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胞内遗传物质贮存、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遗传信息库)。 (2)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提醒 (1)温度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 (2)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3)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有的DNA上携带的遗传信息可以表达。 (4)多肽链加工、修饰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5)中心体是鉴别低等植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的依据。 (6)成熟植物细胞内最大的细胞器是液泡。
(7)蛋白质和RNA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DNA不能进出细胞核。 (8)细胞代谢越旺盛,核膜上单位面积的核孔数目越多。 4.理清生物膜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5.巧用索引法判断细胞类型
提醒 细胞结构与功能中的几个“一定”与“不一定”
(1)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不一定有叶绿体,但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 (2)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不一定有线粒体,但真核生物的有氧呼吸一定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 (3)一切生物蛋白质合成场所一定是核糖体。
(4)有中心体的生物不一定为动物,但一定不是高等植物。
(5)高尔基体经膜泡分泌的物质不一定为分泌蛋白,但分泌蛋白一定经高尔基体加工。
二、考向设计
设计1 围绕生物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考查理解能力
1.(2014·新课标Ⅰ,1)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甘油是极性分子, 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答案】C
【解析】A项,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B项,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C项,甘油是脂溶性小分子,其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D项,细胞产生的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2.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鼠细胞融合成杂种细胞与生物膜的特点有关
B.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能实现能量的转换 C.细胞分化以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不会改变 D.细胞内的ATP有的是在生物膜上合成的 【答案】C
3.(2017·全国Ⅰ,1)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 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 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 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 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 【答案】D
【解析】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共有三种,分别为通过体液运输、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及植物细胞之间通过“通道”交流信息。内分泌腺细胞分泌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如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信号由分泌细胞通过血液循环运输传递到靶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两者细胞膜表面直接相互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设计2 围绕细胞器、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考查理解能力 4.(2017·深圳调研)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和核仁都是含有DNA的细胞器 B.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可发生质壁分离 C.硝化细菌可依靠有氧呼吸利用葡萄糖的能量 D.线粒体不能分解葡萄糖但可产生ATP 【答案】A
【解析】线粒体是含有DNA的细胞器,核仁不是细胞器,A错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中央大液泡,当其所在的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B正确;硝化细菌是需氧型的生物,可依靠有氧呼吸利用葡萄糖的能量,C正确;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在线粒体中会发生丙酮酸与水被彻底分解生成CO2和[H]以及[H]与氧结合生成H2O,同时会有ATP产生,D正确。 5.(2017·衡水中学三调)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是细胞遗传信息贮存、复制和代谢的中心 B.胞间连丝和核孔都是信息交流与物质运输的通道 C.叶绿体合成的葡萄糖可以进入线粒体进行氧化分解 D.线粒体合成的ATP可以进入叶绿体供暗反应利用 【答案】B
易错警示 抓住关键字,区分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功能,细胞核是代谢的控制中心,细胞质基质是代谢的中心。 设计3 围绕细胞的结构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
6.人体细胞之间的通讯多数是通过信号分子传递的。有些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表面的受体,有些则作用于胞内受体。生物学上将细胞外与膜受体结合的信号分子称为第一信使,由其转换而来的细胞内信号则称为第二信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表面膜受体的化学本质为糖蛋白 B.神经递质和绝大多数激素都是第一信使
C.第二信使通过调控细胞核内基因的翻译过程发挥作用 D.第一信使与膜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答案】C
【解析】细胞表面膜受体的化学本质为糖蛋白,A项正确;细胞外与膜受体结合的信号分子称为第一信使,神经递质和绝大多数激素都是第一信使,B项正确;第二信使的受体位于核内,第二信使的作用机理是启动基因的转录,最终实现对细胞代谢和功能的调节,C项错误;第一信使与膜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D项正确。
7.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日本分子细胞生物学家大隅良典,以表彰他为“自噬作用”机理发现所作出的贡献。细胞自噬作用的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隔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B.自噬作用的结构基础是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自噬溶酶体中生成的小分子穿过两层膜进入细胞质后可再度利用
D.溶酶体中没有分解SiO2的酶导致自噬过程异常,因此硅尘环境下工人易患硅肺 【答案】C
核心考点2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一、要点整合
1.理清渗透作用的原理 (1)渗透装置的两个条件
①半透膜: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②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动物细胞的细胞内液与外界溶液具有浓度差,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具有浓度差。
(2)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 ①外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②内因: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浙江某名校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资料合集(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