索关注一下账号你就可免费获取!
在线1对1 家教网 三好网中小学辅导http://www.sanhao.com
社会发展的规律 社会历史观 历史唯 物主义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价值观 价值与价值观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人生观 人的价值 一、辩证唯物论(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第 3 页 共 3 页
下载更多高中政治学习资料、高考绝密复习总结资料,请关注微信账号:高中政治 gzzz010 ;北京高考 bjgk010 ;打开微信搜索关注一下账号你就可免费获取!
在线1对1 家教网 三好网中小学辅导http://www.sanhao.com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一切从实际出发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意识会 要重视意识的作用、 错误意识会 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高昂的精神 萎靡的精神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含义 普遍性 客观性 特点
辩证唯物论 规律 方法论 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 在认识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哲学依据 重要意义 怎样做到 :① ② ③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 4 页 共 4 页
下载更多高中政治学习资料、高考绝密复习总结资料,请关注微信账号:高中政治 gzzz010 ;北京高考 bjgk010 ;打开微信搜索关注一下账号你就可免费获取!
在线1对1 家教网 三好网中小学辅导http://www.sanhao.com
三、唯物辩证法(世界怎样存在)
第 5 页 共 5 页
下载更多高中政治学习资料、高考绝密复习总结资料,请关注微信账号:高中政治 gzzz010 ;北京高考 bjgk010 ;打开微信搜索关注一下账号你就可免费获取!
二、认识论(怎样了解存在)
实践 含义 特点 客观物质性 主观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基本形式: 反复性 特点 无限性 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性质:真理与谬误 真理 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活动 含义: 客观性(最基本的属性):真理只能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特点 是具体的 是有条件的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发现真理,在实践中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检验和发展真理,是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我们不懈的追求和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永恒的使命。 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认识与真理 认识论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在线1对1 家教网 三好网中小学辅导http://www.sanhao.com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2016高考备考复习资料高中政治哲学原理总结(高考必备)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