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酶在酶促反应中能催化特定的底物反应,与酶的活性中心有关。酶的活性中心往往与底物分子在空间结构上具有特殊的匹配关系,当酶与底物结合时,启动化学反应的发生。下列与图示反应类型相符的生理过程是( )
A.核糖体上多肽链的合成 B.肌细胞中糖原的合成 C.线粒体内[H]的还原 D.肝细胞内过氧化氢的分解 【答案】D
4.把混有反应物的液体,加到捣碎的土豆汁液中(酶液),在37 ℃下观察到某些反应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甲设计的对照实验是用蒸馏水代替反应物,加入酶液中,也可以观察到该反应现象;学生乙设计的对照实验是用蒸馏水代替酶液,加入反应物中,则观察不到该反应现象。下面是对此问题的解释,其中可能性最大的是( ) A.由于该酶液中混有与反应物相同的物质 B.由于该酶液中混有催化同一反应的多种酶 C.酶由于被蒸馏水溶解,因而能进行反应
D.酶催化的反应即使完全没有反应物,也可缓慢进行 【答案】A
【解析】甲用蒸馏水代替反应物,加入酶液也可观察到该反应现象,可以说明该酶液中混有与 反应物相同的物质;乙的实验说明,蒸馏水不能起催化作用,故选A。
3.比较肺炎双球菌和噬菌体
(1)相同点:都营寄生生活,遗传物质均为DNA。 (2)不同点
①肺炎双球菌:为原核生物,具有独立的物质和能量供应系统。
②噬菌体:为非细胞结构的细菌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和能量进行增殖。 二、考向设计
设计1 围绕遗传物质的探索考查理解能力
1.(2017·全国Ⅱ,2)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
C.培养基中的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 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 【答案】C
32
2.(2017·德州一模)下列过程中,细胞内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是( ) A.造血干细胞分化为B细胞 B.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 C.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D.生长素诱导产生无子番茄 【答案】C
设计2 围绕遗传物质的探索考查实验探究能力
3.(2017·全国Ⅰ,29) 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将病毒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两种类型,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
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一种新病毒的类型,简要写出(1)实验思路;(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即可。(要求:实验包含可相互印
证的甲、乙两个组)
【答案】(1)实验思路:甲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尿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乙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
(2)结果及结论:若甲组收集的病毒有放射性,乙组无,即为RNA病毒;反之为DNA病毒。
【解析】(1)DNA和RNA的化学组成存在差异,如DNA特有的碱基是T,而RNA特有的碱基是U,因此可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碱基T和碱基U,通过检测子代的放射性可知该病毒的类型。根据分析,本实验思路为:甲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尿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乙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 (2)若甲组收集的病毒有放射性,乙组无,即为RNA病毒;反之为DNA病毒。 4.某人曾重复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步骤如下。请分析以下实验并回答问题: A.将一部分S型细菌加热杀死;
B.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并分为若干组,将菌种分别接种到各组培养基上(接种的菌种见图中文字所示); C.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如下图)。
(1)第4组的培养基中出现S型细菌,对比第________组实验可否定死亡的S型细菌“死而复生”这一解释,对比第________组实验可否定R型细菌突变产生S型细菌这一解释。
(2)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杀死S型细菌,从分子水平解释,是加热导致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________改变,从而失去活性,其遗传物质DNA高温下会变性,但降温后会恢复________结构。
【答案】(1)3 1 (2)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含有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的物质 (3)空间结构 双螺旋
核心考点2 DNA的结构与复制
一、要点整合
1.巧用“五、四、三、二、一”记牢DNA的结构
提醒 (1)DNA单链上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 (2)每个DNA中含氢键数为A—T对×2和G—C对×3之和。 2.牢记DNA分子中有关碱基比例的计算
(1)常用公式:A=T,G=C;A+G=T+C=A+C=T+G=50%。
(2)“单链中互补碱基和”所占该链碱基数比例=“双链中互补碱基和”所占双链总碱基数比例。 (3)某链不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与其互补链的该比值互为倒数。 3.“六处思考”DNA的复制
4.DNA复制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1)经n次复制,DNA分子总数为2个;脱氧核苷酸链数为2
nn+1
条。
n(2)子代所有链中始终保持2条母链,且占子代DNA分子总链数的1/2。
(3)一个DNA分子经n次复制,净增加(2-1)个DNA分子;第n次复制时,净增加的DNA分子总数为2提醒 捕捉DNA复制中的“关键字眼”
(1)DNA复制:用N标记的是“亲代DNA”还是“培养基中原料”。
(2)子代DNA:所求DNA比例是“含N的”还是“只含N的”,是“DNA分子数”还是“链数”。 (3)复制n次还是第n次复制。 二、考向设计
设计1 围绕DNA结构与复制考查理解能力
1.如图为某DNA分子部分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15
15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浙江某名校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资料合集(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